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北宋尺牍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宋时期,尺牍这一文学体裁繁荣发展,出现了范仲淹、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代表作家,也促进了书法、题跋等的繁荣,更肇启了晚明的小品文。本书基于丰富的北宋时期尺牍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这些大家的文学功底和政治见解,还可以深入了解其书法成就、家教家风及私下的真实性格,是一部研究北宋社会、文化和文人生活的“百科全书”。 内容推荐 北宋是中国尺牍文学目前又一个高峰,存世万余通尺牍,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尺牍发展至宋,有了新的突破,具备综合性艺术价值与独特的研究价值。本书结合近期新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在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北宋尺牍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尺牍作为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整理、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北宋尺牍的概念、源起与分类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北宋尺牍的属性与功能 第三节北宋尺牍的形制特色 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新变 第二节北宋尺牍创作观念的自觉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古文运动 第三章北宋尺牍与党争 第一节北宋时代特点与文人身份的政治性 第二节北宋尺牍中士大夫出处矛盾心理与解脱之道 第三节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为辉煌的尺牍之互动的意义与价值 第四章北宋尺牍与书法 第一节法帖与尺牍关系考论 …… 书评(媒体评论) 1.\t透过尺牍了解北宋文人的书法境界、文学见解、政治立场及其家教家风,更能折射出北宋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t对重要的尺牍材料文中均引用了原文进行分析,并对文献材料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显示了本书对史料的尊重、珍视及作者宏大的研究视角。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北宋尺牍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付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4481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16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