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霾之殇(雾霾三部曲)
内容
试读章节

清晨,天刚蒙蒙亮。这个时间段要是赶在冬季里,天应该还是黑黑的,应该比雾霾的颜色还黑上百倍、千倍。但此时,立有‘‘世代’’标牌的公园广场上,跳广场舞的男男女女,已经应约而至,如雁编队,如鸟飞舞。年龄,在这里已没有代沟;性别,在这里已没有差别;权贵,在这里已没有障碍:贫穷,在这里没有区分;职业,在这里已没有阶层,追求的,只剩下健康。

这里有盼姐当环保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时的~部分男女老少,但更多的是,盼姐辞掉队长后,才自愿加盟的新队员。

广场上,人流如潮。老黄身上背个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女播音的声音:“如今我们的城市已经很少有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树林。我们的孩子已很少听到小鸟啁啾、雁鸣蛙叫。就连以往每年春天飞来的燕子也无处寻觅。城市为什么会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命运与人类命运,还是息息相关的吗?”

虽说是表面上听着广播,盼姐的心绪,此时却没有完全集中在广场上。

自从吕正天局长被市委拨乱反正,提升重用为E县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后,盼姐便在的哥郝大侃的劝说下,主动辞职后又被推举为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的顾问。说是“主动”,其实盼姐是不情愿的。但现实的社会环境,必定人言可畏呀。县长的夫人当队长,万一工作中有了什么闪失、交往中有了什么矛盾,大家对你的要求,可真的不像一般家庭妇女。很多矛盾,有你出面时,人家首先考虑的是你的身份,办好了,是你自己该做,做不好,还会产生连带关系,让吕县长跟着吃不消。

广场舞已成为新常态里的新时尚,如何引导,让新任队长大铃铛犯了愁。

“大铃铛,响当当,碰到难题就发慌。受骗买过吸尘器,当了队长有架气儿。”邻居老黄因为跳广场舞迟到,挨了大铃铛队长一顿批评,还让他罚站一早晨,心里顿感不快。于是,编了段打油诗,回敬大铃铛。

“老黄,你是有了儿媳妇的人了,别老没正行了。这不是我要罚你,我是在执行队里铁的纪律。”

“一个临时尽义务的组织,你瞎正经个啥呀?”老黄不服。

“你不服也好,你退出去。”

“退出去我去干啥呀?现在老年人的活动这么单调。再说,防治雾霾,人人有责,我也不能等闲视之不是!”

“那就好。只要你有这个觉悟,加入了组织,就要服从队里统一管理,执行队里统一行动。别总牢骚满腹的。”

“我没说不让你管,我是说别太较真儿。”

“不较真秩序就会乱,乱了霾还会加重,加重了一时半会儿就更走不了。你去问问老胡,是不是这个理?”

大铃铛一边慷慨陈词,一边把手指向了正跳俄罗斯舞的老胡。

“瞧你给我找这个样板,让我去问他,我都不服这个气,别说官场了。”老黄话里有话。

大铃铛和老黄你来言,我去语,有两句话很是刺激人。但此时大家看到,被称作老胡的人,却一声没吭,一点气没生,一点异常反应也没有,仍旧按照录音机的轻妙乐点,半眯着双眼,平伸着两臂,慢悠悠地,像大熊猫走路一样,左右摇晃着双肩,认真地做着各式舞姿。

其实,说到老胡,别说广场上的人,全市有几个不知道、不认识原来E县那位要钱不要命、要官不怕污,为拿面子维护自己权威,把当时的环保局长吕正天逼到辞职地步的胡阵雨县长的呢。听风就下雨,只管眼前那一阵子创收点GDP,胡县长把E县的环境搞得一团糟,留下的污染产业,让E县至今难以转型、难逃污霾。吕正天当副县长后,一直在为此拼搏。

