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清代四川州县生员涉讼问题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清代四川州县生员涉讼问题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清代生员在地方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清代地方司法审判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清代法律在表达与实践上存在的差别,深化对清代四川地方社会的认识。本书以清代四川州县档案为基础,研究清代四川州县生员诉讼问题。全书分为七章,内容主要包括:清代四川省生员的考取与斥革、官方对案件中生员的处理等。 作者简介 白莎莎,四川省广元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地方社会与法律史,曾在《江汉论坛》《史学集刊》《浙江档案》等杂志发表相关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代四川省生员的考取与斥革 一、童生考取生员 二、生员的法律特权 三、生员功名的斥革 第二章 生员诉讼程序及相关限制 一、生员诉讼的相关程序 二、对生员诉讼的限制 第三章 细故案件中生员的涉讼情况——以《南部档案》为中心 一、生员因“干己事”涉讼的情况 二、生员因“不干己事”涉讼的情况 三、生员告呈的手段 四、诉讼中生员形象的呈现 第四章 上控及命盗重情案件中的生员——以《巴县档案》为中心 一、上控案件中的生员 二、命盗案件中的生员 三、巴县涉案生员的复杂面相 第五章 生员身份的转变及在讼案中的运用——以清末学务案件为例 一、劝学员与百姓间的学务诉讼 二、劝学员与传统生员间的纠纷 三、地方衙门对学务案件的审断——新旧间的博弈 四、学务案中所谓的“劣绅” 第六章 官方对案件中生员的处理 一、法因势而重:国法的制度性规定 二、断因情而轻:档案中州县官对生员的审断与宽免 三、“法重断轻”:表达与实践背离的原因 第七章 生员的没落与余晖 一、清末民初时人眼中的生员形象 二、从“古学校”到“新学堂” 三、朝廷宽筹生员出路 四、民国时期生员的余晖——以四川省生员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代四川州县生员涉讼问题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白莎莎//刘丽平//胡利利//易艳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3831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6 |
CIP核字 | 2021215343 |
中图分类号 | D927.712.5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