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忘字,张冠李戴,失手打碎茶杯……在常人眼中,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再细微不过的事情,可在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看来,这些不起眼的现象却能像梦一样,折射出内心的欲望、焦虑与幻想。
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他沿用《梦的解析》的精神分析术,用大量日常生活实例告诉我们:小小错误的背后,往往有潜意识的动机。本书以其趣味和深度,自面世以来就备受读者青睐,迄今依然是心理科学的基石之作。
| 图书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提笔忘字,张冠李戴,失手打碎茶杯……在常人眼中,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再细微不过的事情,可在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看来,这些不起眼的现象却能像梦一样,折射出内心的欲望、焦虑与幻想。 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他沿用《梦的解析》的精神分析术,用大量日常生活实例告诉我们:小小错误的背后,往往有潜意识的动机。本书以其趣味和深度,自面世以来就备受读者青睐,迄今依然是心理科学的基石之作。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恋母情结”,“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学始终坚持将性(爱)本能视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从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颇具争议。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毁誉参半,很难评判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将他视为“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变态色情狂”。 2000年,英国BBC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笛卡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尔、阿奎那评选为千年来的十大伟人。 目录 译序 第一章 专名的遗忘 第二章 外文单词的遗忘 第三章 名词与词序的遗忘 第四章 童年回忆与遮蔽性记忆 第五章 口误 第六章 误读和笔误 第七章 印象及决心的遗忘 第八章 行为的错误执行 第九章 症状性行为与偶发行为 第十章 错误 第十一章 混合过失行为 第十二章 决定论、偶然及迷信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 译者 | 译者:张登浩//高兴翔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179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3 |
| 出版时间 | 2021-03-01 |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一般读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84 |
| CIP核字 | 2021038774 |
| 中图分类号 | B84-0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0 |
| 宽 | 129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