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现代电影表演艺术论/听齐士龙讲表演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现代电影表演艺术论》作者齐士龙选取电影表演艺术中两个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性格创造和电影表演的特点加以阐发,做出了深度的开掘。对中外表演理论体系和我国电影表演艺术研讨的成果进行了总体的观照,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探讨了表演艺术这种精神活动的现象和规律,揭示了其中一些奥秘。不但提出了比较完整而独特的艺术主张和具体方法,而且还运用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阐释。立论鲜明,富有创意,具有指导、借鉴作用和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齐士龙,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电影学院原表演系主任。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城市大学文化学院名誉院长、表演学部主任。 多年来,为北京电影学院和国内主要艺术院校及艺术研究单位任教讲学,涉足表演、导演、文学、摄影等多学科的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影视艺术界培养了大批知名专业艺术人才和教师。被北京电影学院授予学院最高荣誉——金烛奖。 先后执导、编导了二十余部戏剧影视作品,撰写学术专著多部。 运用“思维艺术化”理论进行积极大胆的艺术教学与科研探索,创造的“无剧本排戏法”和“奋思妙想”教学法,为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教育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录 上篇   性格创造的理论 一、人创造人的艺术 1.人演人 2.性格即人 3.性格的基础——自然的人 二、性格是独一无二的坐标 1.性格与概念 2.性格的系统与结构 三、性格创造的实质——不变与畸变的创造 1.保持本能与畸变本色 2.畸变的实践与对本能的依赖性 四、创造力的层次 1.创造力的衡量 2.本能型与创造型 下篇 电影表演的特点——深层次的创造 一、电影表演艺术特点的泛说 二、深层次的创造 1.单一的“假定”展现与双重的“假定”创造 2.直接依赖于素质的第一性原则 3.存在就意味着表现 4.依重微波信息 5.在无限时空中求得新的对应 6.控制的第四层次 7.建立无级“纯相关” 8.与自然原态节奏同步 9.游戏感和表演意识 10.感觉的艺术——艺术感觉——角色教养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代电影表演艺术论/听齐士龙讲表演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齐士龙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3909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0 |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73 | 
| CIP核字 | 2014094449 | 
| 中图分类号 | J9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5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