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敏兰史学文集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敏兰所发表的部分文章的汇编,分为史学理论、比较史学、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研究、中国古代官吏腐败研究、中国古代制度研究、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梁启超研究、生活史等八个部分,所涉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体现了黄敏兰同志的学术特点与治学精华。

作者简介

左玉河,男,原籍安徽淮北,1964年10月生于河南新乡。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2019年12月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所工作。2004年8月评聘为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2013年6月任近代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室主任,2013年11月任近代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及社会文化史研究。有《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等数十部专著,《论蒋介石发动的新生活运动》等40余篇论文。
黄敏兰(1953-2016),女,北京市人,曾经在陕西省插队、工作,史学学士。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中国古代社会结构、近代史学史研究。专著如下:
1、《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 》,345/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8
2、《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河南人民,1995
3、《百年学案.历史学卷》,370/千,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
4、《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466/千,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
5、《全球化与南北差距──世界经济文化历史概要》(文暖根主编,撰写部分章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3. 1

目录

史学理论
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学性质的理论思考3
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学术转型与创新
——试论旧课题的改造和新课题的建立19
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规律问题的探讨42
近年来学界关于民主、专制及传统文化的讨论
——兼及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探讨68
比较史学
中西封建社会结构比较研究115
论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与非封建性制度123
从“家天下论”看中国皇帝天经地义的征赋役权
——兼与西方赋税理论的比较136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及“封建社会”问题的反思153
中国究竟有没有“封建社会”
——驳潘顺利“中国中古社会形态就是封建社会”说168
中国中古社会形态并非只能有“秦以后封建论”一说180
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看三种“封建社会”的形成191
质疑“中国古代专制说”依据何在
——与侯旭东先生商榷220
“封建”:旧话重提,意义何在?
——对“封建”名实之争的理论探讨270
中国人误解和滥用“封建”的根源303
中国古代官吏腐败研究
试论中国古代官吏腐败的原因315
论中国古代官吏腐败与制度的关系328
论中国古代官吏腐败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兼与现代化过程中的腐败规律比较343
中国古代官僚的三种分配356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权力经济368
中国古代制度研究
论中国古代故事现象的产生379
论中国古代故事制度的不成文法特征和功能392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集团的组织及其功能404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
评农战史专题中的严重失实现象413
中国农战史专题的形成与发展
——在领袖、政权及史学家的三重作用下431
梁启超研究
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449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467
梁启超《新史学》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478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497
梁启超《新史学》的政治实践意义511
生活史
我所亲历的陕北农村生活531

前言序言

编者的话
       黄敏兰同志1953年3月出生于北京。1968年12月至1971年11月,作为北京知青到陕西省宜川县新市河公社插队。1971年12月至1978年2月,在陕西省宜川县妇联任干事。1978年2月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黄敏兰同志勤奋刻苦,不断丰富有关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知识,关注史学动态和最新成果,积极参与全国及省内的学术活动,发表了多篇有分量的史学论文,受到学界关注。1991年7月,黄敏兰同志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年12月被评聘为研究员。2013年3月退休后,以体弱多病之躯,仍潜心于学术研究。2016年3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黄敏兰同志长期致力于史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成果丰硕。她的学术视野极为开阔,善于敏锐把握西方史学理论的前沿问题,以中西比较的眼光来审视和研究中国史学。她注重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相结合,擅长分析史学与政治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故其著述从取径方法上别具一格。黄敏兰同志所著《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以历史观为切入点,系统研究现代知识分子的学术活动对中国政治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论述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以此为参照,考察民生史观、生命史观、文化形态史观产生的背景,揭示现代知识分子以不同历史观为思想武器参与中国政治的深层动机。该书视角新颖,多有独到见解。她的另一部专著《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将政治与学术紧密结合起来,对中国“新史学”奠基者梁启超的思想做深入探讨,系统梳理梁氏从政治向学术过渡的过程,揭示其早期提出“新史学”的政治意义。该书不仅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方面有所创新,而且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研究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世纪之交,为总结百年来的史学成就,黄敏兰同志撰写了《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敏兰史学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左玉河
译者
编者 左玉河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16183
开本 16开
页数 5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802
CIP核字 2017257502
中图分类号 K207-53
丛书名
印张 3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 1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