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历代名画记注译与评介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原文部分是以明代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本为底本,以嘉靖本、王氏画苑金陵本、学津讨源本、《太平广记》节录本、《太平御览》节录本等为校本,对其中明显的错、讹、衍、脱等,检出备注;对于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俗体字与异体字,则径改,不另说明。句读与译文部分,主要参考了秦仲文与黄苗子合作的《历代名画记》点校本、冈村繁《历代名画记译注》(俞慰刚译)、承载译注《历代名画记全译》、朱和平注译《历代名画记》等书;其中顾恺之三篇画学文献(《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与《画云台山记》)、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的注释与译文,主要参考了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本书的译文以直译为主,不便直译之处,兼用意译。评介所属内容,则基于我们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不揣谫陋,妄表拙见,尚请读者批评指正。书中原文被分段注释、评介,难以让读者从整体上关照所在章节之文意,故将《历代名画记》津逮秘书本原文附于后,便于整体阅读,可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作者张彦远的写作意图,也方便研究者做深入探讨。 目录 前言 卷第一 叙画之源流 叙画之兴废 叙历代能画人名 论画六法 论画山水树石 卷第二 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 论顾陆张吴用笔 论画体工用拓写 论名价品第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 卷第三 叙自古跋尾押署 叙古今公私印记 论装背裱轴 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 述古之秘画珍图 卷第四 轩辕时 周 齐 秦 汉 后汉 魏 吴 蜀 卷第五 晋 卷第六 宋 卷第七 南齐 梁 卷第八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卷第九 唐朝上 卷第十 唐朝下 附录:《历代名画记》津逮秘书本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历代名画记注译与评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菡薇//刘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519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7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0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2021-07-01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其他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62 | 
| CIP核字 | 2021098609 | 
| 中图分类号 | J2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