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的特点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课题组提出的若干种基于等同现浇的装配式混凝土高效粱柱连接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高效梁柱连接的研究成果和设计方法。本书内容系统、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易于掌握,既是研究成果的理论著作,也可指导设计人员应用系列装配式混凝土高效梁柱连接。
本书适合从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科研、设计技术人员,也可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开展本技术领域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图书 | 装配式混凝土高效梁柱连接节点研究与设计(精)/新型建筑工业化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的特点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课题组提出的若干种基于等同现浇的装配式混凝土高效粱柱连接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高效梁柱连接的研究成果和设计方法。本书内容系统、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易于掌握,既是研究成果的理论著作,也可指导设计人员应用系列装配式混凝土高效梁柱连接。 本书适合从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科研、设计技术人员,也可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开展本技术领域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简介 郭正兴,教授,博导,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和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标委会专家,中国建筑学会高校建筑施工学科研究会理事长。 郭正兴教授主持并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研究”(2011BAJ1OB03)。目前正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装配式建筑关键节点连接高效施工及验收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YFC0701703)。主编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GJ32/TJ125-2016),参编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主持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创新与应用”项目获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本专著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1.2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技术特点 1.2.1 直接传力连接 1.2.2 间接传力连接 1.2.3 混合传力连接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国外典型形式 1.3.1 美国 1.3.2 日本 1.3.3 新西兰 1.3.4 欧洲 1.4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发展历程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技术 2.1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技术要求 2.1.1 试验概况 2.1.2 主要试验结果 2.1.3 约束机理 2.1.4 设计方法及建议 2.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2.2.1 新型灌浆套筒——GDPS套筒加工工艺 2.2.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工作机理 2.2.3 钢筋GDPS套筒灌浆连接参数分析 2.2.4 设计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结合面技术 3.1 概述 3.2 气泡膜结合面成型技术 3.3 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 3.3.1 试件设计 3.3.2 试件制作 3.3.3 材料性能 3.3.4 试验加载 3.3.5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3.3.6 试验总结 3.4 结合面抗剪设计方法探讨 3.4.1 试验数据汇总 3.4.2 基于既有规范设计方法的计算结果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直锚与搭接混合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柱连接研究与设计 4.1 概述 4.2 普通钢筋锚入式混合连接试验研究 4.2.1 构造特点 4.2.2 试件设计 4.2.3 试件材料性能 4.2.4 试验加载及加载制度 4.2.5 试件破坏形态 4.2.6 滞回曲线 4.2.7 强度及强度退化 4.2.8 变形能力 4.2.9 钢筋应变分析 4.3 钢绞线锚入式混合连接试验研究 4.3.1 构造特点 4.3.2 试件设计 4.3.3 试件材料性能 4.3.4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4.3.5 主要试验现象 4.3.6 滞回曲线 4.3.7 强度比较 4.3.8 延性对比 4.3.9 梁端塑性变形分布 4.4 计算方法 4.4.1 强度计算 4.4.2 变形计算 4.4.3 调整系数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部分高强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柱连接研究与设计 5.1 概述 5.2 部分高强筋梁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5.2.1 试件设计 5.2.2 试件材性试验 5.2.3 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案 5.2.4 试件破坏形态 5.2.5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5.2.6 强度对比与强度退化 5.2.7 延性对比与刚度退化 5.2.8 能量耗散能力 5.3 部分高强筋梁柱连接塑性铰长度研究与设计原则 5.3.1 塑性铰长度定义 5.3.2 塑性铰长度模型 5.3.3 塑性铰长度计算模型汇总 5.3.4 部分高强筋梁柱连接试验塑性铰 5.3.5 部分高强筋梁柱连接塑性铰长度模型 5.3.6 部分高强筋梁柱连接设计原则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局部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柱连接研究与设计 6.1 概述 6.2 局部预应力梁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6.2.1 试件设计 6.2.2 试件材性试验 6.2.3 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案 6.2.4 试验现象 6.2.5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6.2.6 强度对比与强度退化 6.2.7 延性对比与刚度退化 6.2.8 能量耗散能力 6.2.9 梁端结合部混凝土表面应变分析 6.3 局部预应力梁柱连接设计方法 6.3.1 设计流程 6.3.2 预制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6.3.3 构件尺寸拟定及节点总体布置 6.3.4 预应力弧形钢筋配置 6.3.5 接缝及灌缝 6.3.6 波纹管及灌浆 6.3.7 无粘结长度 6.3.8 预制梁、叠合梁设计 6.3.9 节点核心区设计 6.3.10 牛腿受力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装配式混凝土高效梁柱连接节点研究与设计(精)/新型建筑工业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管东芝//郭正兴//朱张峰//郑永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978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36 |
CIP核字 | 2021231832 |
中图分类号 | TU3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9 |
宽 | 193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