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
内容
亮点展示

6-商详.jpg

精彩书摘

万象城不知道钱的命运

文 | 邓一光

腊月二十八早上起来,德林打了三个电话。他其实不想打那三个电话,但不打不行,不打说不过去,就打了。

打第一个电话的时候,德林很紧张。打第二个电话的时候,他就不那么紧张了。到第三个电话,德林觉得没有什么。有什么呢,不就是打个电话吗?

“票没了。”接线员不高兴地说,“八百万外来人口抢票,你早干什么去了?”

德林三天前就打了,子夜时分开始打,但电话打不通,打通了票就没有了。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德林每天都打政府指定的春运订票热线,每天都没订上票,这就是他的运气。

二十八,打糍粑。今天家里打糍粑了。德林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糍粑只能由家里人打。其他恩施的老乡已经走了,或者决定不走,就留在深圳过年,只有德林没有着落。德林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他应该回去看看老母亲,还有老婆细叶和两个女儿。她们都老了吧?或者长大了吧?但他买不到车票。

同村的丁绍根是腊月二十五走的,就是德林开始打订票电话那一天。年后用工荒,找工不难,丁绍根在华强北送外卖,不怕辞工。他叫过德林,是搭一辆恩施老乡刚买的车,路上不住店,带几个面包,一瓶水——盒面的味道重,那样一车六个人非憋死不可——一个人只出六百元油钱,加上面包和水,不到六百二十元,很合算。

二十五,磨豆腐。但德林所在的公司不磨豆腐,员工要走算辞职。德林的公司在万象城,工作是按《劳动法》的条文签合同,用工方代交社保医保,每月薪水能到手一千九百块,挣钱多,找这样的工作不容易。德林觉得不辞为好,他想坚持到大年三十,到那天他再请年休假。

德林的母亲七十三岁。七十三,八十四,但母亲还没到咽气的时候。德林的哥哥在监狱里服刑。他老是把自己弄到监狱这种地方。上一次是工业电缆,这一次是群体事件。嫂子在哥哥第三次服刑后离家出走,跑来深圳投奔德林,让德林给她找份工作。

“宿舍里有电视、周六日双休、能积分入户那种工作就行。”嫂子指示德林说。那以后她就改嫁了,彻底摆脱了贺家,不再需要德林救济。

德林不光有哥哥,还有个姐姐。姐姐不断犯癫痫症。她的丈夫去山西背煤,以后就失踪了,再也没有出现,不知是借故逃婚,还是人被埋进小煤窑里,没法出现。

幸亏哥哥和姐姐没有生孩子,他们生孩子真是犯罪。但母亲不那么想,母亲等着贺家的孙子,她不会咽气。

母亲跟德林过。不是跟德林,是跟德林家。老婆细叶一直在埋怨,但也没有提出离婚。德林在深圳工作。他不像大多数外来农民工,在关外的流水拉上吃工业废气。德林能挣钱,每月薪水近两千,这和监狱哥哥癫痫姐姐有本质的不同。德林和细叶还有两个孩子。大的争气,考上了咸宁医学院,念护理大专班。小的上初中,成绩平平,迷恋电视选秀节目,迷到每天夜里在梦中泣不成声。

“今天又没买到票。”德林在电话里对细叶说。

“大女问,今年的学费能不能一次交齐,问了好几遍。”细叶说,一边背过身去大声喊着什么,电话拨通的时候她正在骂谁。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考得怎么样?”德林问。

“她没说。她带了一个孩子。”细叶说,“别乱想,不是她的。也不是保姆。给人家辅导中考课。她说三十才回家。她问回家能不能拿到学费。她说的是全部的学费。”

“她应该回家帮忙打糍粑。”德林不满意。

“二女问你给她买了‘爱疯’没有。”细叶没有接德林的茬,“‘爱疯’是什么?她够疯的了,你不要再宠她,疯上房我够不着,够着了也拉不下来。她说,要是排不上队,山寨也可以,先凑合着用,明年再换。山寨在哪儿?你不是在万象城吗?”

“不是‘爱疯’,是iphone。她要那个干什么?她当她是谁?”德林说。

细叶没有理会德林的话,急着说别的。基本上是管委会追账和家用的事情。

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毁田盖了一色新房,德林这种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属于强行入住户。家里第一批就搬了,钱交了一部分,剩下的催得厉害。家搬了,过去的那些旧家具没法搬,用了几十年,一搬就垮。家里人睡地上,包括七十三岁的母亲。德林的母亲非要做白内障手术,家里根本没有钱,她就闹着要去女儿家。