胡县长去年被市委拿下、受处分降为副处级,到市直某局当了副调研员。后来,念其工作泼辣、大胆、有股子冲劲儿与热情,在市委组织部的推荐下,胡阵雨又当上了c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的副主任。据小道谣传,其实老胡这次被重新任用,还是上边有人打过招呼的。但让组织上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胡阵雨上任时雄心勃勃,可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不足三个月,他就主动抱病,坚决要求辞职退养,等待退休,不管谁说什么、怎么去做他思想工作,他死活也不干了。组织上满足了他的要求。辞职后的当天晚上,他就去找大铃铛,想报名加入小区环保志愿者组织。

大铃铛说:“你当过那么大官,改当志愿者,归我这小老百姓管,你受得了吗?”

老胡答:“只要能为环保干点事儿,让我的心踏实下来,谁管我,我都服气!”

……

P9-11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名坚守在一线的环保工作者,李春元将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悟升华为小说的艺术形式,将生活中的人与事塑造成艺术典型,然后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和跌宕曲折的情节,把这些浓缩的艺术典型落于纸笔之间,表达出其对生态危机的强烈忧患意识和深重的历史使命感。

——《中国环境报》

《霾来了》突出的特点是警示、呐喊与抨击霾中乱像。《霾之殇》则突出用血淋淋的事实昭示、  提醒与呼唤政府、企业、公众、环保,用科学的力量、法律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同心治霾、精准治霾,打击“制”霾。《霾之殇》相比《霾来了》,官商“两场”博弈更加矛盾、激烈,正能量体现更加融入时代、体现人性、接足地气。在《霾之殇》大背景的真实性、整体贯穿的新闻性与巧妙构架的艺术性合理衔接,增强读者持续阅读的吸引力、整体思考的提示力和阅读中的想象力。

——《新华每日电讯》

你是一个真心想让环境好的环保局长!

——崔永元

如果说《霾来了》曾经引起“轰动”,那么,我相信,《霾之殇》会引发“爆炸”。“炸”开雾霾背后的黑心与丑行,“炸”开向污染宣战的心路与新路。

——本书作者

警示也是一种作为。多一个人读李局长的小说,就多一分早日看到蓝天白云常驻的希望。

——网读者

目录

时政文学的入局与出局

自序

请读者支招

桃园故事会

装傻:故事会链接之一

V043的传说

发火:故事会链接之二

贬家

解惑:故事会链接之三

霾夜鸡叫

装聋:故事会链接之四

啵一口

蓝天下的迷烟

建言:故事会链接之五

庭审现场

是真的吗:故事会链接之六

跳吧,广场舞

附录

环保法规知识解说

序言

时政文学的入局与出局

文/孟繁彪

一年多前,李春元长篇小说《霾来了》问世,竟产生了不小的效应。这部小说先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而后又被权威的作家出版社推出。一时,他的小说引发生态文学领域的热议,环保界、文学界、新闻界齐相关注这部作品:环保界认为这是部宣扬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态的逢时之作;文学界首肯这类时政文学体现了不规避矛盾的社会贴近性;而新闻界则对春元环保局长创作生态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纷纷聚焦这一新闻亮点。

就在人们以为春元要背倚《霾来了》,享受这份成果时,春元倒像是善于脱身的孙悟空,留下了一部作品任人评说,他已经阔步前行、辛勤笔耕了。现在,他又拿出了这部厚厚的《霾之殇》手稿,倒真给人一个措手不及。看来,我们以那种惯用思维套用春元写作模式还是有落差的。在这样的落差里,我就想,我们对于他以及他的作品,究竟欠缺着怎样的探究?有哪些还没有形成无缝对接?他的作品真实的指向又是什么?这些,我们都应该斟酌一番的。

