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源动力: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突围
内容
作者简介

《家族企业》杂志由中国社科院主管,中国经营报社主办,是国内率先关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传递过程中风险与危机管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媒体,秉承“只有中国的传承才能传承中国”的理念,旨在为中国的家族企业提供恰当的传承策略、方法、技巧和实践。

内容简介

李东生不做市长做厂长,刘积仁由教授转型企业家,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选择了打碎旧时光,书写了一群大大的“企业家”?

李书福创办的吉利并购了沃尔沃,上演了一出“蛇吞象”;柳传志管理的联想扯开了欧美主导的电脑市场的一道口子,竖起民族品牌崛起的大旗;格兰仕获得“价格屠夫”的别号,一度将公司品牌与微波炉划上等号。他们是中国市场的拓荒者,他们让企业从无到有,从小而大,从大而强。是什么样的个人特质造就了他们的巨大成功?

杉杉集团由西装生产到铝电产品,历经“三生三世”,艰难变革;远东集团由民营企业再到民营企业,经历了五次改制,顺势图存。他们从优秀到卓越,经过了怎样的腾挪跌宕?

宗馥莉不愿接班,放言“更愿意并购娃哈哈”;曹德旺在多次尝试职业经理人管理后,终于还是召回了远在美国的儿子曹晖接班;而柳传志、何享健却选择了职业经理人交接棒。百年大计中,家族亲情与企业责任,如何平衡?

本书囊括了27个企业家族案例,大量鲜活故事和决策的历史瞬间,让你沉浸式感受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由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企业家及其家族成员共同亲声讲述,还原企业家光环下的人性故事。

每个故事呈现的是交互相连的动态画面,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企业的“内部决策”,从而在一个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企业的生命。关于传承的困扰,本书没有简单地提出结论,而是不断地指引通往结论之门的方向,读者必能从中感受到趣味和吸引力。

