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吴冠中的传统观与绘画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吴冠中时常以叛逆的形象示人,比如引起轩然大波的《笔墨等于零》,将自己的书冠名为《我负丹青》、《横站生涯》,甚至还以“叛逆的师承”作为画展名。这些颇为狂妄的言论与行为极为容易让人解读为他对传统不屑一顾,而忽视了以中西融合为途径的他,中国传统实际上是其艺术中极为重要的“另一半”。因此,传统在吴冠中的眼里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他要学习传统,哪些是他感兴趣并使用的呢?本书试图探究这些问题,以期对于他的绘画艺术产生一些新的认识。有关吴冠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涉及了他的诸多方面。只是,对他传统观的研究一是比较零星,散见于一些文章与著述;再则也有一些缺失,如他很早年以及很晚近与传统的关系;当然还有一些争议,如关于“笔墨等于零”的论辩。笔者希望能把那些散落的珠玉串联起来,补遗相关研究的缺失,在梳理与分析中也尝试回答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本书将分划出六个时期来探讨吴冠中对待中国传统艺术的观点,以窥其变化及产生的原因,并联系其艺术实践探究他对传统艺术的使用情况与中西融合的方式。部分为吴冠中进入国立艺专到留法前,第二部分为吴冠中留法期间,第三部分为吴冠中归国初期,第四部为吴冠中探索水墨画初期,第五部分为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第六部分为靠前化浪潮下的世纪之交。 作者简介 余洋,1975年生于重庆。199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 目录 总序 引言 章"先通而后专"(1936-1948) 科学与写意的冲突 一、写意不科学? 二、国画复兴 吴冠中对传统艺术的学习 一、不分科的绘画系 二、颠沛流离中的坚持 留法试卷与吴冠中的传统观 一、留法试卷 二、吴冠中对于山水画的观点 ……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丛书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吴冠中的传统观与绘画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余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68896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0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