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礼之退隐 近代中国刑律变动及其思想争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中国的经典传统中,有关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思想议题为礼法关系。“礼”上通天理下达民情,具有无可置疑的高于“法”的位置。在这一视域中,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脉络是礼教原则从社会各个层面退去,随之传统意义上的天理无处安放,民情转隐。“礼”之退隐的过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法”的凸显这么简单,其中纠合新的变量是西方异域因素的强势进入,如果用一个字表述其中蕴含的治理要素,那就是“宪”。清末修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思想文本”,其中汇集着古今中外诸多核心治理要素的调适与冲突。本书并非单纯对作为“事件”的清末修律进行历史学的“还原”,而是试图紧扣中华律典如何一步步走向“看不见中国”这一问题重构清末修律的思想图景,并进而思考其中展现的“礼”“法”“宪”之纠葛。 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2 二、前人研究及存在问题4 三、资料概述及研究路径12 章清末修律的思想背景17 一、"明刑弼教":传统中国的礼法理想18 1.思想与文献的渊源18 2.修律前奏:薛允升对清律的思考22 二、"申韩坠绪":西旅学知识在清末的认知与传播28 1.会通西法与礼教:清理秦制28 2.对接:法学与"申韩坠绪"31 第二章"立宪的始基":迈向制度同一性41 一、"仿行宪政"与礼法调适:清末修律宗旨演变考42 1.修律:"宪政始基"43 2.修律宗旨的确立与礼教争议的由来45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礼之退隐 近代中国刑律变动及其思想争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成富磊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5177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2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9.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