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涛:中山大学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靠前汉语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和教材若干部,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
俆霄鹰:中山大学副教授,多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研究,已有专著和教材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图书 | 跨文化交际概论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张世涛:中山大学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靠前汉语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和教材若干部,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 俆霄鹰:中山大学副教授,多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研究,已有专著和教材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章什么是跨文化交际1 节跨文化交际的性质和作用3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目的10 第二章文化和多元文化15 节“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化和文化的独特性17 第二节“海纳百川”——多元文化的时代25 第三节“文明”和“文化”——文化的相对性和普遍性31 第三章认识文化——群己关系35 节“我是谁”——身份认同37 第二节“我和我们”——个人和集体46 第三节自己人和别人——关系与规则53 第四章认识文化——平等与性别57 节“你知道我是谁吗”——理解平等与不平等59 第二节“他”和“她”——理解性别平等66 第五章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与时空的关系75 第六章交际和文化97 节交际100 第二节交际的基本要素100 第三节交际和文化103 第七章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109 节“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语言和文化111 第二节“不言而喻”——言语交际的规则117 第三节“说不出来的文化”——非言语交际和文化122 第八章文化碰撞139 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文化碰撞的产生141 第二节“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在国际汉语教育的情景中 理解和化解文化碰撞153 第九章文化适应187 节“人在他乡”——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189 第二节“入乡随俗”——跨文化适应的态度和方法202 第十章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自信209 节我是中国人——中华文化211 第二节中国和世界——跨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传播216 参考文献223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面向汉语靠前教育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教材,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和主要内容,同时也注意将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和学术脉络清楚地展示出来;2.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具体真实案例紧密结合,读者将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体会文化交际参与者的心理感受;3.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4.在结构体例安排上重视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跨文化交际概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世涛,徐霄鹰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1593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1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1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3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