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方成长小说文本解读
内容
目录
序言1
德国篇
概论: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7
一、张力下的统一——论原型成长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21
(一)从反讽结局中看其辩证统一性22
(二)从“美善合一”看感性与理性的统一25
(三)从“相互联系”看“思”与“行”之间的辩证统一28
(四)矛盾与统一的背后30
二、反讽艺术之辩——对《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再思考36
(一)盛名之下的质疑之声37
(二)小说的反讽结局39
(三)戏剧的感性与理智及道德的严肃性之间的矛盾与统一41
(四)现实与观念、行动与思想之间的张力及其化解44
(五)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分裂与统一47
(六)“美善合一”与有机成长观背景下的反讽艺术49
英国篇
概论:英美成长小说情节模式与结局之比较53
(一)成长小说的两种情节模式55
(二)成长小说两类不同的结局61
(三)不同情节与结局的意义及其成因67
三、“激进的内在改革”或卡莱尔式的自我教育——作为精神自传的《旧衣新裁》76
(一)《旧衣新裁》之“奇”78
(二)“激进的内在改革”:卡莱尔式的自我教育81
(三)作为哲理性精神自传的《旧衣新裁》87
四、论《旧衣新裁》中的“衣服”与“裁缝”93
(一)《旧衣新裁》所作何为?衣服是什么?94
(二)为什么要重新裁剪衣服?什么样的衣服才合身?99
(三)谁是裁缝?谁又是那个新裁缝?108
五、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论《简·爱》对童话的模仿与颠覆116
(一)《简·爱》对灰姑娘童话的模仿117
(二)《简·爱》对灰姑娘童话的颠覆122
(三)《简·爱》: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125
六、《简·爱》——精神追求抑或权力算计131
(一)对《简·爱》的再审视与追问133
(二)社会流动性加大条件下的权力算计135
(三)社会规范压力下简的“牺牲”精神与退让策略144
(四)财富对简地位提升的决定性作用148
(五)“神仙所生、凡人所养”:简的两面性150
(六)《简·爱》:一部再现社会实用主义自我教育观的成长小说154
七、异化的内在修养——论《远大前程》中的“绅士”157
(一)“我真想做个上等人啊”:匹普的绅士梦159
(二)“上帝啊,保佑这个厚道的好心人吧!”:狄更斯的绅士观167
(三)“真正的绅士”:《远大前程》对《自助》中绅士观的回应171
八、格雷的画像与王尔德的镜子——论《道连·格雷的画像》178
(一)展示灵魂的画像:格雷美丽青春下的堕落人生180
(二)“反映灵魂的镜子”:王尔德视为生活完美表达的艺术187
(三)回到康德:走向美与道德、审美论与目的论的统一196
九、《无名的裘德》——一首“零余者”的成长悲歌204
(一)“光明之城”:零余者的“无望之乡”205
(二)“冻结的青年”:零余者灵肉分离的病态情爱213
(三)“字句叫人死”:零余者悲剧的社会根源222
十、“我们中间的一个”——《吉姆爷》中的归属感和精神追求230
(一)“我们中间的一个”与“荣誉”231
(二)“很不好”的梦与“很好”的追梦235
(三)走不出去的过去与“渺茫的要求”237
(四)《吉姆爷》的现代性及其对经典自我教育观的回归240
十一、从灵与肉的分离到灵与肉的结合——评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243
(一)既是儿子又是情人——恋母情结的困扰246
(二)米丽亚姆与克莱拉——灵肉分离爱情的象征248
(三)灵肉合一——劳伦斯的爱情理想254
十二、穿古装唱新戏——论《寻欢作乐者的历史》的书写策略257
(一)“援古证今”:传统的小说情节模式与百年前的故事258
(二)“据事以类义”:典雅的用典263
(三)穿古装唱新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67
十三、阶级·宗教·性——再论理查德·梅森的成长小说《寻欢作乐者的历史》273
(一)作为成长小说的《寻欢作乐者的历史》274
(二)“纯真状态中的两个赤身裸体的人兽”——性对阶级差别的超越?277
(三)“上帝就在这里”——宗教的桎梏与人性的解放281
美国篇
概论: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略论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表达287
(一)天真——“认识你自己”及周围世界的内驱力289
(二)“顿悟”——获取“真理”的瞬间292
(三)幻灭——偷食“禁果”的代价295
(四)觉醒的困惑——一种文化解读299
十四、分裂的人格与虚妄的梦——论觉醒型女性成长小说《觉醒》302
(一)分裂的人格:艾德娜的双面人生304
(二)蓝色的大海、绿色的草原与艾德娜虚妄的梦310
(三)笼中的鸟与作为“死亡证”的觉醒313
十五、“并无实体的城”——论菲茨杰拉德《冬之梦》中的美国梦318
(一)德克斯特的“冬之梦”:那“光鲜亮丽的东西”320
(二)朱迪的游戏:有“规”无“矩”的美国梦325
(三)并非承诺之吻:作为“一种期货”的美国梦331
(四)《冬之梦》:菲茨杰拉德之梦及其对美国梦的批判337
十六、在情爱中成长——作为成长小说的《小城畸人》342
(一)“粗俗沉沦”型性遭遇345
(二)“激越飞扬”型爱情349
(三)跨越青春,走向成熟353
十七、从“顿悟”到“遁世”——评福克纳的小说《熊》355
(一)在大自然的洗礼中“顿悟”357
(二)路在何方:“顿悟”通向“虚无”360
(三)诗性的美国想象:审美超越理想与现实的对峙363
十八、二元对立的颠覆和文本结构的消解——解构《麦田里的守望者》367
(一)二元对立因素在文本中的颠覆369
(二)对霍尔顿身份的解构375
(三)文本结构的自我消解380
十九、身份困惑、种族冲突与民族寓言——为《没有指针的钟》一辩383
(一)“粉红色的骡子”:杰斯特的身份困惑与种族意识384
(二)未定的个体身份与无解的种族困境392
(三)《没有指针的钟》——作为民族寓言的“后经典”之作399
二十、言说无法言说的恐怖主义——论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406
(一)无法言说的恐怖主义与“越界”言说的《恐怖分子》409
(二)“这些魔鬼想夺走我的主”:《恐怖分子》对美国文化的批判413
(三)“外来人”来到“发光中心”:异化感与归属感422
引用作品430
后记445
内容推荐
本书以德、英、美三国为主要考察对象,勾描出西方成长小说“从源头到当下”200余年的流变路径和阶段性特征,爬梳洗剔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杰作佳构,择其拥有代表性者以专题形式深入解析,综合运用当代文学批评手段,博采广纳而为再阐发,还原西方成长小说经典的思想源头和创作现场,熔铸出一个其来有自、其宗有定、其变不居的文学范型,于《西方成长小说史》之外,为西方成长小说研究再开门径,为文学类型研究提供文本批评范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方成长小说文本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胜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86650
开本 16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