目录

褚氏果业褚时健/马静芬:如何找回自己的姓氏? …………………………………………2

一 钝感力,成就褚时健 ……………………………………………………………………2

二 褚时健的绝地求生方法论 ………………………………………………………………6

三 马静芬:褚时健的最佳合伙人………………………………………………………… 10

TCL集团李东生/魏雪:重生的鷹和他的首席情感官…………………………………………15

一 实业报国,不做市长做厂长 ………………………………………………………………15

二 TCL,为什么没有倒下? ……………………………………………………………………18

三 夫妻,“有所作为”更要“有所陪伴”……………………………………………………21

新希望集团刘永好/刘畅:“混合制”传承模式 ………………………………………………26

一 中国“第一猪倌”养成记…………………………………………………………………… 26

二 分家的秘密 ……………………………………………………………………30

三 混合制传承模式 ……………………………………………………………………34

远东集团蒋锡培/蒋承志、蒋承宏:一个家,活成一支队伍 38

一 五次改革股权,远东如何顺势而为? ………………………………………………………38

二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41

三 家族四人作战小组……………………………………………………………………44

冲突

福耀玻璃曹德旺/曹晖:机遇猎手,直指本心…………………………………………………50

一 如何做机遇猎人? ……………………………………………………………………50

二 做慈善的“大手”与“小心”……………………………………………………………54

三 折翼试飞……………………………………………………………………58

东软集团刘积仁/刘峻麟:只有亲身经历,才最刻骨铭心……………………………………62

一 教授如何转型企业家? 学会谈钱……………………………………………62

二 山不就我,我便就山……………………………………………………………………66

三 新生代的“追光者”……………………………………………………………………68

娃哈哈集团宗庆后/宗馥莉:锋芒即是力量…………………………………………………72

一 “一瓶水”成就的首富……………………………………………………………………72

二 成长的烦恼——达娃之争……………………………………………………………………75

三 宗馥莉: 更希望能并购娃哈哈……………………………………………………77

酷特云蓝张代理/张蕴蓝:企业家,凭什么不能留长发? ………………………………………84

一 “快人一步”张代理……………………………………………………………………84

二 转型!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做衣服…………………………………………87

三 父爱如铁,造就霹雳娇娃……………………………………………………90

互驯

泰康保险陈东升/陈奕伦:从“高举高打”到“高举低打”…………………………96

一 如何画好一个“瓢”? …………………………………………………………………… 96

二 从“画瓢”到“造葫芦”……………………………………………………………………99

三 把哈佛搬进山村……………………………………………………………………102

苏宁易购集团张近东/张康阳:跟随榜样,成为榜样……………………………………………105

一 “独行侠”张近东……………………………………………………………………105

二 服务才是唯一的产品……………………………………………………………………108

三 榜样式教育,不谈梦想……………………………………………………………………112

杉杉集团郑永刚/郑驹:从优秀到卓越…………………………………………116

一 杉杉的“三生三世”……………………………………………………………………116

二 “巴顿将军”式管理……………………………………………………………………120

三 自己的孩子别人教……………………………………………………………………123

新凤祥集团刘学景/刘志光:先学“拍桌子”,后学接班……………………………………………126

一 撑起麦当劳、肯德基的“鸡肉大王”…………………………………………126

二 从“金鸡独立”到“二龙戏珠”-一 新凤祥转型之道……………………………………129

三 父亲的“创始合伙人”…………………………………133

香飘飘集团蒋建琪/蒋晓莹:“定位” 胜利法…………………………………138

一 奶茶开创者,如何“吃第一只螃蟹”? ………………………………… 138

二 王者法则: 定位…………………………………141

三 “蜗camp”到“订单来了APP”:大学生自主创业案例…………………………………144

拓新

万向集团鲁冠球/鲁伟鼎:双足支撑,万向传动…………………………………150

一 鲁冠球,有点“轴”…………………………………150

二 “中国民营企业常青树” 的生意经…………………………………153

三 千亿元“万向帝国”的新船长…………………………………156

格兰仕集团梁庆德/梁昭贤:从1到100的秘密. ………………………………… 161

一 “狠人” 梁庆德…………………………………161

二 “价格屠夫”的磨刀秘诀…………………………………164

三 “一法通,万法通” …………………………………168

海澜集团周建平/周立宸:“我不是空着 手回来的!” ………………………………… 172

一 “直男”的创业法则…………………………………172

二 海澜之家, 不只是衣服…………………………………175

三 衣柜不应是 “老男人的专利” …………………………………177

正佳集团谢铁牛/谢萌:“红色” 改造创二代…………………………………182

一 正佳集团12字发 展心得…………………………………182

二 把海洋搬进市中心…………………………………185

三 “海归欧巴” 变形记…………………………………190

观澜湖集团朱树豪/朱鼎健:看好中国,“高尔夫 +” ………………………………… 193

一 荒地上的高尔夫球场…………………………………193

二“超级联系人”的超级策略…………………………………196

三 “二代创业者”朱鼎健…………………………………199

制衡

吉利汽车李书福/李星星:家族创企,用人“排内”…………………………………206

一 蛇吞象的“汽车狂人”…………………………………206

二 营销实战手册…………………………………209

三 吉利如何去家族化? ………………………………… 213

联想集团柳传志/杨元庆:如何打磨接班人? ………………………………… 218

一 “IT教父”,40岁创业…………………………………218

二 “贸工技" 还是“技工贸”? …………………………………221

三 接班,为什么是杨元庆? ………………………………… 225

美的集团何享健/方洪波:美的模式,“体外” 传承…………………………………230

一 “三好学生”美的如何打怪升级? …………………………………231

二 “机制管理”大师那些年绕过的坑…………………………………233

三 去家族化传承,“管家”如何管好家? …………………………………237

碧桂园杨国强/杨惠妍:选择道路,不握方向盘…………………………………241

一 “借人帮忙”杨国强…………………………………241

二 碧桂园模式: 水桶管理法…………………………………244

三 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的“收”与“放”…………………………………247

百年

华茂集团徐万茂/徐立勋:司令员是打出来的! ………………………………… 252

一 篾匠办教育,一份情怀…………………………………252

二 做教育的“笨功夫巧方法” ………………………………… 255

三 打响“三枪”,成为司令…………………………………258

老牛基金会牛根生/牛犇:老牛要活一千年…………………………………264

一“想要知道,打个颠倒”——蒙牛睁眼狂奔…………………………………264

二 三大战役定乾坤…………………………………267

三 慈善传家…………………………………270

均瑶集团王均瑶三兄弟:企业愿景要“看十年,做一年” …………………………………275

一 胆大包“天”…………………………………275

二 后均瑶时代,如何给大船掉头? ………………………………… 278

三 中国百年老店的探索者…………………………………282

罗莱生活薛伟成、薛伟斌/薛嘉琛:圣贤心法,古为今用…………………………………286

一 “我最满意的四个决策” …………………………………286

二 罗莱的“伙伴”文化…………………………………290

三 打造传承基因,从阅读圣贤心法开始…………………………………294

方太厨具茅理翔/茅忠群:半部《论语》治方太…………………………………297

一 方太做高端,首在不贪…………………………………297

二 科技的人文基因…………………………………300

三“ 狭路相逢”,儿子胜…………………………………304

精彩书摘

折翼试飞

曹德旺的班不好交。他先后尝试过交给职业经理人、内部高管等方式,均不成功。尝试让儿子曹晖接班,曹晖两次出走,直到2018年6月,才确定由曹晖掌舵福耀集团。那他的儿子为什么不愿意接班呢?

