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 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 | 中国诗歌研究(第二十辑) |
内容 | 内容简介 《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 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学术专著有《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与人合著)、《先秦君子风范》,与人合编《先秦大文学史》、《两汉大文学史》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目录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中国诗歌研究》学术委员会 《中国诗歌研究》编辑委员会 目录 古代诗歌研究 《毛诗笺》“以礼笺《诗》”的经学建构理念探源 从流寓心态看《古诗十九首》的产生年代及其价值 刘禹锡、白居易“扬州唱和”及其文学史意义 形似的变相 元明之际江右文人心态及文学思想 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 南京图书馆藏清刻本《问梅诗社诗钞》考论 风雅理想与政途挽歌 从古近体诗论看袁枚师古观 报刊视野下的金和诗歌写作与接受 词学研究 《诗余图谱》批评史重考 陈维崧之号“迦陵”释义 诗歌文献研究 敦煌诗歌误校举例 《敦煌歌辞总编》补疑八则 唐代同名诗文作家补考 陈文烛年谱简编 域外汉诗与诗学研究 日本五山禅僧对苏轼诗的“诗格化”接受 试论万里集九的黄庭坚诗接受 现代诗歌研究 “自在融合”的彷徨与“深层建构”的策略 《中国诗歌研究》稿约 版权页 后折页 封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诗歌研究(第二十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敏俐 |
译者 | |
编者 | 赵敏俐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761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6页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6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44 |
CIP核字 | 2020228030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6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