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修脚工到董事长
内容
作者简介

彭玲,女,作家。河北《沧州晚报》记者。著有《青春酿酒》《我为你赴汤蹈火》《巍巍华北》等。喜欢有温度有力度的文字。生活热气腾腾,故事活色生香,原借文字恒久流芳。

内容介绍

他——于桂亭——共和国的同龄人,喝着运河水长大的沧州男子汉。

他辍学、修脚、当兵、打铁、当副局长……

在改革的大潮中,他挑起企业重担,成为沧州商界风云人物。

他把简单、责任、高兴揳进企业的成长基因。

他用尊重、给钱打造奋斗的军团。

他高举创新的大旗,一路顶风迎浪,把工业产品带上世界技术顶端。

他做地产,不抢地,不捂盘,不惜售,不做广告,缔造“颐景”一片。

他赚钱,但不爱钱。

他义铸铁狮,捐资助教,扶危济困,热心慈善……

他兼具着菩萨心肠,又行使着霹雳手段。

如果你对一个独特的老板好奇,那就读一读“东塑风云录”吧。

它会告诉你,在成功的背后,什么叫党员本色,英雄虎胆。

目录

目 录

引 子 /1

第一章 少年汗水滴落运河 /1

1 六狼,你为什么哭泣 /3

2 单薄少年,汗水滴落运河 /4

3 卖冰棍,打苇草,小小少年早当家 /6

4 省下纸浆窝头给奶奶 /8

5 给同学写作业,换来救命的果仁饼 /9

6 理发店,父亲一脚踹过来 /10

7 妈,我不上学了 /12

第二章 小小修脚工 /15

1 我要去上班喽 /17

2 伺候人先学看脸色 /19

3 为人民服务的小傻子 /21

4 茶馆里埋下英雄胆 /22

5 拜师大会,从今以后我有师傅了 /25

6 硬功软功服务功 /26

7 以后再也不追女孩 /28

8 做人要有志气 /30

9 省二医院进修,挂牌应诊 /32

10 成为先进,“演讲”惊人 /34

11 保护“代表”,胆识尽露 /35      

12 朱司令员点名“小于”修脚 /37

13 司令员,求你放了他吧 /39

14 妈妈,我要去参军 /40

第三章 我是一个“铁兵”/43

1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一猛子扎到大兴安岭 /45

2 人的第一能力,是适应——于桂亭经受极寒 /46

3 团长用手一指,我要他了 /48

4 背着几十斤装备过沼泽,累死也要坚持 /50

5 脚和袜子粘在一起,两条腿肿成白萝卜 /52

6 首长,我明白了什么是尊重 /54

7 你小子,跟我装——师参谋长“抢”走了桂亭 /55

8 首长待他若亲儿,送钱送物探家来 /57

9 六狼,你回来吧 /58

10 你这是自毁前程啊 /59

第四章 小于局长 /63

1 我愿干最累的活——他成了打铁的 /65

2 房子啊房子,终于不再和父母睡一铺炕 /67

3 让他当车间主任试试吧,锥子终有露尖时 /69

4 没做梦就成了副局长 /70

5 不坑人不害人不整人 /72

6 父亲突然离世,桂亭“双突”下放 /73

第五章 风雨飘摇东塑船 /77

1 到最困难的企业去——于桂亭的人生正剧开场 /79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给他个烂摊子 /81