问题就出在曹德旺的“鹰爸”式教育上。据说动物界有一种老鹰,会在雏鹰学习飞翔之前,把雏鹰的翅膀给折断,然后把雏鹰从悬崖上踢下去。因为鹰的骨骼再生能力非常强,如果雏鹰能够忍着痛苦拍打翅膀飞起来,翅膀充血以后会更加强健,才能成为真正的“天空之王”,但如果不能忍受这份痛苦,雏鹰就会被活活摔死。

曹德旺对曹晖的历练可以用“不近人情”来形容。

曹氏家族是一个能吃苦的家族,几代家长都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们的吃苦能力。曹河仁18岁时,曹德旺的舅公把他带到日本学习手艺,却没有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店里,而是让他在日本一家布店做了三年的学徒,没有工钱,吃的是布店老板的剩菜剩饭。第一年让他拖地、端茶,乃至刷马桶;第二年让曹河仁挑着店里的布头,沿街吆喝叫卖;第三年才让他学习怎么站柜台、怎么做生意,甚至老板还让曹河仁嘴里咬着筷子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和鞠躬。这些严苛的锻炼是曹河仁以后发家的基础,在曹河仁回国时,他已经挣了10万日元。

而曹德旺自小因为家庭境况和父亲的调教,也备尝生活的艰辛。曹德旺倒腾过水果,对一个17岁的少年来说,每天凌晨2点起床,骑车到福清县城,天刚亮,再载着150公斤的水果回高山,到家时,约莫下午3点了,水果卖完基本要晚上8点了,所以曹德旺记忆中母亲早上总是一边轻轻推被子里的他,一边抹着止不住的泪花。也正是这一段经历,曹德旺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到了曹晖这一代,曹德旺同样“狠心”,虽然已经富甲一方,但是曹晖在父亲的“魔爪”下很少享受到财富带来的便利。他高中毕业就被曹德旺“扔”进了生产车间,而且往往是三班倒,为了多挣一点钱,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就这样坚持了6年,一步步升为车间主

任。而曹德旺也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这孩子,能吃苦。”

熬成了车间主任,刚有点起色,就被调到香港,在没有人脉也没有渠道的情况下,被要求组建分公司;曹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组建了团队,并搭好了新公司的框架;本以为终于能松口气了,曹德旺又把曹晖一下子“扔”到了美国,要求他自己挣钱攻读MBA。最终曹晖在美国组建了家庭,也有了稳定的工作,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但多年“被折腾”也埋下了对父亲的深深不满,在美国的6年时间里,曹德旺打的电话,曹晖从来不接。

而这时候,曹德旺遇到了传承难题:福耀玻璃4年内换了5位CEO,日本的丰桥重男因为不适应中国文化黯然离去,而以每月25万元高薪聘请的通用集团原高管刘小稚也回天乏术。曹德旺终于意识到,这个班归根结底还得儿子来接,儿子从小在企业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可能能力上还需要磨炼,但他是曹德旺的儿子,而且手上有决定公司走向的股票,只有曹晖坐上这个位置才能够真正服众。

2006年,曹德旺派出中间人去美国劝说曹晖,他们对曹晖说:“福耀这么大个公司,有那么多员工,你不能看它倒下去,你不能只承担个人的责任,还要担起社会的责任!”这句话说服了他,曹晖最终回到福耀担任总经理。

但我们能通过一些细节看到曹晖并不平静的内心。他宁愿吃住都在工厂也不愿意住曹德旺的大房子。他在办公室挂着曹德旺的画像,有人问他:是因为崇拜父亲吗?曹晖的回答是:父亲获得的每一个奖励,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压力。或许曹晖之所以归来,并不单单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想要超越父亲的“那把火”。2010年,曹德旺在接受崔永元采访时,对现场的观众讲:

我相信我的儿子……将来年轻人做父母的时候,应该坚定地相信你的儿子有本事,一定会胜过你的。如果对自己的儿子都没有信心,你做什么有信心呢?……你既然对儿子有信心,你留钱给他干什么?

