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郭沫若研究(2019年第1辑总第15辑) |
| 内容 | 目录 郭沫若与新中国 新华颂歌 ——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创作 华岗1952年批评和郭沫若旧著再版 ——郭沫若和陶大镛往来书信解读 郭沫若与1950年代文学语言规范 “郭沫若与新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研究 郭沫若新诗创作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郭沫若替曹操翻案的再认识 “我自己是学过医的人” ——郭沫若专业医学知识的文学表现脞论 《屈原》演出的舞台美学与文化政治 《凤凰涅槃》不死鸟形象辨析 史学研究 知识与革命:《甲申三百年祭》的比与兴 生平思想 郭沫若忠义观念的家族原型 翻译研究 反对“糊糊涂涂”的翻译,呼唤科学精神:读成仿吾的早期翻译 ——《(科学之价值)的序论》 海外研究 首次公开发表郭沫若致周作人的贺年片 史料辨证 虚心领教从善如流 ——郭沫若《爱祖国爱人民的诗人屈原》的两个版本 郭沫若1926年在交通部南洋大学的讲演 赵南公与泰东图书局若干问题梳考 文献辑佚 赞庐山孤军 咏班昭 雪窦瀑布 题天台国清寺 方山 郭沫若往来信函(十一函) 编后记 内容简介 本辑特别设置了“郭沫若与新中国”栏目。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即参与到全国的文化科教事业之中,是建设新中国文化科教事业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郭沫若与新中国”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并值得我们深入考察的研究课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特别以此为主议题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这一栏目所辑录的文章即出自该会议论文。几篇论文对于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的诗歌创作所发生的变化及其时代特征,郭沫若旧作的再版,郭沫若参与推动普通话写作,建构并推进文学语言规范及其旧作修订中的实践等问题,或展开宏观视界的考察,或进行深入缜密的探究,均有所得,且能引发更多的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为郭沫若纪念馆主办集刊, 主要内容为关于郭沫若的文学研究 (郭沫若古体诗用韵考、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的埃及元素) 、史学研究、生平思想、翻译研究、海外研究、史料辩证、文献辑录等方面。字数大概240千字, 还包括一些史料照片。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郭沫若研究(2019年第1辑总第1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笑洁 蔡震 |
| 译者 | |
| 编者 | 赵笑洁//蔡震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6071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8页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8 |
| 出版时间 | 2020-02-01 |
| 首版时间 | 2020-02-01 |
| 印刷时间 | 2020-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94 |
| CIP核字 | 2020026132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