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们是一对普通夫妻,你和爱人经常为生活琐事而争吵不休,于是你们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或许你们是一对物质生活非常富足的夫妻,你和爱人常常因为谁“红杏出墙”、谁美女相伴而大吵大闹,于是你们感叹不如意事常八九。无论如何,你们都应当看看这本书。它能真正帮你理解已经让你们夫妻焦头烂额的问题,从而启发你进一步的思考,有效地化解夫妻间的分歧。本书的第一章非常有意思,相信你读了之后会感慨颇深。
图书 | 为了永恒的爱(有效地化解夫妻间的分歧)/新向导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或许你们是一对普通夫妻,你和爱人经常为生活琐事而争吵不休,于是你们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或许你们是一对物质生活非常富足的夫妻,你和爱人常常因为谁“红杏出墙”、谁美女相伴而大吵大闹,于是你们感叹不如意事常八九。无论如何,你们都应当看看这本书。它能真正帮你理解已经让你们夫妻焦头烂额的问题,从而启发你进一步的思考,有效地化解夫妻间的分歧。本书的第一章非常有意思,相信你读了之后会感慨颇深。 内容推荐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的分歧、矛盾与摩擦在所难免,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甚至最终会导致关系的破裂。因此,作为国际知名的夫妻问题心理咨询专家,本书两位作者提出了既易于理解又易于实践的夫妻心理治疗方法。文中安排了大量真实的咨询、治疗实例和针对性极强的实践练习,为所有陷入性格和心理冲突的夫妻们提供了崭新的解决问题之道。 克里斯坦森(Andrew Christensen)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出版过大量的夫妻心理咨询与治疗书籍。他和本书的合著者雅各布森博士一同开发了夫妻心理治疗的新方法。 雅各布森(Neil S.Jacobson)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系教授,1999年逝世,作为家庭心理治疗专家,生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目录 第一章 每件事情的三个侧面 黛娅的倾诉 弗兰克的倾诉 旁观者的看法 本书的宗旨 总 结 第一部分 解剖争吵 第二章 “你错了”——夫妻问题中的错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寻求一种解释 争吵时你爱人的角色 冲突中你自己的角色 “让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之间存在这么多问题!” ——控告大战 “你总是”——掩盖事实真相的要害 总 结 第三章 “你怎么可以这样?”——夫妻问题中的分歧 差异造成分歧 我们的差异是如何发展的 共同点的正负两面作用 每个人的性格都应得到尊重 总 结 第四章 “我可不可以既属于你又属于自己?” ——有关爱和权力的分歧 夫妻关系中的人为障碍 “我想与你亲近,但又不想过分亲密。” “既然我们是这种关系,这些事就必须我说了算!” ——权力、支配和控制 总 结 第五章 “我做了,但是我不愿意”——复杂的分歧 有利有弊的事 是与非 值得一提的和不值一提的 不是我们的错 不是他们的错 总 结 第六章 “你知道怎样伤害我!”——夫妻问题中的敏感点 “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在!” “没有一件大事,但是有千万件小事儿!” “我的敏感点” 常见的弱点 弱点和分歧 让生活充满爱 当弱点相互碰撞时 压力和弱点 是被激怒的,还是本来就是自身的弱点? 总 结 第七章 治疗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夫妻问题中的 解决办法 最初的问题——冲突的内容 处理最初的问题——冲突的过程 反应性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副问题”、 关系失和、冲突升级 看看争吵“解剖图” “有毒”的“治疗方法” 同盟与联盟 争吵解剖图的进一步明晰化 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重复应用“有毒”的 “治疗方法”) 总 结 第二部分 从争吵到接受 第八章 微妙的平衡——接受和改变 接受与改变 第三种解决办法 什么行为必须被改变,因为它不应被接受 什么行为不能或不应改变,而只能被接受? 我们如何创造被接受的机会? 有关改变 总 结 第九章 我们自己的故事——通过相互理解而接受 对一个问题的描述应当包含什么,不应当包含什么 故事样本 总 结 第十章 穿着爱人的鞋子走路——通过相互同情 而接受 没说过的话往往更重要 从冲突中“康复” 总 结 第十一章 理解冲突的几个侧面——通过相互包容的 距离感而接受 把问题当成“它”而不要当成“你” 具体问题一——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距离感 具体问题二——永远需要距离吗? 在诅咒中寻找祝福 或许问题不像想象的那么糟糕 独自处理,但也可以请求朋友的帮助 总 结 第三部分 接受过程中的有意识变化 第十二章 有意识变化的两难困境 从接受到改变 明白表示自己的意向—‘求立刻的、急剧的变化 日常变化 为什么你应该改变 寻求变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交流 总 结 第十三章 事与愿违——接受对方缺点的规则 “苹果馅饼”建议 什么时候好的建议对你们的关系会产生坏的影响 什么时候坏的建议对你们的关系有良性作用 表达你的情绪 听一听,你的配偶在说什么 理智地和你的配偶“谈判”,达成和解 总 结 第十四章 为什么“穿新鞋”还会“走老路” ——各自付诸行动 当旧的模式披上新的外衣时 恶性循环 有意识地开始变化 总 结 第十五章 “塞翁失马”——从失败中产生变化和亲密感 要想改变你们的夫妻关系,首先要改变你自己 为了避免你的努力落空,少做相同的事,多做真正 不同的事 好好照顾你自己 减少损失 总 结 我们现在身在何处?我们的归宿在哪里? 第四部分 仅仅接受是不够的 第十六章 “不要那样对我”——暴力行为、虐待和不忠 暴力、破坏和身体攻击行为 言语和精神虐待 不 忠 总 结 第十七章 向专家求助——夫妻疗法和个人疗法 我们需要帮助! 你需要帮助! 