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百年报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郑贞铭,被我国台湾新闻传播学界誉为大师型的学者。他累积四十余年的研究成果,集中论述了世界新闻传播史上二十余位成就卓著的代表性人物,包括路透社创办人路透、《纽约时报》创办人雷蒙、《华尔街日报》创办人查尔斯·道、民意大师李普曼、《读者文摘》创办人华莱士、不朽的卡通大师迪斯尼、广告界鬼才吉田秀雄、跨国媒体大亨默多克、CNN新闻网创办人泰德·特纳等,以生动笔法展现、评价了他们的奋斗历程、新闻理念、精神风范以及辉煌贡献。本书内容丰富,叙议结合,文笔流丽,深入浅出,不仅对大陆新闻传播学界及业界颇具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亲自推荐本书,称“本书记述国外知名传播界人物的事迹与风范;他们一生坚守工作岗位,或为新闻自由奋斗,或为提升报道品质而努力,或为竭尽社会责任而奋力不懈的优良事迹,均足以表率群伦,发挥宏远的示范作用”。

目录

上编·报业的拿破仑

贝内特/《先驱报》创办人

路透/路透社创办人

雷蒙/《纽约时报》创办人

林乐知/《万国公报》创办人

普利策/报业中的拿破仑

查尔斯·道/《华尔街日报》创办人

赫斯特/开创黄色新闻风潮

威廉博士/世界新闻教育之父

小野秀雄/日本新闻学研究权威

李普曼/民意大师

鲁斯/“时代”王国创立者

下编·跨国媒体大亨

华莱士/《读者文摘》创办人

恩尼·派尔/战地记者的标杆

沃尔特·迪斯尼/不朽的卡通大师

吉田秀雄/广告界的鬼才

克朗凯特/全美最受信任的人

凯瑟琳·葛兰姆/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

钱塞勒/一流的电视新闻评论员

默多克/跨国媒体大亨

芭芭拉·沃特斯/电视新闻界女强人

泰德·特纳/CNN新闻网创办人

后记/坚守新闻教育的百年磐石——郑贞铭的心志与卓见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纽约时报》(Te New York Times),可以说是世界报业的典范。它在全美一千五百多家报纸中,是最具影响力的正派大报;它的成就是新闻人的骄傲.也是新闻专业精神的极致表现。从1851年创刊始,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它从未变质,一直坚持创报理想。这种坚持是多少报人耗尽无数心血与生命写成的。

细数《纽约时报》的光辉历史,经历如此漫长的岁月而未动摇其报业盟主地位,因素很多,但一般认为,以该报创刊时三位创办人对它的期许以及它的角色定位最为重要。这三位创办人是亨利·雷蒙(Henry J.Raymond)、乔治·琼斯(George Jones)与爱德华·韦斯利(Edward B.wesley)。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雷蒙与继任的奥克斯。

继雷蒙之后,由阿道夫·奥克斯(Adolph S.Ochs)担任发行人,自1896年接手《纽约时报》的经营工作。“刊载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就是奥克斯提出的主张,他继承了早期雷蒙所要求的正直风格,让《纽约时报》成为美国的《泰晤士报》,走向高品质报的路线。

1935年后,《纽约时报》转由苏兹伯格家族接手,成为百年的家族企业,迄今已是第五代发行人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经营的天下,他是在1992年接手迄今的。

《纽约时报》历代的家族发行人,都能传承与坚守新闻独立与高水准、高品质的新闻原则。不论在任何财政危机下,都不惜在新闻上投资、增加人才、扩增内容,以争取更多的读者。而不是以破坏新闻专业、任由广告强占新闻版面来维持报纸的盈收。《纽约时报》历任发行人都相信,所有在新闻上的投资,提高新闻品质,最后必定能够收回。因此不需要牺牲新闻的专业性与至高性,仍能保持其不坠的品质与口碑。

亨利·雷蒙是一位博学而正直的报人,他本身除了新闻的经营工作外,对政治事务更是热衷参与。所以他好事争辩与谩骂,并注重个人立论。

出生于1820年的亨利·雷蒙,二十一岁时就在《纽约人报》任职,当时的周薪是美金八元。之后雷蒙转往《论坛报》,是《论坛报》的第一任助理编辑,他的薪资在不断的力争之下,增为二十美元。到了1843年,雷蒙以周薪二十五元美金,被挖角至《使者与询问者报》担任副主编。

雷蒙先后在当时纽约几家大报中任职,奠定了他的新闻专业与报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训练了他对于新闻公正处理的判断力。

当时纽约《论坛报》在格里利的经营风格下,编辑方针注重新闻采访、重视文学、崇尚道德,对于不道德与堕落的广告,以及犯罪新闻均拒绝刊登。当时《论坛报》被称为“伟大的道德机关报”,在那样的报社环境下,雷蒙深受影响。

之后雷蒙转任《使者与询问者报》的副主编,仍是以《论坛报》的高标准风格为取法对象,但是更增加了对不同新闻的处理态度。

雷蒙富辩才且爱好政治,在离开《论坛报》之后,还担任过两任的州议员。他在创办了《纽约时报》之后,于1854至1856年,还担任过纽约州的副州长;而1864年更膺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并且还当选了国会议员。

美国的报纸多半有特定的政党支持倾向,《纽约时报》当然也不例外。《纽约时报》一直是共和党的报纸,但在美国内战期间,则一直对林肯的政策大力支持。在1860年总统大选时,虽然雷蒙个人支持史华德,但是林肯的当选,却是《纽约时报》所乐见的结果。一直到了1884年,《纽约时报》才正式脱离共和党,成为一份完全独立的报纸,也是在美国独立报业时期中,最受推崇的一份质报。

