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变量: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也是中国国运的一个分水岭,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让从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却也让中国在与西方的碰撞中一步步失去文明优势。这一关键的历史变量就在于——海洋。

“财富来自海上,危险亦来自海上。郑和这一诊断竟成为之后中国近500年历史命数的谶语。向陆还是向海,成为当时中国面临的两个战略选择。郑和下西洋后500年的中国历史,因为这种选择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本书是以海洋与海权的视角来讲述中国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一些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历史上,中国航海的发展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呈现出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内容涵盖从春秋时期到元代的中国航海简史,郑和下西洋,明代中葡、中荷的兵戎试探交锋,明万历年间抗日援朝,明清海禁,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北洋舰队的建设及甲午海战。这也成为观照公元1500年以后,中国历史演进的最为关键的一条脉络。

不妨试想,设若当年中国选择了海洋,中华文明当今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作者简介

李峰,历史纪实作品畅销作家,湖北省作协会员,居住武汉。在文史及军事领域研究颇有造诣。出版有《决战朝鲜》《中国海魂》《空中骑兵营》《出巢狐狸》《决战长空》等书。

目录

推荐序 面对大海的慨叹

——中国历史上的海权与强国梦

第一章 中国人的海 / 1

拥抱蔚蓝的海风 / 3

扬帆!中国人来了! / 9

去,下西洋! / 13

男子汉中的男子汉!到了非洲!到了红海! / 20

第二章 西方海军在崛起 / 29

海水里流淌的都是黄金! / 30

仗剑经商,为钱航海 / 32

航海家亨利 / 41

中国丢了门户满剌加 / 44

号炮震广州 / 48

澳门怎样丢的? / 51

啥叫坚船利炮? / 54

西方海军在崛起 / 61

被打傻了 / 64

郑成功收复台湾 / 68

第三章 大难临头 / 73

英吉利红毛上岸抢猪 / 74

放眼向洋看西方,崇祯也像大帝! / 76

片板不许下海,大倒退! / 83

马戛尔尼爵爷就是不磕头! / 92

也确实是间谍 / 111

想搞垮一个国家吗?卖他鸦片! / 116

他叫林则徐,中国人的英雄! / 135

啊,虎门! / 140

真被打惨了! / 148

八旗子弟 / 151

一败涂地 / 159

睡狮终醒! / 177

第四章 大将西征 / 181

真疼了,难忘的圆明园 / 182

图强,中兴三大名臣 / 189

卫新疆还是守沿海? / 200

夺回了新疆!大胜! / 203

中国海军在战斗! / 210

中法剑拔弩张 / 212

马江,马江,跟战舰共存亡! / 214

大捷镇南关 / 220

......

精彩书摘

中国丢了门户满剌加

曾在印度生活半个世纪的历史学家戈雷亚在《印度传奇》中记载,达·伽马从印度专门带给王室的礼物中,多件精美绝伦的瓷器引起王后惊叹,这更刺激了葡萄牙国王从海路通往中国的愿望,戈雷亚还称当时遇到了“中国人的堡垒”,因为当时华人在印度沿海一带也设过许多厂。而另一位葡萄牙人更直接在《天堂与印度香药谈 》一书中记录了他得到的有关中国的情报,“华人很早便在这一带航行了”,“来航的船只那么多,根据霍尔木兹人的记载,有时一次涨潮便有4000只船进入哲朗(今称霍尔木兹)港口”。

1502年9月在里斯本绘制的第一次标明赤道线和热带回归线的一张地图上,有关满剌加的说明如下:“这个城市所有的物产,如丁香、芦荟、檀香、安息香、大黄、象牙、名贵宝石、珍珠、麝香、细瓷及其他各种货物,绝大部分从外面进来,从唐土运来。”此乃葡萄牙文献上有关中国的最早明确记载。

1504年,意大利人佐治在其《印度游记》中称葡萄牙船队与来自中国的白人相遇。一年后,葡萄牙国王唐·曼努埃尔一世向西班牙天主教国王写信时声称收到确切消息,在交趾(今越南)一带有许多天主教徒,众多王国只服一个叫作大中国的国王。

葡萄牙国王唐·曼努埃尔一世得到达·伽马的情报后,对远东地区的发现极为关注。对舰队司令塞格拉下达了有关搜集中国情报的详细要点:

“你必须探明有关秦人的情况,他们来自何方?路途有多远?他们何时到满剌加或他们进行贸易的其他地方?带来些什么货物?他们的船每年来多少艘?他们的船只的形式和大小如何?他们是否在来的当年就回国?他们在满剌加或其他任何国家是否有代理商或商站?他们是富商吗?他们是懦弱的还是强悍的?他们有无武器或火炮?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们的身体是否高大?还有其他一切有关他们的情况。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他们的国家大吗?国内是否不止一个国王?是否有不遵奉他们的法律和信仰的摩尔人或其他任何民族和他们一道居住?还有,倘若他们不是基督徒,那么他们信奉的是什么?崇拜的是什么?他们遵守的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他们的国土扩展到什么地方?与哪些国家为邻?”(注:此文原件仍存葡萄牙国立档案馆。)