“一个羊角风,加一个睁眼瞎,你妈想干什么?你妈还嫌你们贺家丢丑没丢够?”细叶一直说“你妈”,嫁到德林家十九年,没改过口。

两个人说了很长时间,说得德林心慌。德林挂了电话,喝了一杯茶,去上班。德林到万象城工作以后学会了喝茶,虽说茶叶都是捡公司高管们丢掉不喝的,这个习惯还是不好。

母亲问他们是不是决定不再生了——生儿子了。细叶为账单和家用烦心。大女儿担心今年的学费能不能一次交齐。小女儿只关心新年礼物。总之,家里四个女人,没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回去过年。

上午公司管理部开会,讲过年期间“五防”的安全问题,万象城管委会方面的惩罚标准很严厉,公司也一样。下午下班前,管理部统计过年期间坚持岗位的人头。部长宣布,回家过年的员工,年后重新聘用,能不能聘上,看职数情况。就是说,过年离开的人,年后回来有可能聘上,有可能聘不上。

德林是杂工组组长,组里六个员工归他管。原来组里不止六个员工。经济萧条那一年,公司裁员三分之一,组里跟着裁,他就是这一年当上组长的。他的工资那一年涨了两成,而且,两个杂物间归他管,他可以在随便哪一个杂物间里打盹,或者干点别的什么。为这个,他打心眼儿里感谢经济萧条。

部长问德林走不走,德林支支吾吾,没说走,也没说不走。他不想给部长留下坏印象。德林眼里有活,手脚停不下来,工作负责任,对谁都像对亲爷爷,也许他的运气没有那么差,能重新聘上。不过是不是会继续让他当组长,或者让他轮岗,分到别的什么部门,这就难说了。他还是想保住杂工组长的位置。

趁中午吃饭的工夫,德林给两个老乡和一个熟人打电话,问他们的情况。主要是问能不能帮忙到售票窗口买票。万象城不像关外的代工厂,那些代工厂几万人,十几万人,几十万人,铁路运输部门有专门的售票服务。

打完电话,德林决定放弃找人帮忙这种想法。没走又没拿到票的,大多情况和他一样,没时间去售票窗口排队买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作家邓一光的深圳故事集。12幅“深圳写生图”,12种不同身份,12段奇遇人生,探索着这个城市独特的灵魂与质感,也开掘出当下城市写作的深邃与宽广。问题学生、高级厨师、厂妹厂仔、景观设计师、程序员……这座崭新的城市,究竟包蕴着新移民和异乡人的多少梦想,又将裹挟他们去往何处?

目 录

第一辑 重生

003 · 你可以让百合生长

086 · 我们叫作家乡的地方

117 · 万象城不知道钱的命运

141 · 离市民中心二百米

第二辑 梦境

167 · 深圳在北纬22°27′—22°52′

193 · 深圳河里有没有鱼

209 · 台风停在关外

第三辑 隐秘

225 · 宝安民谣

249 ·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

273 · 簕杜鹃气味的猫

299 · 家乡菜,或者王子厨房的老鼠

322 · 与世界之窗的距离

精彩书评

邓一光的小说不只是讲述故事,他是以处理人物的精神和心灵事务为旨归的。荒诞性、不确定性和人物命运的不可知性,构成了他小说的内在结构。他对小说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使他的作品鲜明地区别于当下所有书写都市生活的作品,从而在短篇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

——孟繁华

邓一光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复杂经验的准确把握,以及现代都市经验展开后所呈现的意义,是非常有价值的。

——李敬泽

从思维方式上,邓一光反映深圳现实的小说都迥异于他的家族历史阶段的小说。也许在邓一光的眼里,深圳就像一个不断变幻着的万花筒,他乐于接受这一帧接一帧的炫目的图案,这些炫目的图案会激发人们的无穷想象。他把这种观感转化为小说的构思,想象与碎片化,便是他的深圳系列的最突出的特点。不妨将他的这类小说称其为万花筒式的叙述。

——贺绍俊

看邓一光的作品,你会强烈地感受到深圳这个城市有着特殊的灵魂。就好像这个亚热带城市的植物一样,你可能叫不上名字,但能够感觉那种强烈、浓郁的深圳气息扑面袭来。

——雷达

编辑推荐

★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邓一光的深圳故事集

★ 12幅“深圳切片”,异乡人与都市漂泊者的追寻之书

★ 改写深圳文学成见的“现象级”写作!

★ 为什么留下?又将去向何方?寻觅的不只是容身之处,更是心之所归

内容推荐
本书是当代作家邓一光的深圳故事集。12幅“深圳写生图”, 12种不同身份, 12段奇遇人生, 探索着这个城市独特的灵魂与质感, 也开掘出当下城市写作的深邃与宽广。问题学生、高级厨师、厂妹厂仔、景观设计师、程序员……这座崭新的城市, 究竟包蕴着新移民和异乡人的多少梦想, 又将裹挟他们去往何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一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65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42页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北京
19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