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鸿章袁世凯(共2册)(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巅峰,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目录
【李鸿章:东亚的近代】
序 言 马关的光景
第一章 青年时代
第二章 风雨飘摇
第三章 浮出
第四章 明治日本
第五章 “东方的俾斯麦”
第六章 “落日”
尾 声 迎接新时代
【袁世凯:现代中国的起点】
序 言 袁世凯与日本人
第一章 朝鲜
第二章 崛起
第三章 北洋
第四章 革命
第五章 皇帝
尾 声 袁世凯和他的时代
导语
★ 从旧官僚到新先锋——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政治上,先前稳定的皇帝独裁转变为王朝危机,地方督抚势力扩大;经济上,对外贸易和金融比重日渐增加,近代工业兴盛起来,沿海地区与外国往来取得巨大发展,在带动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拉开了与内陆的差距。李鸿章作为旧式科举官僚代表的精英人物,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官僚的先锋,担任中国前所未有的洋务统帅,周旋在列强之间,走完了一生。
★ 从顶梁柱到窃国者——袁世凯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在20世纪初,他接替李鸿章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清朝赖以依靠的栋梁。然而身处帝制与共和的转折时期,他走上了窃取革命成果的道路,最终导致军阀混战的分裂局面。从顶梁柱到窃国者,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十年之内。是怎样的局势,左右了袁世凯的决定;袁世凯的成败,又是怎样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形成?
精彩页
“落日”的“孤臣”,是李鸿章临终前的自画像,形象地勾画出自己的境遇。迎来20世纪的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也许是旧时代已经日落西下,年迈的自己却被抛下的感慨吧!
李鸿章是垂帘听政和督抚重权互相弥补、处于稳定时期的政治家。也许,他的实力正是将两者相结合,保持稳定。然而,在中日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起义这一过程中,他失去了权势,垂帘听政和督抚重权陷入了彻底的决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急剧对立,决定了之后中国的结构框架。而李鸿章的位置,似乎已经不在其中。
如果说一个人无法同时生存在两个时代,那么,顽强地度过一个时代的李鸿章,也许称得上是圆满人生吧!这个时代是中国进入“近代”这一时代范畴的过程。
如果将其起始的19世纪初和终点的20世纪初进行比较,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它的特色。先前稳定的皇帝独裁转变为王朝的危机,地方督抚势力扩大。对外贸易和金融比重日渐增加,占据经济的核心,近代工业继而兴盛起来。包括上海在内,与外国往来的沿海地区取得巨大发展,在带动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拉开了与内陆的差距。
中国的这些变化,也体现在李鸿章的生平之中。作为旧式的科举官僚代表的精英人物,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官僚的先锋,批判科举,担任中国前所未有的洋务统帅,主导海防,周旋在以日本为首的外国列强之间,走完了一生。
他的存在举足轻重。李鸿章不仅仅是经历了一个时代,他还创造了一个时代。前面提到的政治和经济变化,几乎全部和他有关,这里多少都反映出他的特性。正因如此,他在下一个时代也无可非议地成为褒贬毁誉的对象。
下一个时代是20世纪,“爱国主义”的时代。以前尚未出现或是非常微弱的“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兴起并渗透,中国要成为国民国家是自明的目标。作为新时代旗手并成为领袖人物的,是刚才提到的梁启超。他在变法失败后亡命日本,致力于新闻事业,为爱国主义的普及和国民国家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李鸿章死后不久,梁启超为他写了评传并出版。当时他30岁,可以说还是个青年。他断言道:“四十年来中国的大事,几乎全部与李鸿章有关。”
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囯务。坐知有军事,而不知有民政。知外交却不知内治。知朝廷之存在,而不知国民之存在。
总结旧时代,展望新时代固然不错。把旧时代的责任推给李鸿章,挖掘他的短处来作为新时代的靶子,从立场而言也是无奈吧?让人无法认同的是,对其“不知”的夸大批判。
李鸿章果真没有实施“民政”和“内治”吗?当时,还没有“国务”和“国民”的概念。把实施过的事情或是不存在的东西都判断为“不知”,是有意的虚伪、理论上的欺诈。这里不是对他人或先人的同情、共鸣基础上的历史视角,不过是为了匆忙让自己的观点正当化的政治思维而已。
李鸿章极尽为人臣子之道,不仅健康长寿,还拥有众多的子孙。在私生活上也是无可挑剔。不过,他个人的私事,也几乎没什么意思。正如他的老师曾国藩所言,他热衷于当官从政,是名“豁出命干”的官僚。作为官员,他的举手投足都与“中国的大事”息息相关。在实地的政治行政上,可以说在敷衍了事的中国传统的官僚、士大夫中,他的作风极其罕见。正因为如此,有违他初衷的事情也不少。
李鸿章作为一名科举精英,一开始奉职于翰林院,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他应该会成为一名集中华文明精髓于一身的拥有荣耀的文臣,这也是他年轻时的目标。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意想不到地当上了地方大员,终其一生。按照传统的价值标准来看,无论多么的富贵或是有权有势,地方官员终究只是二流而已。他一生都对此心怀自卑。
1898年5月1日这天,他担任总理衙门大臣,身在北京。与他同一时期考上进士的杨味苑来看他,目的是炫耀自己写的书。李鸿章嘲笑他说:“考上了进士,进不了翰林院,真是丢人。”
杨味苑也不甘示弱地回敬道:“进了翰林院还空有宰相的头衔,却当不了文官,不也丢人吗?”
也许是自卑心理受到了刺激,李鸿章勃然大怒,拿起拐杖追打杨味苑。杨味苑只好狼狈地逃了回去。
当年的李鸿章76岁。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应该李鸿章的行为是凶残的、野蛮的,如此高龄却有此等精力确实让人惊叹。更让人感慨的是,他的矜持与官界的常识之间的鸿沟竟然如此之深。
即便如此,他身为肩负清朝命运的中流砥柱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那么,作为一名地方大官,他的业绩到底不是他的本意。尤其是20多年的洋务和海防。洋务与民政、内治脱离,成为军事和外交,是由于撞上了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这一堵墙壁,无奈之下的结果而已,并不是他所期望的。聪明而又自负的李鸿章,认识到这堵墙壁无法突破后,他只是没有犯下有勇无谋、头脑发热最终失败的愚蠢错误而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鸿章袁世凯(共2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冈本隆司
译者 译者:马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737859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