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纪元科学(超自然及其捍卫者揭露者与美国文化)(精)/科学思维书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系“科学思维书架”之一。本书采用批判社会文化视角和比较符号人类学方法,在超文化框架下系统探讨美国围绕超自然现象的意识形态纷争。将话语、文本、作家和群体作为文化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展示超自然的揭露者(怀疑论者)、捍卫者(超心理学家)和新纪元运动(宝瓶同谋者、好莱坞惊悚电影)三种文化的交错并置观点。不拘泥于自然科学判据的孰对孰错问题,超越各共同体如何构建自身的真知与假知之间边界的文化政治,分析己方与他方、英雄与布道、社会性别与阶序三对范畴,阐释怀疑论话语和超自然话语的文化建构,指出人文学科与其三个他方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可能途径——怀疑论之怀疑论。
作者简介
潘涛,学者、出版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64年生于北京,1982—1986年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生物工程系,1986一1995年任教于江西医学院物理教研室,1995—199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二十余年出版生涯,策划“哲人石丛书”“普林斯顿科学文库”“八面风文丛”“辞海译丛”等科学文化丛书,主持《竺可桢全集》《技术史》《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中国医史》等出版项目,参与《辞海》(第六版)编修审订。曾获首届“科学文化出版人”奖。
独译、合译作品有《相跃》《从摆钟到混沌》《上帝掷骰子吗?》《自然之数》《湍鉴》《新时代科学》等。
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三种文化:新纪元,超心理学,怀疑论
一、新纪元运动
二、超心理学
三、怀疑论
四、对文化视角的注解
注释
第二章 历史情境
一、新纪元运动的前身
二、从唯灵论到超心理学
三、怀疑论的对照观点
四、现时代中的分裂逻辑
五、从历史上给新纪元运动定位:流行后现代主义?
注释
第二篇 怀疑论话语和超自然话语的文化建构
第三章 己方与他方
一、新纪元信徒
二、超心理学家
三、怀疑论者
四、结论
注释
第四章 英雄与布道
一、新纪元信徒
二、超心理学家
三、怀疑论者
四、结论
注释
第五章 社会性别与阶序
一、新纪元信徒
二、超心理学家
三、怀疑论者
四、结论
注释
第六章 好莱坞中的怀疑论与超自然
一、美国文化情境下的好莱坞
二、着魔的权力:作为文化戏剧的《驱魔者》
三、“他们在这儿”:《鬼驱人》系列片
四、郊区中的温馨家庭:《鬼哭神嚎》系列片
五、《捉鬼敢死队》、超自然与公众
六、人类学家与作祟房子:关于阶级、社会性别和超自然的更多变种
七、结论
注释
第三篇 结论和蕴涵
第七章 理论结论
一、勘界工作与反身性
二、社会科学家在意识形态舞台中的立场
三、勘界工作、反身性和俘获
四、反身批判
注释
第八章 实践蕴涵:走向对话
一、怀疑论者
二、超心理学家
三、新纪元信徒
四、后语,前言
注释
附录 方法论
一、意识形态舞台的概念
二、研究方法
三、交叉学科探究情境中的阐释方法
四、人类学对阐释方法问题的贡献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导语
本书着重于超自然信仰,探讨了新纪元信徒、超心理学家和怀疑论者的文本的“超文化”。
本书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聚焦于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美国的超自然和新纪元信仰;然而,在理解知识主张如何在公共领域和大众文化中被建构、捍卫和揭穿方面,它具有一些普遍、持久的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纪元科学(超自然及其捍卫者揭露者与美国文化)(精)/科学思维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戴维·J.赫斯
译者 译者:潘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248688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21084824
中图分类号 G171.2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9
15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