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佛教考古 从印度到中国 修订本(1-2)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崇峰,1960年生,男,印度德里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学科研领域为印度、中亚和中国的佛教考古与佛教艺术研究。 目录 前言1 一、印度寺塔:天竺宗源 塔与塔庙窟3 西印度塔庙窟的分期与年代21 阿旃陀石窟参观记75 二、龟兹石窟:西域传法 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正壁画塑题材及有关问题107 克孜尔石窟的本生故事131 克孜尔中心柱窟的涅槃再现142 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弥勒图像185 克孜尔部分中心柱窟与《长阿含经》等佛典199 龟兹与犍陀罗的造像组合、题材及布局241 三、北方佛寺:中土弘道 从犍陀罗到平城:以地面佛寺布局为中心267 鸠摩罗什与中土早期石窟寺:以禅经为例313 关于鼓山石窟中的高欢柩穴357 僧璨、定禅师与水浴寺石窟365 敦煌莫高窟北朝晚期洞窟的分期与研究377 龙门石窟唐代窟龛分期试论441 地婆诃罗、香山寺与"石像七龛"529 石窟寺中国化的初步考察559 陕西周至大秦寺塔记610 四、川滇窟龛:汉化余韵 安岳圆觉洞调查记625 剑川石窟:1999年考古调查简报639 五、史料遗迹:透视交流 汉文史料所见罽宾与中国657 西行求法与罽宾道707 犍陀罗、秣菟罗与中土早期佛像737 中国出土的阿育王像783 金刚力士钩稽799 菩提像初探809 征引文献835 插图目录901 后记935 修订本后记937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根据实地调查资料探讨印度地上塔寺和石窟的发生与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流变和演化,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本书分为五部分,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从印度到中亚,再从中亚到中国,分别探讨了印度寺塔、龟兹石窟、北方佛寺、川滇窟龛,并对相关的史料遗迹进行了探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佛教考古 从印度到中国 修订本(1-2)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崇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724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9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097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83.51,K18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20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