曹德旺虽然对儿子多有夸赞和肯定,但在他看来,真正的企业家是白手起家干出来的,不然充其量也就是个职业经理人。在有着父亲深刻烙印的福耀,曹晖显然很难超越父亲,于是曹晖选择了第二次“出走”。2015年,福耀集团发布公告:“曹晖先生因希望专注于其他商业事务,向公司提出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总经理职务。”

这次“出走”,是因为曹晖看到了新的商机,他在负责福耀美国的业务时,就萌生过一个想法,搞汽车玻璃零售。他判断,汽车玻璃的零售市场比配套市场更有发展潜力,电子商务的成熟和“互联网+”的出现,正促成了商机。但曹晖的成熟在于,他不再把这个机会仅仅看作用来超越父亲,而是学着成为一名真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曹德旺如此描述他和儿子的沟通:

今年是福耀创业30周年,我本来想搞个隆重的仪式与他交接。他说:“你这么辛苦做这么大产业,我不接肯定是不行的,肯定要接。你白手起家的,我没有白手起家,我没有办过工厂,我是在你的羽翼下面长大的。我已经自己在办企业,办两年了,让我再做几年,不是为了赚多少钱,我主要也想像你一样白手起家,我做起来,五年后,你如果给我一个机会,随时都可以接(福耀)。”

曹晖创立的三锋集团从事汽车零配件的生产,而不仅仅局限于汽车玻璃,在高科技汽车配件方面,他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探索。但是已经年过七旬的曹德旺始终在殷殷期待着,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需要卸下身上的担子了。2018年6月,福耀玻璃用2.24亿元全资收购三锋集团,曹晖顺理成章地回归福耀玻璃。

或许目前来看,曹晖仍然没有超越自己的“鹰爸”,但未来,留给曹晖的时间还很多。

编者说

曹德旺这个古稀老人做事,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一直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子,对着赤身裸体的国王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做人做事直指本心,是曹德旺的特色。

2016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买美国货,雇美国人!”曹德旺给他上了一课。2019年,以福耀玻璃美国工厂为背景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让他们看到“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制造业在美国的困境。年底,该片获得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曹德旺的本真贯穿在他的商业、慈善、传承的始终。

精彩书评

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遍都能感到内心的波涛汹涌。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中*具活力的动力单元,民营企业家们敢想敢创敢打敢拼的企业家精神,更是支撑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相信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我国必将诞生更多的百年企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窦少杰 日本立命馆大学经营学部助理教授、博士,日本稻盛经营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的家族企业群体既是创造者,也是传承者,他们独特的企业家精神展现了非凡的创造力,传承突围正表现了中国的活力以及东方的管理智慧。

——于保平 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主任

本书精选了2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讲述“创一代”企业家的创业过程和心路历程,同时也有新生代企业家与父辈的龃龉和冲突,书中着重对事实的描述,而不急于给出答案。而事实,不就是最有意义的答案吗?

——裴蓉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中外家族企业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推荐
李东生不做市长做厂长,刘积仁由教授转型企业家,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选择了打碎旧时光,书写了一群大大的“企业家”?
李书福创办的吉利并购了沃尔沃,上演了一出“蛇吞象”;柳传志管理的联想扯开了欧美主导的电脑市场的一道口子,竖起民族品牌崛起的大旗;格兰仕获得“价格屠夫”的别号,一度将公司品牌与微波炉划上等号。他们是中国市场的拓荒者,他们让企业从无到有,从小而大,从大而强。是什么样的个人特质造就了他们的巨大成功?
杉杉集团由西装生产到铝电产品,历经“三生三世”,艰难变革;远东集团由民营企业再到民营企业,经历了五次改制,顺势图存。他们从优秀到卓越,经过了怎样的腾挪跌宕?
宗馥莉不愿接班,放言“更愿意并购娃哈哈”;曹德旺在多次尝试职业经理人管理后,终于还是召回了远在美国的儿子曹晖接班;而柳传志、何享健却选择了职业经理人交接棒。百年大计中,家族亲情与企业责任,如何平衡?
本书囊括了27个企业家族案例,大量鲜活故事和决策的历史瞬间,让你沉浸式感受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由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企业家及其家族成员共同亲声讲述,还原企业家光环下的人性故事。
每个故事呈现的是交互相连的动态画面,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企业的“内部决策”,从而在一个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企业的生命。关于传承的困扰,本书没有简单地提出结论,而是不断地指引通往结论之门的方向,读者必能从中感受到趣味和吸引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源动力: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突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家族企业》杂志
译者
编者 家族企业杂志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53277
开本 16开
页数 308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20-1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20132660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