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式管理的金玉良言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需要中国式管理。中国人的行为,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积淀传承。在管理的“术”的方面,我们应注重洋为中用,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在管理的“道”的方面,我们应注重古为今用,从根本问题入手,开掘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将中国的管理思想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本书辑录了中华文明史上拥有文韬武略知行合一的帝王将相和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们的经典言论,站在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创新,结合当代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以阐释。透过他们深刻而富有智慧的语言,来一览中国式管理的个中玄奥。

内容推荐

在管理的“术”的方面,我们应注重洋为中用,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在管理的“道”的方面,我们应注重古为今用,从根本问题入手,开掘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将中国的管理思想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中国人,需要中国式管理。中国人的行为,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积淀传承。《中国式管理的金玉良言》,帮助你开创中国特色的管理之路!是一部经典图书,浓缩历史精华。博引经典言论,荟萃管理智慧。

目录

前言/1

上卷 帝王篇

1.汉高祖刘邦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巧妙运用手段掌握更大权力/3

2.魏武帝曹操

☆当特权遇上法规

——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9

3.昭烈帝刘备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管理的核心之争/21

4.唐太宗李世民

☆不因人废事,不以情废法

——管理者的正确管理心态/27

5.宋太祖赵匡胤

☆兵不刃血,和平至上

——管理者获取权力的最高艺术/45

6.康熙帝玄烨

☆赏不足劝,罚不足惩

——管理者实行奖惩制度的典范/51

7.雍正帝胤稹

☆只论才技,不拘成例

——管理者用人不拘一格/69

中卷 将相篇

1.姜太公

☆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81

2.管仲

☆“四月顷”、“四逆”

——中国式管理的学问/105

3.晏婴

☆内外皆坚,无以为久

——管理者须善于变通/119

4.孙武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管理者与员工的距离保持多远最好/129

5.商鞅

☆法必明,令必行

——管理的铂金法则/139

6.诸葛亮

☆授职就要授权

——管理中的职权分用/153

7.刘基

☆宽猛循环

——实现最高效能的方式/167

8.魏征

☆“六正”、“六邪”  

——鉴别人才的基准/179

9.曾国藩

☆刚柔相济,长短互补

——合理配置使用人才/191

  下卷 诸子百家篇

1.鬼谷子

☆“甄别人才,激励取士”的中国式管理智谋/213

2.黄石公

☆“智能权变”的中国式管理策略/225

3.韩非子

☆“洞察人性,见微知著”的中国式管理智谋/243

4.老子

☆“无为而治”的中国式管理法则/279

5.孔子

☆“以德治人”的中国式管理法则/295

6.墨子

☆“除私就公,尚贤任能”的中国式管理方略/317

7.荀子

☆“廉明公正,攻心御人”的中国式管理方略/329

8.刘邵

☆“鉴识致用”的中国式人才理念/345

试读章节

今古管理一脉同

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是极端的渴望。两出《求贤令》便可充分说明这一点。但曹操一生对于“人才”的处理在历史上一直是个争议最多的。他爱人才,似乎没有人能超过他,像对郭嘉、丁仪、崔琰……等,而他的忌才,也是出了名的,像对杨修,司马懿,张松……

但曹操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他的人才思想并没有什么是非可言,他对人才的最集中的,也是最伟大的体现就是在他的《求贤令》中提出的“唯才是举”。这个就是价值论。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唯才是举,是曹操既处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向来事业之争就是人才之争,事业的成就也就是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成就。三国曹、孙、刘三个集团对于人才的需求和使用都各有千秋,断难贸然说谁就绝对要高明些。。但相对来说,曹操的军事指挥才能,处事临机应变能力,乃至政府体制建设能力,都明显要比孙,刘强得多。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几乎可以说是以全能来论处,一生胜仗无数,平定整个北方,为统一天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真正的战役失败也仅有赤壁一战。争汉中一战虽说是败局,但并不是战败,而是主动退让,并在撤军时迁走了当地大量的百姓,这也为后来的诸葛北伐留下了兵源不足和人才缺乏的隐患,所以说并不能算是惨败。

其次,唯才是举,是曹操尊重人才,讲实际,不苟求、不求全责备的眼光,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这是他在道德原则和利益原则相冲突的一种变通,一种创造性的灵感。曹操的第一次求贤令是在建安15年(公元210年),这时是赤壁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东吴大都督周瑜病逝,刘备占有南郡等地,立足于荆州。此后建安19年、20年曹操又两次下求贤令,当时刘备已攻破成都,占有两川之地,三分天下局面已经形成,而曹操也已有63岁,壮士暮年,却大业未成,内心忧虑,求贤辅佐。但曹操的爱才并不是说因为形势所逼,唯才是举这个思想是一直贯穿他整个一生的。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几欲白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的份上的。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都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攸;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颌;或从行伍之中提拔上来,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够做得到?

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

P11-12

序言

中国历史绵延长达数千年永续不绝,其中政治军事斗争中历代智谋奇策层出不穷。每当国家面临动乱分裂的危难关头,中国历史上总会出现卓越绝伦的帝王与贤能的将相和超越时空智慧的思想家,他们巧妙搓捏娴熟的管理智慧,以大中国为舞台施展纵横捭阖的大智谋,将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推向更高更文明的发展阶段。

历史证明,天下之争,其实就是人才之争,古语云:“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现代商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善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的人,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蓄养人才、任贤使能,是最重要、最深远、最具可变性力量的财富系数倍增的杠杆。

要知道,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对人的管理,如何把一个个有独立思维的人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的意志,形成干练坚强的团队,最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这就是中国式管理不等同于西方管理学的独特之处。因为在企业的运作中,人才是其中最活跃、最能动、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所谓中国式管理就是如何做好对人的管理,如何凝聚人心、形成统一意志、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的斗志、焕发人的活力,等等。这也就是中国式管理的中心内涵。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智慧很多很多。特别是对人的调动、组织、管理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本书辑录了中华文明史上拥有文韬武略、知行合一的帝王将相和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们的经典言论,站在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创新,结合当代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以阐释。透过他们深刻而富有智慧的语言,来一览中国式管理的个中玄奥。

作为今天的管理者,在回顾历史的滚滚烟尘时,在眺望海外的兴亡征伐时,须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师法古人智慧,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重视他们莫不以“求才尚贤、养贤聚士”为首要发展战略目标的策略;牢记“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辙者灭;与成功同轨者兴,与强国同辙者胜”,运用中国式管理的智慧,方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式管理的金玉良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兆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94680
开本 16开
页数 3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092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