3 我就是提着篮子要饭,也要先济着大伙吃 /83

4 呼啦走了二三十职工 /85         

5 银行服务三天,贷来救命的五万元 /86

6 变,死里求生——实行经济责任制 /87

7 灵光闪过,于桂亭说,我明白了 /89

8 厅长,过一年你再来看,我让东塑变个样 /91

9 咱自己开订货会!有人查我担着 /92

10 天啊,一下子订出500 万双 /94

11 定额低了,下次再改;原料涨价了,售价不变 /95

第六章 于书记治厂 /97

1 剃头 /99

2 打!于桂亭从牙缝里蹦出一个字 /101

3 于桂亭镇静地一笑,你拿手榴弹吓唬谁 /103

4 别说是外甥,亲爹也不行 /105

5 扑通一声,于桂亭跪下了 /106

6 跟我的骨干们使脸色就不行 /108

7 我终于明白,为了企业我连家都可以不要了 /109

第七章 凉鞋飞 /111

1 出国学会两个字:简单 /113

2 简单就是去除多余的,别搞人为复杂 /114

3 撤职,就这么简单 /115

4 盖房!我要让职工都住上新房 /116

5 要是离开东塑我就爬着出去 /118

6 客人愣了,于书记这不是脑子有毛病吗 /119

7 一握桂亭手,永远是朋友 /121

8 职工喜形于色,于桂亭居安思危 /123

9 凉鞋飞进京 /124                   

10 花色品种350 个,顾客扯烂了售货员的袖子 /126

11 于桂亭棋高一招,凉鞋出国 /127

第八章 床垫俏 /129

1 跑步进京争项目——饭店里吃剩菜“改善食伙” /131

2 寒冬深夜雨雪急,人们冻守驻京办 /132

3 处长绷着脸,手一挥,出去抽去 /133

4 抱来的“洋孩子”要养活它——移花巧接木 /134

5 掌声雷动,大卡车从床垫上稳稳驶过 /136

6 喝一杯就是一张订单,我就是喝死也值了 /137

7 香港客商来了,脸带愁容“求援” /139

8 了不起的东塑人——手到病除 /141

9 床垫卖到亚运会,工人“讲学”菲律宾 /143

第九章 大家长 /147

1 员工就是我的孩子 /149

2 父母爱子女,必为之计长远 /150

3 孩子不作脸!于桂亭破口大骂 /151

4 孩子不听话,于桂亭扬起巴掌 /153

5 于桂亭大吼,你再不开门我拿枪崩开它 /154

6 于书记风尘仆仆来到医院 /156

7 你愿干啥活,随便挑行不 /158

8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160

第十章 风口浪尖 /163

1 提价门槛绊住了企业,于桂亭忧心如焚 /165

2 我不干了!于桂亭扑通跪到地上,向门口爬去 /166

3 市长提着两瓶汾酒,敲开了于桂亭家门 /168

4 泪水,顺着他的面颊肆意流淌 /170      

5 成为全国劳模,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 /171

6 站在“天尽头”,他激情荡漾,吟诗表志 /173

第十一章 勇者风范 /175

1 1992 年,我在苦熬春天 /177

2 企业艰难自救,“二斤窝头”警示职工 /178

3 房改,我第一个吃螃蟹!于桂亭斩钉截铁 /179

4 干部职工没人同意!于桂亭成了孤家寡人 /181

5 于桂亭甩袖子了:好事都没人同意,我不干了 /183

6 给任务!压指标!于桂亭拂袖而去 /185

7 说合者,破解心结 /187

8 握手言和,情意越“打”越厚 /189

9 白吃白喝的混子来了——于桂亭忍着气伺候着 /191

10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于桂亭一霎时剑眉倒竖 /193

11 黑影里的于桂亭双眼炯炯,气势逼人 /195

12 我要求抓人!于桂亭发威了 /197

13 我服了!——从此江湖人称“于老大” /198

第十二章 艰难掘进 /201

1 众里寻它千百度,“波纹管”现身 /203

2 拓路,厂区被咬去多半,怎么办? /205

3 争吵! 于桂亭和B 市长拍起了桌子 /206

4 东塑要买地?村干部一听大喜过望 /208

5 搅局者,未能得逞 /210

6 周到人,把事画圆 /212