总 结 试读章节 她也会不时地让我产生自责的心理,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好丈夫,仿佛我经常会让她失望、让她泄气,也仿佛真的没有尽到一个有爱心,能负责的丈夫的职责,但是我又会用许多事实说服自己。我会那么蠢吗?我会故意做那些让她不高兴的事儿吗?我是一个神智完全正常的人,大多数与我相识的人都喜欢和我交往,都尊重我。我从来不对她撒谎,从来没做过欺骗她的事,没有任何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嗜好,而且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我的工作态度也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我的相貌也并不丑,脾气温和且对她知冷知热,我甚至还用我的幽默想给她带来了许多欢乐,然而我从来没有从她那里得到过一丝一毫的赞赏,感激更是谈不上,唯一的东西就是对我做得不够的抱怨、无休止的抱怨。 我想她一定有不安全感,她老是怀疑我们的爱情,所以她需要不时地让我向她表白,向她保证,而我则觉得两个人相爱是不需要随时挂在嘴边的。有一次我特别生气地告诉他:“无论你相信不相信,我始终如一地爱着你!即使我们的关系走到尽头,你仍然可以相信我依然爱着你!如果这种情感发生变化,我发誓一定会告诉你!你没必要老是这样问来问去的!”或许她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了,她总是在寻找两个人关系中的极度兴奋状态,而且想让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像热恋般地火热和刺激。她总是用那一种肥皂剧里的火热爱情来比较我们夫妻之间的情感,想让每一件事都充满激情和狂热。但是我想过平静的生活,我想让我们的爱情成为沉重生活之后的安静的港湾,在这里可以抛弃一切压力和烦恼,远离一切生活的重担,而不是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紧张和烦恼。 P7 序言 安德鲁·克里斯坦森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我们和自己的爱人有多少共同之处,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无论我们多么爱对方,这种作为独立个体的差异都会使我们之间不时地发生摩擦和矛盾。在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的矛盾中,我们可能会感到情感受到了伤害,或者觉得受到了冷遇,于是变得怒气冲冲、互相埋怨,甚至大吵大闹,使情形变得更加糟糕。其实无论夫妻二人怎样争吵,总得有一方妥协,而我们往往倾向于把这个做出让步的角色留给对方。 你是否觉得上述情形似曾相识?如果是,说明你也应当属于我们这本书的这个大读者群。相爱的两个人发生冲突,而且当这种冲突有导致关系破裂的危险时,努力想使对方改变立场、做出让步是人的本性,这无可厚非。但是往往是每个人都觉得坚持自己的立场十分容易,而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想法、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却很难。而且每个人都会这么想:只要他或她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一下,在行动上做出些许让步,那两个人的爱情之树就能常青,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然而,你自己心里也很清楚,想改变一个人,无论是出于对你的爱还是对你的忠诚,都是一个高难度的计划。我们运用夫妻疗法的二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不尊重配偶作为个体的独立性而让他或她做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们两个作者都是在夫妻疗法方面接受过专业训练的,23年前我们相遇的时候又都在积极倡导夫妻疗法中的行为疗法。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教给夫妻双方一些交流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夫妻双方能够改变自己的某些行为作法,积极地适应对方,顺利完成夫妻间相互磨合的过程。经过在北美洲、德国、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地方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接受过这种行为疗法的夫妻比没有接受过的夫妻更能体谅对方,对对方的满意程度更高,相互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的几率也很小,这说明这种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这种行为疗法也得到了夫妻疗法领域的其他专家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尼尔斯先生目前是这种疗法的权威,他做了许多精深细致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然而,不可否认,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尼尔斯先生和其他专业人士的研究同时也发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夫妻对这种疗法无动于衷,而且即使在那些对此曾做出积极回应的夫妻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治疗结束以后的几年中“旧病复发”。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所达到的效果不应当是这样的。 1991年,尼尔斯先生邀请我到华盛顿大学做学术报告的时候,我们才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已经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另一种处理夫妻间分歧的方法的研究和实验。尽管我们的研究并不完全一致,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夫妻双方通过改变自身而达到互相磨合、互相接纳的效果。