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性,在优选化进程中更加明显。在优选化语境中,一方面,每一个民族都不得不面对诸多他者文化的"闯人",而且为了生存,还不得不进入主流民族文化领域,与之交融、认同,其文化身份就越来越复杂,日益显示出一种"文化混血"性;另一方面,隐藏在民族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文化记忆,又顽强地活跃着,并无时不与他者文化身份冲突,进而促成一种身份交融,这更加强化了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和"混血性"。所以,优选化改变了文化身份的原有基础,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特色,在此背景下,任何固守自我民族纯粹文化身份的想法,都明显脱离实际。因此,优选化使人们的文化身份正变得日益丰富而多元,这样,文化身份的变动性与建构性,就日益得到普遍确认。 目录 绪论 上编当代少敖民族小说的X化身份认同 章20世纪50-7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文化身份认同 节20世纪50-7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隐性的自我认同 第二节20世纪50-7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一体化的他者认同 第二章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小说的文化身份认同 节对一体化他者认同规范的习惯性沿袭 第二节对一体化他者认同规范的局部突破 第三节对一体化他者认同规范的总体突破 中编多代少教民族小说的大化身份建构 第三章20世纪50-7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文化身份建构 节自我身份的他者化与一体化:动态建构过程 第二节自我身份的他者化与一体化:动态建构机制 第三节自我身份的他者化与一体化:动态建构途径 第四章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小说的文化身份建构 节他者化的文化身份建构及其多元化 第二节自我化的文化身份建构及其多元化 第三节复杂性的文化身份建构及其多元化 下编当代少教民族小说丈化身份:反思与展望 第五章当代少数民族小说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的局限反思 节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的片面化及其克服 第二节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的浮浅化及其出路 第三节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的群体化及其突破 第六章当代少数民族小说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的理想展望 节寻求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文化契合 第二节尊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确立多元主义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609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