雷蒙逝世于1869年,当时他还不满五十岁。但是在他经营《纽约时报》的十八年期间,对于《纽约时报》日后的风格走向和编辑方针,却有着相当深厚的影响。

从报纸传承的立场来看,《纽约时报》的创立,和《论坛报》可说息息相关。雷蒙若没有在《论坛报》受到专业的训练,和作为深思熟虑的编辑的熏陶,雷蒙就不会成为一家备受国际尊崇的质报创办人,也不会有今日的《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在1851年创刊时,只是当时纽约市十多家报纸中的一分子。当时,雷蒙认为在人口数达五十万的纽约市,即使报纸数量已相当多,但仍有创办一分钱报的可能性,于是便定下了《纽约时报》创办之路。

1851年初,雷蒙与琼斯徒步走过封冻的哈德逊河时,琼斯告诉雷蒙他听到纽约《论坛报》在1850年获益美金六万元的事,雷蒙认为若依正确的原则创办一份新的报纸,也应该是一件可以成功的事情。于是在同年的9月18日,雷蒙与琼斯便以美金十万元的资本额,创立了《纽约每日时报》(New YorkDaily Times),并在1857年正式更名为《纽约时报》。

创刊时,由雷蒙担任主编,琼斯担任经理。当时的《纽约时报》共有一大张四个版,售价为一分钱。《纽约时报》的销售量,在十周内就达到了两万份。到了隔年因为印刷成本的关系,将价格调整为两分钱。

由于在当时,纽约已有《太阳报》和《先驱报》两份大众风格取向的报纸,雷蒙因此希望《纽约时报》是一份高格调、可以长久经营的报纸,于是该报的编辑方针,就避免了《太阳报》和《先驱报》的激情主义走向,也不取法《论坛报》的主观评论风格。

雷蒙以道德精神和保守主义为前提,要求新闻一定要公正客观,并且具备丰富的相关背景资料,以让读者可以明确地知道新闻事件的缘由,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状况。雷蒙尤其注意国外新闻,务必要使《纽约时报》的报道不偏向美国自身的观点,也因此奠定了《纽约时报》日后成为一份在国际上备受尊崇的高格调报纸的基础。

报人兼作家姚朋(彭歌)先生称赞雷蒙“博学多闻,议论纵横,在某些方面与梁启超相似”。

《纽约时报》可说是完全仿效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走的就是庄重报纸的路线。

雷蒙去世后,《纽约时报》由琼斯接手管理,直到1891年琼斯去世后,《纽约时报》苦撑了四年,才在1896年的8月19日,由奥克斯正式接办。从此《纽约时报》走向现代化,并转为世代相承的家族经营。

阿道夫·奥克斯出生于德国犹太移民的家庭,从小在印刷场当学徒,他十一岁即做报童,十四岁于《诺克斯维尔纪事报》当学徒。1878年,他买下一家地方小报《卡太奴格时报》的一半股份。该报是四页的小型报,负债一千五百元。他使该报成为当地强而有力的民主党报纸之后,就交给其胞弟乔治·奥克斯经营,而自己则到纽约买下《纽约时报》。

1896年,当《纽约时报》因创办人先后逝去而陷于危机时,奥克斯接管了下来,并与股东达成协议,如果能在四年内转亏为盈,股东愿以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赠送奥克斯作为酬劳。这就是他能以七万五千元买下一百万元财产的原因。事实证明,奥克斯不负众望,三年后他轻易取得《纽约时报》控制权。《纽约时报》在奥克斯最初二十五年的管理下,大约赚了一亿美元。其中只有百分之四作为红利,其余均用来扩充设备、布置通讯网与改善员工的待遇。

奥克斯接办《纽约时报》以后,决意要把该报办成新闻全面、内容详尽、言论稳健的报纸。他说,《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应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无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

奥克斯摒弃黄色新闻的做法,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强调“刊载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他力求报道翔实,在经济方面及时提供市场行情、金融讯息、商业动态、航运消息;在政治方面翔实刊登政府文件、重要演说、外交协定,同时开辟法院案件专栏、图书评论专页以及评述时事为主的星期日增刊。他认真选择人才,任用富有经验的米勒为主笔,聘任极有胆识的范安达(Carl Vananda)为编辑主任。他还善于经营管理,注重印刷质量,保持低价发行。经过一番努力,《纽约时报》很快呈现转机。1899年发行量上升到七万五千份,1901年超过十万份,成为面向上层读者的严肃型现代报纸的先驱,为美国报业跨入现代化树立了里程碑。

P32-34

后记

郑贞铭教授一生开创许多新猷。他执著于理想,坚守着岗位,永远创新,永远不懈。

他钟情于教育,怀抱着新闻。当大家热衷于媒体经营时,他默默于新闻教育,培养人才;当各校存有门户之见时,他筹组传播教育协会,促进团结合作,消除成见;当大家热衷于扩充传播教育时,他开始促进国际与两岸交流,贡献心力;当大家奔波于两岸交流时,他又回过头来重新寻根:促进全民媒体教育,为传播寻根。

这一位杏坛常青树,被学生誉为“永远的郑老师”,不仅在新闻实务上立功,在新闻教育上立德,在学术著作上立言,其坚守新闻教育百年磐石的精神与毅力,是继承其业师曾虚白、成舍我、马星野、谢然之、王洪钧、徐佳士之后的新闻学大师。

1936年出生的郑贞铭,酷爱读书、写作、旅游、艺术、电影。曾荣获纽约全球华人“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北美记者协会的“终身贡献奖”、世界中文传媒协会的“卓越服务奖”、香港传播联会的“文化交流贡献奖’’等等荣誉;并应聘为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珠海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与高级研究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百年报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贞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49954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1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42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