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而且两个各自独立的个体结合到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一致、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夫妻双方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忽视这些,他们会不自觉地苛求对方,会把爱情和婚姻想象得完美无缺、和谐温馨。当现实和这种想象发生偏离时,双方就会互相抱怨,产生分歧和冲突。我们都发明了许多方法,帮助夫妻双方容忍对方的弱点,接受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分歧与差异。但同时这种接受也会产生一个悖论:夫妻间要求对方改变以达到和谐一致的需求越来越少,甚至会完全消失,而每个人都更易于夸大彼此问的差异,更着重强调彼此的独立性,并为适应这种独立和差异做出改变,这显然是事与愿违的。 于是,我们决定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是进一步坚定发展这项新研究的决心,另一个是积极寻求政府的批准,以便我们能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程度。1993年,我们的一个长达三年的计划终于获得了国家身心健康机构批准,从而使我们有时间将我们的疗法与传统夫妻疗法中的行为疗法做精微细致的比较和小规模的实验。正如传统的行为疗法研究一样,作为我们实验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培训了五位研究这种新方法的精神疗法专家。我们将这种新方法命名为整合夫妻疗法,具体实验方法是将21对有苦恼的夫妻随机分派到实施这种方法的两个小组,让他们接受将近26个部分的治疗步骤。通过我们在治疗前、治疗刚一结束和治疗结束后的一长段时间的广泛评估与验证,我们发现尽管接受传统行为疗法的夫妻也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有这样那样的进步,但无疑接受整合疗法的夫妻进步更大,这种疗法的效果也更显著。 然而,尽管这种实验效果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但我们明白只有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寻找更多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夫妻,进行更广泛的调查评估和更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才能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整合夫妻疗法比行为夫妻疗法更有优越性。1993年,我们又得到了国家身心健康机构的研究基金,这足以支持我们对180对夫妻进行5年的研究,无疑这将是目前最大规模的、最广泛的夫妻疗法实验。所有接受我们整合疗法的夫妻在治疗过程中都是以本书为辅助教材的。尽管这本书并不适合我们培训精神疗法专家使用,但我们相信所有的夫妻读过这本书之后,都可以独立化解冲突,增加夫妻关系的亲密程度。 我们的研究虽然关注的是不同类型的,遇到不同问题的已婚夫妇,但我们关注的焦点毕竟是“已婚夫妇”,所以这本书的创作理念也是基于配偶间的考虑。但是我们也在未婚情侣身上成功地实验了这种方法,实际上我们相信,只要双方承认彼此间的情侣爱慕关系,这种方法就同样适用。在所有的浪漫关系中广泛存在的矛盾和亲密程度的问题使得这本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又因为这本书中讲到的方法的一个总体原则是让夫妻双方互相接受、互相认可,所以那些来自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夫妻同样可以从中受益。 如果说我们在对这些夫妻进行的几十年研究中只发现一个道理的话,那这个道理就是:给别人提建议非常容易,接受建议要稍难一些,而按这些建议行动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尽管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们理解夫妻双方的交流方式、理解造成夫妻分歧的原因,以及化解夫妻矛盾的方法,然而书中有意回避了那些“听起来十分有效的”和“一个药方包治百病”的建议。相反,我们在书中极力强调每对夫妻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对自己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夫妻关系的方法。为了确实领会我们的建议,我们还列举了大量实例,用和你们一样面对许多问题的夫妻的亲身经历阐释我们的观点。作为本书的主要作者,我是从我个人的临床实践、我对夫妻疗法的理解以及我个人的亲身经历中抽取的这些例子,但是这些都被我混合加工过,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些夫妻的隐私权。 因为冲突是透视发生矛盾的夫妻双方的弱点和优点的窗口,所以它既可能使夫妻关系进一步亲密和谐,也可能使夫妻面对分手的威胁。我们深信,夫妻双方如果能够了解发生冲突的原因,并互相体谅对方在冲突中的感受,那你们夫妻二人就能化解矛盾和差异,最终达到真正的和谐亲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为了永恒的爱(有效地化解夫妻间的分歧)/新向导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克里斯坦森等著//付艳霞等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9352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2-01-01 |
首版时间 | 2002-01-01 |
印刷时间 | 200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3 |
丛书名 | 大众心理系列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7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1-4666 |
版权提供者 | The Guilford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