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创新药物研发经纬 |
内容 | 内容推荐 优选新药研发和制药行业在度过了20世纪60~90年代的黄金期后出现了停滞。虽然FDA批准的生物药物近两年明显增加,然而新药研发仍缺乏强劲动力,无法满足社会需要。针对这一困境,本书汇集各方面专家对新药研发近20年的历史进行回顾,针对临床、市场、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政府和药企的组织架构及角色变迁,直至专业技术平台的各种方法和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索其造成停滞的原因,提出振兴的对策。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药学、化学和医学本科生、研究生,从事药学教学、科研和生产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从事药物研发监管的各级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章新药研发和制药业的现状和问题/001 1.120世纪下半叶新药研发的黄金时期/002 1.2近20年新药研发与制药业面临的问题/006 1.3制药业的收购及并购/011 1.4新药研发模式的演变/014 1.5新药研发和制药行业的新模式及展望/020 参考文献/023 第2章知识产权助推新药研发/25 2.1知识产权保护对新药研发的重要性/026 2.2原研药保护策略/027 2.3仿制药策略/046 2.4不同国家药物制度的比较研究/053 2.5结语/056 参考文献/056 第3章国内外新药审批法规、医保政策与新药研发/58 3.1美国新药审批法规与新药研发/060 3.2欧盟新药审批法规与新药研发/065 3.3日本新药审批法规与新药研发/070 3.4ICH新药审批法规与新药研发/072 3.5印度新药审批法规与新药研发/074 3.6中国新药审批法规与新药研发/076 3.7美国医保政策与新药研发/078 3.8德国医保政策与新药研发/081 3.9日本医保政策与新药研发/083 3.10韩国医保政策与新药研发/085 3.11印度医保政策与新药研发/086 3.12中国医保政策与新药研发/088 参考文献/090 第4章新药研发组织架构的变迁/93 4.1新药研发的驱动力/094 4.2新药研发的衡量基准/095 4.3新药研发的战略模式/096 4.4新药研发的组织架构/099 4.5新药研发的其他组织架构/102 4.6总结性评论/106 参考文献/106 第5章新药研发和制药业的未来/108 5.1药物发现的未来:制药业研发模式的转变/109 5.2老药新用/113 5.3罕见病药物研发/116 5.4儿童与老年人用药/119 5.5未满足的医药需求/124 5.6制药业的资金流和新药研发的风险投资/127 5.7展望/133 参考文献/133 第6章抗体药物的兴起和展望/136 6.1抗体药物简介/137 6.2单克隆抗体药物/137 6.3纳米抗体/151 6.4抗体-药物偶联物/163 6.5抗体药物面临的挑战和展望/173 参考文献/175 第7章传统药物研发的现状与展望/180 7.1传统药物与现代科学技术/181 7.2世界各地传统药物的研发现状/182 7.3传统药物的研发模式/193 7.4传统药物研发的展望/200 参考文献/204 第8章药物发现中的筛选策略与展望/206 8.1分子靶向的高通量筛选策略/207 8.2基于生物学功能的表型筛选策略/213 8.3基于多指标的高内涵筛选策略/219 8.4展望/223 参考文献/223 第9章计算机辅助分子对接与药物设计/229 9.1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与应用现状/230 9.2打分函数与自由能计算/232 9.3蛋白质结合位点与溶剂分子的影响/234 9.4配体及靶标蛋白结构的柔性/235 9.5结合与解离的动力学过程/237 9.6共价对接方法/238 9.7展望/238 参考文献/239 0章新药研发化学平台技术和方法的评估和展望/243 10.1组合化学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244 10.2多样性合成及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251 10.3化学平台其他新方法和新技术/262 10.4总结与展望/273 参考文献/274 1章结构生物学与药物设计/279 11.1简介/280 11.2蛋白质与先导化合物复合物三维结构研究手段/281 11.3基于复合物三维结构的药物研发方法/286 11.4基于复合物三维结构的药物应用实例/288 11.5总结与展望/294 参考文献/294 2章组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299 12.1药物研发中的技术发展/300 12.2组学研究的发展/302 12.3组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309 12.4组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展望/318 参考文献/319 3章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模型回顾与展望/323 13.1抗肿瘤药效学模型/325 13.2抗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模型/333 13.3总结与展望/344 参考文献/345 4章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与新药研发/352 14.1概述/353 14.2不同给药途径的创新药物剂型/358 14.3适应未来临床需求的新型制剂技术/377 14.4展望/380 参考文献/380 5章药物代谢研究的新方法和技术对新药研发的贡献/383 15.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85 15.2放射性同位素技术/389 15.3配体结合分析/391 15.4分子生物学技术/395 15.5合成生物学/397 15.6转基因动物模型/399 15.7静态与动态ADME数学模型/401 15.8大分子药物的药动学和免疫原性/402 15.9应用实例/404 参考文献/408 6章药物毒理学研究新方法对新药研发的贡献/413 16.1药物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414 16.2药物早期毒性筛选体系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415 16.3新型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策略/424 16.4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430 16.5发展趋势/440 参考文献/440 7章基于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和化学生物学的新药研发/445 17.1生物信息学与新药研发/446 17.2化学信息学与新药研发/451 17.3化学生物学与新药研发/454 17.4展望/468 参考文献/468 8章生物标志物与新药研发/472 18.1生物标志物/473 18.2生物标志物与药物个性化治疗/475 18.3生物标志物与新药研发/482 参考文献/488 9章新药临床试验方案的合理设计/492 19.1新药临床试验的定义、特征和应用范围/493 19.2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类型/495 19.3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内容/498 19.4数据的采集和管理/503 19.5偏倚及其控制/506 19.6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511 19.7案例分析/516 参考文献/518 中文索引/519 英文索引/53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创新药物研发经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白东鲁,沈竞康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23476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28000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9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