7 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 /214

8 于桂亭大吼,快出来,谁也不许救火 /215

9 老爷子,以后,我替了“老三”了 /217             

第十三章 改制啦 /219

1 1997 年,我终于等到那个春天 /221

2 八年期盼,于桂亭想放声大笑,又想放声大哭 /222

3 方案是我定的,要进监狱我是第一个 /224

5 港商劝他:大哥,你多多地要股,缺钱我借给你 /228

6 改制,是为的让厂子活下去 /230

7 利益面前千万别想个人,于桂亭掏心相劝 /231

8 东塑,带着梦想启程 /233

第十四章“硅芯管”打败外国佬 /235

1 上马硅芯管,誓与美国人较高低 /237

2 两条腿走路:一边研制,一边进口 /238

3 韩国人惊呆了。天啊,这怎么可能?! /239

4 自制三线四线,掌握核心技术 /241

5 于桂亭“出关”:五分钟征服“首发”领导 /242

6 于桂亭睡不着了,我得去看看咱们的印钞机 /243

7 宣大会战,打一场特殊战役 /245

8 汗水齐飞——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东塑人 /246

9 想合作?没门! /248

10 打败“外国佬”,东塑人长咱中国人志气 /249

第十五章“管道”横空出世打江山

“地膜”淘汰职工哭红眼 /251

1 于桂亭提出“三个不做”,管道项目横空出世 /253

2 迂回接近韩国老板,东塑人巧用“攻心术” /254

3 谈判,于桂亭软硬兼施 /256

4 农地膜要淘汰——心灵的地震 /257

5 面对百个鲜红手印,于桂亭心如针扎 /259

6 不愿淘汰,从今后你们自己过日子 /261                             

7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263

第十六章 七年上市 /265

1 卡脖的资金 /267

2 “明珠”公司股权改造,肖燕挑起上市重担 /268

3 万事俱备,却没“名额” /269

4 上市“暂停”,又一记闷棍打来 /271

5 路两头堵——我不上了行吧,于桂亭也要疯了 /272

6 万家灯火,抚慰着他不平静的内心 /274

7 收股!为上市铺平道理 /276

8 决定命运的最后一个晚上,于桂亭“登场”了 /278

9 于桂亭心说,要通不过,我也不回东塑了 /279

10 今夜痛饮庆功酒——不醉不归 /281

11 所谓男子汉,就是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 /282

12 明珠成功上市——于桂亭放言,要做就做第一 /284

第十七章 尼龙膜登顶世界技术巅峰 /287

1 2002 年,遇见——大哥,我跟你干 /289

2 上世界最先进的薄膜项目!于桂亭一锤定音 /291

3 “世界顶尖”项目要从零开始 /293

4 交货延期,干活懒散,于新立抄起椅子砸了过去 /295

5 外国专家服了,破天荒“请客” /297

6 设备专家甩手走了,东塑人说,我们自己干 /299

7 可怕的东塑人——他们拼了! /301

8 不疯魔,不成功 /302

9 于桂亭望着车间的方向,内心含泪 /304

10 十八棵青松,七十七条好汉,汗泪交加 /306

11 东塑人含着泪,拿刀砍向“次品膜” /308

12 家宴,心声——我们成功的秘密,员工泪奔 /310       

13 醉意朦胧中,于桂亭写就东塑文化四句箴言 /313

14 风波又起—— DMT 公司“恶人先告状” /315

15 打一场国际官司——八年官司,完胜收官 /317

第十八章 危中寻机,弯道超车

——明珠布局全国 /319

1 危机,危机,危机就是危中寻机 /321

2 飞身跨马,东塑扯起“扩张”大旗 /322

3 有大事找“老大”——“六狼”下山 /324

4 于桂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购“东力” /327

5 于桂亭放言,一个月开机,平原人“惊了” /328

6 八个月,“明珠”落户安徽 /330

