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绘画史(精)/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金原省吾《中国绘画史》,是其著作《唐代之绘画》和《宋代之绘画》的扩写版。这两本书由当时在作者下学习的傅抱石整合为一册后译出,命名为《唐宋之绘画》,于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傅抱石在该书译者序中评价道:“《唐宋之绘画》,原为二小册,今合而译之。先生此书,不在梳剔唐宋绘画之痕迹,而在研究唐宋代表作家之基因及发生。价值在此,重要亦在此。吾国言唐宋者不少,然皆从某作家某集团(画院之类)出发,分布于时代之外廓。先生则以”色“”线“”墨“三事,论其流变,详其蕴蓄,析其作品,道其影响,吾一人读唐宋时代之画坛及作家之所以形成,不难籀出一最明确之系统,而资元明清三代探索之大助。”完成《唐宋之绘画》翻译工作后,傅抱石多次要请金原省吾写一部更为详细的《中国绘画史》,并让自己翻译成中文。金原省吾应邀动笔,但成书之时已是1938年夏,是时傅抱石早已因母亲病危放弃学业回国,抗日战争也已全面爆发,《中国绘画史》翻译工作因此无限期推迟。本次翻译,是对金原省吾和傅抱石未竟事业的弥补。通过这些文章,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内藤湖南对于中国绘画史的论述,还可以理解内藤对于日本的文人画以及近年来备受追捧的光琳派绘画特点的解说和评价。行文中时时与日本绘画对比,彰显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影响的源流关系。 作者简介 金原省吾(Kinbara Seigo,1888—1958),日本著名美学家、美术史家。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日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帝国美术学校(现武藏野美术大学)、新漓大学等。著述《中国美术史》《日本美术论》《东方美术论》《唐代的绘画》《东方绘画》等十余部,影响深远。傅抱石留学日本期间曾在金原门下学习美术史论,并翻译其《唐宋之绘画》《中国上代画论研究》等著作。 目录 “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序言一丛书主编 “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序言二[日]中谷伸生 丛书凡例 序言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汉代以前 第二章 汉 第三章 六朝 第二篇 中古史 第一章 唐 第一节 序说 第二节 唐前期 第三节 唐后期 第二章 五代 第三章 宋 第一节 序说 第二节 宋前期 第三节 宋后期 第四节 宋画之特质 第三篇 中世近世史 第一章 元 第二章 明 第三章 清 图版目录 索引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绘画史(精)/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日)金原省吾 | 
| 译者 | 译者:董科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2508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218 | 
| CIP核字 | 2020263809 | 
| 中图分类号 | J2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8 | 
| 宽 | 180 | 
| 高 | 3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