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蓬莱神话流变考(上)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横向梳理蓬莱神话在不同阶层和不同领域的形貌,纵向比较蓬莱神话在不同时代的内容、特色、流变,尽力勾勒蓬莱神话的演变规律。结合神话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的理论方法,本书揭示了蓬莱神话变迁的外在因素与内在动力,探析了蓬莱神话演变的内在机制与意义,展示了汉代及汉代之前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陈刚,男,1977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一直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文化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西南民族竹王崇拜研究”(12GZZ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西南世居民族族源神话与族群认同研究”(19XIA751002)。 目录 第一章 蓬莱神话研究史 第一节 神话或仙话:蓬莱神话的内涵与性质 第二节 蓬莱神话研究史略 第三节 理论、思路、目标 第二章 蓬莱神话被记载的时代及其信仰 第一节 神灵的信仰与让渡:蓬莱神话被记载的时代 第二节 西来或东土:蓬莱神话的产生区域 第三节 海洋神话:蓬莱神话的文化背景 第四节 蓬莱神话与东夷 第三章 蓬莱神话的内容与影响 第一节 蓬莱山的形制、仙人、物产 第二节 蓬莱神话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蓬莱神话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第四章 蓬莱神话在先秦的演变 第一节 先秦蓬莱神话的发展 第二节 消亡与幸存:神山仙岛与蓬莱山 第三节 蓬莱神话与《山海经》的长生不死 第四节 先秦蓬莱神话的特点及原因 第五章 蓬莱神话在秦朝的演变 第一节 秦始皇蓬莱求仙的原因 第二节 秦始皇东巡与求仙 第三节 秦始皇求仙留下的遗迹与传说 第四节 秦朝蓬莱神话的特点及成因 第六章 蓬莱神话在汉朝的流变 第一节 汉朝前期蓬莱神话的流变 第二节 汉朝中期蓬莱神话的发展 第三节 汉武帝求仙的遗迹与传说 第四节 汉朝中期蓬莱神话的特点及成因 第五节 汉朝后期的求仙活动与蓬莱神话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蓬莱神话流变考(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00602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4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1 |
CIP核字 | 2020252970 |
中图分类号 | B93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