7 自制尼龙膜“二线”,明珠惊爆“原子弹” /332

第十九章 逾亿股份无偿转让

丹心切盼基业长青 /335

1 12 个员工跳楼?!于桂亭流泪了 /337

2 于桂亭纵论企业文化,打造百年老店 /339

3 万丈红尘三杯酒——他把逾亿元股份无偿转让 /341

4 于桂亭一笑,我给的不是钱,是责任 /344

5 “明珠”落户重庆——于桂亭连鞠六个躬 /346

6 有一艘巨轮,它的名字叫世纪传奇 /348

7 天有多宽,地有多阔,胸怀就有多大 /351

第二十章 攀越天梯破垄断

隔膜登场放光彩 /355

1 上马隔膜?!“博士后专家”摇头,不可能 /357

2 打破外国垄断,我们共同努力 /359          

3 了不得,想不到沧州明珠搞成了 /360

4 外商抱着东塑的隔膜流泪:我的企业要破产了 /362

5 隔膜,我要为你唱一曲赞歌 /364

第二十一章 总部搬迁高新区

百年航程续传奇 /367

1 重庆明珠传喜讯,“荣昌速度”惊世人 /369

2 开业庆典嘉宾至,于桂亭享特殊“待遇” /371

3 万里云端漫步,他说,我的人生,从未敢得意过 /373

4 一个修脚工的心语:人生留念想,不白活一回 /374

5 双鬓多年作雪,赤心无悔春秋 /376

后 记 /379

精彩文摘

引子:于桂亭,你是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但于桂亭的江湖不一样。

他是他那个江湖里的大哥。

他在那个江湖里扬眉吐气,一诺千金;他在那个江湖里红脸白脸,嬉笑怒骂;他在那个江湖里执着前行,风雨无阻。

出身寒门,创业成名,打拼一生,建立东塑王国——他在那个江湖里打造出一个活生生的草根传奇。

一个修脚工的传奇。

在这个传奇里,他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家、慈善家;也不是定格在证书里的劳动模范、改革闯将。

他集善与狠于一身,融厚道与精明于一体,在江湖里,信奉着适者生存、强者为王的游戏法则。创新无止境,交友无边界,喝酒不服输,演戏动真情。不管是被崇敬者仰望,被理解者追随,还是被误解者谩骂,他始终不改奋斗的执着——即便被刀架在脖子上,即便行走在风口浪尖,他依然不改血肉男儿的本色。

为了让企业活下去,他以宏观的视野,战略的眼光,超强的手腕,率领着一个军团冲锋陷阵左突右冲,在社会乱象背后,洞察着企业经营的真谛与规律,建立起一个“以工为主,多业并举”的企业集团。

而这一切,像一个传奇,更像一个谜团。

有一天我从他的世界路过,我看到了舞台、荆棘和鲜花,也看到了菩萨心肠、霸王手段。

修脚工、于老大、东塑掌门、颐和品牌缔造者、沧州商界风云人物……众多角色包裹着他,我的疑问一如所有人的疑问:哪个是他最本真的颜色?是什么力量,让他在商业大潮里激情勃发,高擎永不服输的大旗?

我希望揭开那点头、握手、鞠躬、言笑蔼蔼的一层;

我希望揭开那横眉立目、一言九鼎、不怒自威的一层;

我希望揭开那酒助豪情、称兄道弟、角色如戏的一层;

我要问一问,于桂亭,你到底是谁?

沧桑70年,东塑王国运筹帷幄,你该怎样回答?

这样的提问太像一把刀,要把他不愿揭开的内心凌迟碎剐。

悬崖上走过的青春,薄冰上履过的岁月,回首已是百年身。

怒过,笑过,打过,骂过,所有的理解与不理解,所有的柔韧与强悍,都在回忆中,逐渐变成徐徐打开的一轴画。

我恍然开悟,坦诚面对自己的人,就是世间的最勇敢与真潇洒。

波澜壮阔的大海出于细流,就让我们从时光深处穿越吧。

世间的风雨无常,它将引领我们在一个与众不同的江湖里,坐看一个人和一个企业,于成长的磕绊中,搬演出跌宕起伏的创新大剧。

第一章 少年汗水滴落运河

秋风起,秋风凉,

秋风吹来叶枯黄。

单薄少年河边站,

双眸含愁闪泪光。

要问少年哪一个,

于家儿子叫六狼。

——题记

1 六狼,你为什么哭泣

时光如书, 哗啦啦翻到20 世纪50 年代末。

沧州,一条运河劈开两岸。

岸边民房簇拥,烟火气息弥漫。民房的墙体上,刷着醒目的标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红色的大字传达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

