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吕思勉秦汉史(上下全2册)
内容
内容简介

吕思勉著的《吕思勉秦汉史(上下)/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是与《先秦史》互相衔接而又独立成书的。由于作者对《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所下的工夫很深,对于这个时期各方面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十分扎实而有条理。作者认为这段时期内,就社会组织来说,新莽和东汉之间是一个大界线,从此豪强大族势力不断成长,封建依附关一步加强,终于导致出现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

前言

在几十年学究中现代史的过程中,我一直对中现代的思想文化学术史颇感兴趣。尤其是在1995年至1996年我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知名教授杜文君老师一起撰著《中国现代文化志》一书时,更是对中现代思想文化学术行了认真的梳理和研究。由此,我对中现代思想文化学术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是那些文化泰斗、学术大师、扛鼎巨著、思想流派、异说纷争等,更令我铭刻在心,萦绕于怀。直到今天,每每回想起那段英英厉厉、千唱万和的历史,仍然是激动不已。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并逐步取得革命胜利的时期。前后两次历史性的开国,前者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后者标志“中国站起来了”。其间38年,是中国社会逐步实现由旧到新的转变时期,与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相适应,中国文化也在古今中西文化的冲突、反思、融合中变革着、发展着:社会文化的结构和内容在更新,西方文化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也适应时代变革而被重新阐扬;一些原有学科的内容、体系在变革,许多新的部门文化纷纷兴起;出版十万种图书和无以计数的出版物,其中有不少革故鼎新、出类拔萃之作;中等以上学校培养五百万名学生,产生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科学家,等等。这一时期在文化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代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是现代思想文化的源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当时中国的根本国情,制约着现代中国文化的主题、结构、性质、内容和特征。“没有资本主义经济,没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这些阶级的政治力量,所谓新的观念形态,所谓新文化,是无从发生的。”但是从思想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化是从古代的代的文化发展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演变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走向等,都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纵观20世纪初年至1949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般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的基本状况是,由甲午战争后起始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已经开展起来,资产阶级新的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而新文化领域各部门也都为宣传民主、自由等服务。这时,文化战线上主要是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有这种性质。资产阶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站在时代前列、代表中华“讲话”、“呐喊”的思想家。可是,他们无力战胜帝国主义文化和中国封建文化的同盟:中国资产阶级命同其政治革命一样,始终未能完成。“五四”以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治舞台,中国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以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联合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作为同盟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展开了英攻。

其基本态势是:其一,“五四”以后的30年,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步取得胜利的时期,与此相应,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仍围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主题,以传播、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潮,以介绍和品评西方文化、重释和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并以文化为武器来推动社会改革、革命和解放为根本目的。其主要成就,不仅表现在文化各领域、各门学科的变革与发展上,而且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应用以及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上。其二,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界出现了派别林立论战迭起的复杂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论争有:东西文化之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论争、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和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论争等,这是当时多种社会经济与复杂阶级关系、矛盾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也是古今中西文化之争与多种思想源流汇集于中国社会的必然表现。其三,就文化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看:无产阶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着中华新文化的方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作为新文化营垒的一员,继续发挥反帝反封建、社会的作用;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虽然占据统治地位,但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思想文化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是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封建旧文化在中国的失败和破产。这是一的发展趋势,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各有其不同的历史特点。

具体到各个学科,几乎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学术大家在辛勤耕耘,都有一批学术著作相继面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正是在这一时期建构起来的。例如在历史学学科,1939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周谷诚的《中国通史》,1940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吕思勉的《中国通史》,1949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1948年新知识书局出版了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谷诚的《通史》,1936年南京文化印刷社出版了吕振羽的《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李源澄的《秦汉史》,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钟麒的《三国史略》,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6年商务印馆出版了金毓黻的《宋辽金史》,1947年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了孟森的《清史讲义》,1947年新华晋绥分店出版了范文澜的《中代史》,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罗尔纲的《天国史纲》,等等。这些学术巨匠和学术巨作,使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学科正式建立起来了。其他学科如哲学、文学、教育学、民俗学、法学、图书馆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等,也是如此。学术史是全息的。后来者应该探源开流,继往创新,把我国的学术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大概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组织同仁历时数载,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以飨读者。

摘要

第一论

自来治史学者,莫不以周、秦之间为史事之一大界,此特就政治言之耳。若就社会组织言,@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盖人非役物无以自养,非能群无以役物。邃古之世,人有协力以对物,而无因物以相争,此实人性之本然,亦为治世之大道。然人道之推行,不能不为外物所格。人之相人偶,本可以至于无穷也,而所处之境限之,则争夺相之祸,有不能免者矣。争夺相之局,不外两端:一恃夺人之所有以自奉,或役人劳作以自养。其群之组织,既皆取与战斗相应;见侵夺之群,亦不得不以战斗应之;率天下而惟战斗之务,于是和亲康乐之风,渺焉无存;诛求抑压之事,扇而弥甚;始仅行于群与群之间者,继遂推衍而及于群之内,而小康之世所谓伦纪者立,而人与人相处之道苦矣。又其一为财力。人之役物也,利于分工,而其所以能分工,则由其能协力,此自邃古已然。然协力以役物,于部族之内,至两部族相遇,则非争夺,亦必以交易之道行之,而交易之道,则各求自利。交易愈盛,则分工益密,相与协力之人愈众,所耗之力愈少,所生之利愈多,人之欲利,如水就下,故商业之兴,沛乎莫之能御。然部族之中,各有分职,无所谓为己,亦无所谓为人,有协力以对物,而无因物以相争之风,则自此泯矣。盖商业之兴也,使山陬海澨,不知谁何之人,成易事,分工协力之途愈广,所生之利愈饶,其利也;而其相交易也,人人以损人利己之道行之,于是损人利己之风,亦遍于山陬海澨,人人之利害若相反,此则其害也。语曰:“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至于人自私其所有,而恃其多财,或善自封殖以相陵轹而其祸有不忍言者矣。由前之说,今人所谓封建势力。由后之说,则今人所谓资本势力也。封建之暴,尤甚于资本,故人必先求去之。晚周以来,盖封建势力日微,而资本势力方兴之会。封建势力,如死灰之不可复然矣,而或不知其不可然而欲然之;资本势力,如洪水之不可遽湮也,而或不知其不可湮而欲湮之;此为晚周至先汉扰攘之由,至新室亡,人咸知其局之不易变,或且以为不可变,言治者但务去泰去甚,以求苟安,不敢作根本变革之想矣。故曰:以社会组织论,实当以新、汉之间为大界也。

《汉书·货殖列传》曰:“昔先王之制,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标者,其爵禄、奉养、官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树种、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藿蒲、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草木未落,斧斤不人于山林;豺獭未祭,置网不布于垫泽;鹰隼未击,赠弋不施于篌隧。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槎蘖,泽不伐夭,蟓鱼麛卵,咸有常禁。所以顺时宣气,蕃阜庶物,

用,如此之备也: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知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相易事,交利而俱赡,非有征发期会,而成足。故《易》曰: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桶、丹楹,大夫山节、藻税,八佾舞于庭,雍彻于堂,其流至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耆欲不制,僭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吕思勉秦汉史(上下全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思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82900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