承蒙春元先生抬爱,邀我为他付梓的这部小说写篇序。我就想,春元的生态小说该是归入时政文学行列的,那么我就时政文学,再结合他的近期写作,谈些我的看法。

时政小说难写。为什么说写时政小说难?这是由这类小说的特点决定的。首先要作者有与时俱进的敏感。应该说,我们身边的生活是最可感的,它有温度,有厚度,让你看得见摸得着,它与日月同生共起,充满着鲜活性。然而,这种生活的可感一疏忽又是稍纵即逝的,快到我们难于捕捉。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又是碎片式的,在这样的碎片里,又如一面面镜子,依然真实地映照出社会的本来面目。难点就在于,我们往往会感到习以为常。那么,要在这样的琐碎里捕捉到生活本真,就必须饱有勤于捕捉的心情与心境;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就是日复一日的简单叠加。这捕捉有多难,就可想而知了。读春元小说,字里行间你就会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那份热度,他不逃避,不推脱,而是迎头向前。这为他写作时政小说做好了铺垫,原本是写作中的一个难点,在他的作品里成为看点和热点,就不足为奇了。

有了这样的敏感,就为作者深度写作提供了可能。文学总是要处理好贴近性和空间感这一课题,就时政小说来说,就是要在“入局”与“出局”间穿行。这很像在鸡蛋上跳舞,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舞姿翩翩,才能展示出艺术的美感来。

先说入局。入局就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贴近,保证文学的真实性。这里就有个如何直面矛盾的问题。作家迟子建说过,“一个作家的作品是需要长点皱纹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小说从来就不是平板的,不是单一色彩的。就如一个人阅尽沧桑不能没有皱纹一样,我们的小说也不能回避矛盾,不能是简单的歌功颂德。矛盾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只有在正视这一路的矛盾中,我们才能破解它,才能奋然前行。迟子建还说,“一个作家把自己看得小了,世界就会大了;把自己看得过大,世界就一定小了。一个人要想真正融人世界中,一定要把自己变得小一些,最好小如微尘,这样,世界才能升腾起来。”她也是在强调,一个作家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可读耐读,就必须在现实面前学会隐身,多让作品的故事说话,多让人物说话,作品才会有魅力。