塞格拉的船队于1509年驶抵满剌加后,马上展开与在当地经商华人的交往。华人运销满剌加的主要货物为麝香、丝绸、樟脑、大黄等,以换取胡椒和丁香。华商一般趁3、4月的季风前来满剌加,于5、6月又赶风返回中国。葡萄牙人千方百计向华人打探中国的情况,企图挤入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网中。他的舰队在满剌加逗留了数月,后因无法补充给养而撤退,但与华人有了初步接触。

让人感慨不已的是,就在葡萄牙人拼命收集中国情报的时候,中国封建王朝不但对西方越来越近的海上威胁麻木不仁,而且在明廷内部发生了一件令后人极为感伤的事,就是郑和在航海途中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搜集的有关南中国海、南洋和印度洋地区所有的航海资料,沿途各国贸易和国情档案资料全部被莫名其妙地销毁,不明不白地在中国历史上全部失踪了。

原来,就在中国主动放弃海权和海上贸易不久,海外贸易的走私巨利顿时让不法商人垂涎不已,大批内外勾结的海盗集团顿时蜂起,这里面最有名的当然就是以日本浪人为骨干的“倭寇”集团,所以明朝的倭患实是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典型案例,不是强大的明朝海军在郑和后自毁在海港内,那些只操轻舟舢板的倭寇怎么可能长期劫掠中国沿海?而有明一代,郑和之后前有倭寇祸害东南,后有中国南海此起彼伏的海匪集团,葡萄牙人、荷兰人更是先后不断滋扰,并占据中国澳门和台湾,这实在不能不说是明廷自毁海军自弃海防的可怕报应。

到成化年间(1465—1487年),即葡萄牙人开始向东方挺进的时候,被开始猖獗的倭寇滋扰得忧心不已的明宪宗听从内廷太监的建议,决定再效郑和故事,重下西洋再振海防,这时出现了历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当兵部尚书项忠(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奉命进档案库查取郑和出使的海图时,竟赫然发现,所有郑和航海档案资料竟全部失踪,一件无存!当时担任京官的嘉兴人严从简在所著笔记《殊域周咨录》里详细记录了这件事,严从简说在项忠入库前,时任车驾郎中(相当于今天的装甲兵司令)的刘大夏为“闭关自保”,竟然把这些资料全部藏匿起来,刘大夏的理由是,郑和航海“费银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何益?”真是腐儒误国,莫此为甚。装甲兵司令如此海权鼠见,封建王朝的保守落后,真让后人长嗟不已。

《殊域周咨录》是根据明廷内库档案所写,而嘉靖年间的吏部右侍郎陆树声在自己的笔记《长水日抄》中,明代专门记载历代皇帝言行的《实录》都记载了刘大夏藏匿外国资料之事,应该说这件事具有相当可信度,后来有史学家认为明朝皇室其实是回族穆斯林,由于明朝起事时极其浓厚的宗教背景,至今在中国民间和回族群众聚居区还流传着“十回保一朱”,“十大回回保明朝”的说法,回族群众们认为朱元璋马皇后不缠足,这是回族群众的习惯,而且十个回族群众九个姓马,朱元璋手下常遇春、汤和、蓝玉等十员开国大将均是回族群众,所以满族人入关后,为了维持稳定,争取回族群众的支持,为了掩盖明朝皇室是回族穆斯林,故意销毁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但不管是明朝官方销毁,还是清朝官方销毁,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资料就此全部失踪,没有这些情报资料,远洋航海根本无从谈起,明王朝就此丧失了最后一次真正挽回国运的机会。

随同郑和航海资料一起消失的,还有中国工匠精湛的传统造船技艺,由于长期不造大船,中国的造船工艺渐渐荒废、遗忘、失落,随着为郑和造船的最后一批工匠去世,明朝从能造至少2000吨的远洋宝船,退化到只能造出最大吨位400吨的近海巡逻艇,而且造船质量大大下降,所以葡萄牙人东来,在海上一经接触,就对中国军舰鄙视万分,将中国军船蔑称为“戎克船”,这是英语“Junk”的音译,加“船”字形成的。在台湾1993年版的《新英汉词典》中所列“Junk”第二意为“中国帆船”,而第一意则为“破烂物,垃圾,废物等无价的东西”。

之后消息传回西方,西方便统称中国船为戎克船了,中国战舰便一直被西方看不起,一堆又一堆强盗便倚仗坚船利炮赶到中国分赃来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变量: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89272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63000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