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世纪文学的批评维度/苏州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界的重要思潮、作家和作品,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批评和阐释。第一部分,文坛思潮梳理,针对当代历史小说、消费与文学的关系、非虚构文学、作家的专业背景、大屠杀叙事的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有效而细致的分析阐释;第二部分,网络文学批评,从青年批评家的任务,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网文与文学传统的关系等角度,对网络文学进行定位批评,并针对网络穿越小说等特殊类型,进行类型学的研究;第三部分,纯文学现场,主要针对贾平凹、吴亮、马原、梁鸿、郝誉翔等当代文坛名家在新世纪的有影响的作品,进行细致点评;第四部分,作家创作论,则以王威廉、艾伟等新世纪以来的新锐作家为着眼点,分析他们的创作主体心理、创作轨迹与创作得失。 作者简介 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艺术学院特聘研究员。于《文学评论》等刊发表论文及评论百余篇,于《收获》《当代》《十月》等刊发表小说数十篇。获紫金山文学奖等,小说入选201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主要著作有《批评的表情》《文化悖论与文学创新——世纪末文化转型中的王小波研究》《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影视作品分析》等,获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铜奖。现供职于苏州大学文学院。 目录 第一辑 文坛思潮扫描 当代历史小说的问题及出路 消费市场影响下的当下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经典化势在必行 专业背景与作家的精神世界 “非虚构”:新世纪文学的问题与方法 论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的史诗性倾向 “大屠杀叙事”的尴尬与突围 第二辑 网络文学批评 青年批评家如何应对网络文学? 我们向网络小说“借鉴”什么? 中国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 “文学传统”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 个人主义、穿越史观与共同体诱惑——论“网络穿越历史小说”的“三宗罪” 第三辑 纯文学现场 当“朝霞”升起的时候——评吴亮的长篇小说《朝霞》 “异托邦”反思下的现实言说限度——评贾平凹的小说《极花》 旧日的先锋与焕发新貌的现实主义——论马原的长篇小说新作《纠缠》与《荒唐》 “此在”的天堂与地狱——评张学东的中篇小说集《裸夜》 那些消逝在风中的情与爱——评钟求是的小说集《昆城记》 未来世界的诗性忧思——评李宏伟的科幻小说《国王与抒情诗》 梁庄与中国:无法终结的记忆——评梁鸿的长篇非虚构文学《出梁庄记》 第四辑 作家创作论 “浮生叙事”:世相纷繁之间的浅唱——艾玛小说创作论 诗意:在虚无世界的故事尽头——王威廉小说论 燃在俗世红尘的理想之光——锦璐小说创作论 “再历史化”的可能性及其限度——艾伟小说创作论 “中间态”定位与“小叙事”突围——中国“70后”作家短篇小说论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世纪文学的批评维度/苏州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房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2339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6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3 |
CIP核字 | 2020242193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