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审计学原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阐述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讲述基本理论,包括审计含义、审计目标、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框架、总体审计程序和方法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下编讲述业务流程,包括从初步业务活动到很终撰写审计报告的各个审计环节的工作要求。本书在组织结构上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相关理论;在内容上,突出强调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地位,不仅在相关章节对审计风险进行了深入讨论,而且在各实务环节中突出了风险控制的理念,强调理论和实务的一致性。本书实务部分是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新发布的准则编写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供读者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参考,同时本书也适合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本科生阅读。 目录 上编 审计基本理论 章 概述 节 审计的含义 第二节 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 第三节 职业怀疑与职业判断 附1.1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范围 附1.2 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简史 第二章 审计目标 节 审计的总体目标 第二节 认定和审计的具体目标 第三节 审计证据 第三章 风险导向审计 节 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 第三节 审计风险 第四章 审计程序 节 总体审计程序 第二节 具体审计程序 第三节 函证 第五章 审计抽样 节 审计抽样理论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实施 第三节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第六章 审计工作底稿 节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撰写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 下编 审计业务流程 第七章 审计计划 节 接受业务委托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附7.1 审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 第八章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与固有风险相关的信息 第三节 与控制风险相关的信息:内部控制 第九章 审计风险评估 节 风险评估相关理论 第二节 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舞弊风险的评估 第十章 审计风险应对 节 风险应对概述 第二节 控制测试 第三节 实质性程序 第四节 舞弊风险的应对 第十一章 完成审计工作 节 错报的沟通、更正和评价 第二节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第三节 书面声明 第四节 期后事项 第十二章 审计报告 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标准审计报告 第三节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第四节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第五节 审计报告的其他段落 第十三章 审计业务质量控制 节 质量控制制度 第二节 审计业务对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三节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审计学原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祁红涛,杨静波,李海龙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5569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16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239.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