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政权与族群--中国边疆学基础理论研究/云南大学中国边疆研究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前我国边疆研究不仅在具体研究中存着很多难点问题,同时也存着着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构建和完善。本书的内容基本围绕中国边疆、中国疆域、政权演变与族群凝聚等问题展开。全书共分为12个部分:中国边疆的内涵及其特征;自然凝聚,碰撞底定: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理论解读;有疆无界”代“有疆有界”:中国疆域话语体系建构;东亚“天下”格局由传统向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多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农耕与游牧族群的互动及其特点等。 作者简介 李大龙,1964年5月生,祖籍河北省河间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云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4年获得“全国出版行业领军人物”称号。 侧重中国疆域理论、汉唐边疆史,尤其是高句丽历史研究,先后出版专著《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1996年初版、1998年再版)、《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2001年初版、2013年再版)、《都护制度研究》(2003年初版、2013年再版)等10余部,在《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习与探索》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著述:《(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2014年)。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中国边疆”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自然凝聚,碰撞底定:中国疆域形成与发展轨迹的理论解读 三、“有疆无界”到“有疆有界”:中国疆域话语体系建构 四、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及演变趋势 五、多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的分期与特点 六、从夏人、汉人到中华民族(国民):中华大地上主体族群的凝聚轨迹 七、论“羁縻”:历代治边政策的要义 八、藩属体系:历代王朝边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九、从“臣民”到“国民”:清朝与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 十、诠释中国疆域的视角、理论与方法:边疆地区融人多民族国家历史应有的视角 十一、诠释中华民族的视角、理论与方法(上):不同观点的论争 十二、诠释中华民族的视角与方法(下):梁启超、顾颉刚和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形成的理论解读 研究论著目录(截至2019年12月)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政权与族群--中国边疆学基础理论研究/云南大学中国边疆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大龙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3442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9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0 |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84 |
| CIP核字 | 2021094189 |
| 中图分类号 | K928.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