几个十来岁的男孩,斜背着小书包,手里拿着小棍子,一路喊着“小孩小孩快跑,跑到前头吃饽饽……”沿运河东堤由北向南呼啸而来。

为首的男孩,瘦薄的身子,亮晶晶的眼睛,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裤褂,底下露着半截脚脖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

夕阳半隐在民房后,远远望去,像一枚鸡蛋黄儿卧在面片儿汤里。

男孩站住脚,迎着稀薄的日色,望着运河里停泊的船只,两眼放着兴奋的光。

船上有玩耍的孩子,洗菜的妇人,也有飘扬的定风旗和粗声大气的吆喝声——他们商量好,今儿个得找个大船去玩玩。

男孩叫六狼,这时候,只有学校里的几个老师喊他于贵庭。

一条大汽船停泊在岸边,七八个壮汉上上下下,从船上往岸上扛东西。

壮汉们弓着背,弯着腰,露着胳膊,把麻包扛在肩上,走过颤颤的舢板,把麻包咚的一声,放到岸上,然后迈着腾腾的步子又回到船上……

看着看着,六狼的眼忽然愣住了。

就在壮汉们直起身子的时候,他看见了妈妈的身影。

妈妈穿着灰布大褂,挽着袖子,在她抬起身擦汗水的时候,她把半短的头发抿到耳后,露出了她疲惫的脸。

她半弯下腰,一个男人把麻包放到她的肩上。她稳稳步子,一只手拽着麻包,一只手托着后腰,小心翼翼地走过颤悠悠的舢板。

她的腰比别人弯得厉害,脑袋被麻包挡着时,根本就看不出是个女子。等放下麻包,直起身的时刻,她用拳在腰上狠狠地砸几下……

离得太近了,确认是妈妈无疑。

六狼呆住了。

六狼的双脚被钉在了地上。

他从来不知道,妈妈在运河上扛麻包——跟那些男人一样,弯着腰,弓着背,一步一步,从岸上走到船上,又从船上走到岸上——这曾是他和同学们眼里的一道风景。

他扔下棍子,掉头跑下河坡,向家的方向跑去。

“六狼,六狼……”小伙伴们在后边喊,他什么也听不见了。

说不清为什么哭,就是泪水止不住。

一边哭,一边跑,这一路,他脑子像过电影一样想起了许多事。

他想起了那年,妈妈腰疼得动不了,在炕上躺着,翻个身都困难。同龄的孩子都去上学了,他却只能在家看护着妈妈……有一次,他想给妈妈做点好吃的,找了半天只有一点棒子面。他放上水,却怎么也捏不成窝头,只得把面盆端到妈妈跟前,让妈妈在炕上捏好,他再放到锅里……

他想起了那年,家里多了个小弟弟,没奶水吃,小弟弟饿得天天哭,妈妈的眼泪成串地流。家里人商量着,让邻居王奶奶帮着送人,他听见王奶奶说,孩子妈这么病病歪歪着,孩子要送了人,她也活不成了,还是把孩子留着吧,要死要活娘俩在一块……

他想起那年,妈妈倚在炕上,黑白纳鞋底,昏暗的煤油灯下,妈妈怎么也纫不上针。他问,妈,你的眼怎么啦?妈妈摸摸他的头,说,妈妈从小没有了爹娘,从小就哭,眼都快哭瞎了……

他听邻居们讲,妈妈没工作,经常去拾煤核,捡菜叶,还给人做保姆……那时候,大人的话他什么都不明白。

现在,他忽然明白了,他的妈妈跟别人的妈妈不一样,他的妈妈在运河上扛麻包,那是只有男人才干的活儿……

六狼轰一下子长大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修脚工到董事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435370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10-17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