这几年,一个原本生疏的概念——“霾”让我们对于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气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终于有了“杞人之忧”。春元身为环保工作者,以文学的形式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活人物,构思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引领人们对于环境,甚至对于我们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这是强烈责任意识的驱使。有时我就想,假定春元没有走上环保岗位,而是从事的其他行业,他还会不会写出如此有分量的作品呢?就我对他的了解,我相信他同样可以写出这类敢于直面现实的佳作来的。读春元的作品,很容易让一些人对号入座,他作品的人物,总会让我们在身边人中找到一些影子。可是读了之后,又会让人觉得他的表达那么真诚,在我们共同面对的环境保卫战中,谁也不能当看客。所以,我们都必须对照人物,深深反思自己。一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习惯,已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诱因了。我们会在阅读中形成一个共识,培养一种良好生活习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春元写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当看客,而是一种唤起,时时提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再说说关于文学的“出局”。出局不是指回避现实,而是说要会运用艺术手段来感染读者。春元的写作是接地气的,如果仅仅这样,显然还不能使小说产生魅力。用排除法说,文学既不是宣讲稿,也不是新闻作品。因此,文学创作必须按照艺术规律来行事。文学感染力的形成是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作用的结果,读者通过对作品所呈现的主动体验唤起审美感受,才会实现文学感染。这是艺术的特性,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春元在《霾之殇》中,依然延续着他写作《霾来了》的风格。我认为他的写作具备着几个长处:一是人物刻画的鲜活性,二是发展故事的延续性,三是表述语言的灵动性。他的小说直面重大题材,却不刻板,人物不高大上,却有着生活的真切;语言时时处于幽默之中,却让人在微笑之余能够掩卷反思。他的作品不是直接传达的,而是能够引发思考的。这是春元式的高明。在这部作品中,我高兴地看到又有一些人物闪亮登场,看魏县长怎样执政,看康大仙家霾兄霾弟怎样为孽、怎样醒悟,看环保人执法的尺度把控,还有小模特、吕县长、盼姐和马二哈等众多人物,个个其是大气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终于有了“杞人之忧”。春元身为环保工作者,以文学的形式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活人物,构思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引领人们对于环境,甚至对于我们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这是强烈责任意识的驱使。有时我就想,假定春元没有走上环保岗位,而是从事的其他行业,他还会不会写出如此有分量的作品呢?就我对他的了解,我相信他同样可以写出这类敢于直面现实的佳作来的。读春元的作品,很容易让一些人对号入座,他作品的人物,总会让我们在身边人中找到一些影子。可是读了之后,又会让人觉得他的表达那么真诚,在我们共同面对的环境保卫战中,谁也不能当看客。所以,我们都必须对照人物,深深反思自己。一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习惯,已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诱因了。我们会在阅读中形成一个共识,培养一种良好生活习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春元写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当看客,而是一种唤起,时时提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再说说关于文学的“出局”。出局不是指回避现实,而是说要会运用艺术手段来感染读者。春元的写作是接地气的,如果仅仅这样,显然还不能使小说产生魅力。用排除法说,文学既不是宣讲稿,也不是新闻作品。因此,文学创作必须按照艺术规律来行事。文学感染力的形成是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作用的结果,读者通过对作品所呈现的主动体验唤起审美感受,才会实现文学感染。这是艺术的特性,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春元在《霾之殇》中,依然延续着他写作《霾来了》的风格。我认为他的写作具备着几个长处:一是人物刻画的鲜活性,二是发展故事的延续性,三是表述语言的灵动性。他的小说直面重大题材,却不刻板,人物不高大上,却有着生活的真切;语言时时处于幽默之中,却让人在微笑之余能够掩卷反思。他的作品不是直接传达的,而是能够引发思考的。这是春元式的高明。在这部作品中,我高兴地看到又有一些人物闪亮登场,看魏县长怎样执政,看康大仙家霾兄霾弟怎样为孽、怎样醒悟,看环保人执:法的尺度把控,还有小模特、吕县长、盼姐和马二哈等众多人物,个个都有自己的精彩。霾是什么?霾就是砥砺刀具的石头,看谁能磨出自己的锋芒。

时政文学不好搞,因为它既需要政策把握,又需要艺术支撑,它不像那些抗日神剧那样靠想象、靠想当然就能完成,它需要的是一颗火热的心,春元做到了,这很让人佩服。总之,我以为,这是部可以在轻松阅读中感受艺术、引发思考的佳作。

(孟繁彪,廊坊日报社总编辑)

内容推荐

整个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程度虽然逐月下降,但霾带来的重污染天气仍反复出现。雾霾之中,小模特与女知青、独眼鸡与小姨子、胡县长与魏县长、的哥与盼姐、马二哈与吕正天,不作为与欠作为,霾与情在激荡、爱与恨在交织,德与贪在较量,钱与法在碰撞,治霾与制霾在博弈,同时也在考验着各种人性的变术。伪专家、伪理论、伪产品、伪企业,治霾心切还要不要坚守法制、科学和道德的防线?新《环保法》的施行,能够让治霾冲出权术、骗术、钱术、闹术的怪圈吗?在李春元的《霾之殇(雾霾三部曲)》里将告诉你答案。

编辑推荐

《霾之殇(雾霾三部曲)》是中国首个由环保局长李春元撰写的环保题材系列小说中的一本;是崔永元力荐环保局长《霾来了》之后小说新作。

这部出自环保官员之手,旨在反映和影响现实的虚构作品,在现实维度里制造出热度。在环保圈子里,它一时间炙手可热。被一些环保官员视为“工作指导手册”。大众则把它看成兼具专业性和故事化的“防霾生活指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霾之殇(雾霾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2465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525603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