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字文化产业体系与效应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在当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全面展示国内外文化产业特别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进程,并为其内在发展规律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学理反思。包括从文化生产、版权应用、文化消费以及社会发展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入手,探讨了高新科技与文化产业及数字文化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推动、相互催化的动态关联。是一部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之作。
作者简介
张铮,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从事文创领域科研与教学多年,曾经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和地方文创领域研究项目,2016年合作出版专著《世界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019年出版《因文创,更美好》(合著)。
目录

自 序 1

第一章 “文化科技融合”:写作背景与概念界定 1

一、“文化科技融合”: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1

二、融合与冲突:文化与科技的矛盾运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6

三、数字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对其进行界定  12

 

第二章 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以“互联网+”为杠杆20

一、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为活跃、迅猛的行业集群  20

二、数字文化产业变革文化产业的生态体系  25

三、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与高新科技的相互赋能  33

 

第三章 数字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短缺不再,繁盛可期40

一、组织形态:从“寡头垄断”到“协作共生”  40

二、内容导向:从“同质竞争”到“多元创新”  48第一稿)

三、技术形式:从“中心主导”到“全景参与”  63

四、盈利模式:从“流量为王”到“多管齐下”  65

 

第四章 数字文化产业的渠道侧:时空折叠,“为”其所好72

一、传播科技:从“一点带动”到“系统变革”  73

二、传播介质:从“媒介组合”到“无感融入”  82

三、传播路径:从“投其所好”到“为其所好”  86

四、传播范围:从“竞争市场”到“竞合格局”  94

 

第五章 数字文化产业的需求侧:共创价值,直击心灵99

一、用户定位:从人口画像到“心理画像”  99

二、消费需求:陪伴“生活”,凸显“品质”  105

三、消费动机:从“主动受众”到“高阶用户”  110

四、消费权益:从“欢呼雀跃”到“审慎反思”  117

 

第六章 数字文化产业的产业生态:积极政策、

共生企业与生产型用户 121

一、积极政策: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科技与文化多重互动  122

二、共生企业:以社媒平台为依托,中小微企业共进共存  130

三、生产型用户:以“数字劳工”为面貌,呼唤体面劳动  136

 

第七章 数字文化产业的文化消费:

通往“美好生活”的路 155

一、文化消费:模式、影响因素与效应  155

二、获得感与幸福感:数字文化消费的精神追寻  168

三、比较、浸润与营造: “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

消费者的需要”  175

 

第八章 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向:

超越“互联网+”的思维 182

一、政策超越IT 范畴:引导多领域科技与文化融合 182

二、科技超越“工具”定位:以“科幻文化”指引社会发展 190

三、文化超越“IP”局限:以创造性转化引入新型产业要素 207

 

第九章 作为序曲的终章:以文化为依归 214

一、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  214

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支持体系  2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字文化产业体系与效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51216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