| 图书 | 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切入精神分析与社会理论的这一世纪对话,既有助于开掘精神分析印证、深化和补充社会理论的洞见,也有助于理解精神分析的思想实践本身经历的社会和文化的“审查”和“压抑”,从而通过精神分析思想的接受史捕捉现代社会自身的社会实在性质。这本著作与英语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对话,不仅弥补了国内社会理论研究的空白,也对西学研究有重要的贡献,为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 作者简介 孙飞宇,1978年生于山东青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硕士,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与政治思想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思想史,集中于经典精神分析-社会理论、现象学-诠释学传统中的社会理论等,同时兼顾对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著有Social Suffering and Political Confession: Suku in Modern Chin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2013),《方法论与生活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译有素德·文卡特斯《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约翰·奥尼尔《灵魂的家庭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等,合译作品有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等。 目录 序(渠敬东) 前言 第1章 从灵魂到心理:弗洛伊德标准版英译本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一、从德文到英文:弗洛伊德作品翻译过程中的理性化现象 二、从作者到译者:新的主张 三、实践的理性化与“业余精神分析”问题 第2章 爱欲与认识:精神分析知识的理性化 一、针对精神分析的压抑/抑制:英译本作为弗洛伊德之梦 二、斯特拉齐的回应与移情问题 三、爱欲与认识 四、一个比翻译更复杂的变迁故事 第3章 爱欲与神圣:弗洛伊德思想中的单性繁殖原则初探 一、爱欲与性:思想史的维度 二、爱欲与神圣:单性繁殖原则 三、从儿童到神圣性 四、余论:关于诸种讨论的奠基问题 第4章 社会官能症初探 一、弗洛伊德的人类疾病 二、从文明化的性到疾病化的文明 三、马尔库塞的社会官能症 四、阿伦特的艾希曼 五、爱的政治-社会学与微观法西斯主义(micro fascism) 第5章 作为一种社会理论的精神分析:重返有关灵魂的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家庭社会学 二、重返精神分析的社会学 三、社会学视角中的精神分析:重返“灵魂”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飞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7223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6 |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44 |
| CIP核字 | 2021156490 |
| 中图分类号 | B84-0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