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路径研究/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继《粤剧电影史》和《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后,作者关于粤剧电影专题的第三本专著。一如既往,珠三角文化脉络中的粤剧、粤剧电影,以及粤剧舞台艺术本体在不同载体上如何继续“存”技艺与“续”记忆,仍旧始终贯穿笔者的思考;同时,尝试分析电影与戏曲两种艺术形态的技术融合和美学碰撞,也更全面关注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戏曲影视作品、戏曲电视系列片、戏曲相关的纪录片等;最后,力图对其拍摄制作模式、产业发展与宏观政策进行分析,尽可能地为今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粤剧电影、戏曲影视其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罗丽,生于广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硕士,任职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编剧,广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首届广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 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广东省戏剧评论奖、田汉戏剧奖论文奖、广州文艺奖评论奖等。历年出版的专著有《粤剧电影史》《剧场之内舞台之下》《粤人善歌》《故纸寻芳银幕觅踪》《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并不遥远的两相遥望——东方戏剧思考集》《南风粤梦:梁郁南戏剧创作论》《粤剧与广府文化》等,编剧作品有舞剧《醒·狮》、纪录片《平民老倌罗家宝》《回眸一唱四十年》等。 目录 第一章 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统与戏曲传播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的戏曲传播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概况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戏曲影视的艺术形态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史 第一节 粤剧电影的萌芽:进入珠三角 第二节 粤剧电影的兴起:银幕发新声 第三节 粤剧电影的繁荣:高光的戏曲片 第四节 粤剧电影的转型:媒介的演变 第五节 粤剧电影的复苏:作为传统文化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的当代实践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电视粤剧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粤剧电影的当代实践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当代生存现状剖析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的发展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粤港澳大湾区戏曲影视发展路径研究/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40503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6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44 |
CIP核字 | 2020200132 |
中图分类号 | J95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