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2018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该书为《2018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度佳作丛书》中的“民间文学卷”,是2018年中国民间文学评论佳作的合集。2018年度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论题涉及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及学术史研究,该书共收入论文23篇,其中,神话研究论文三篇,反映了目前神话研究的多视角、多学科趋势;在传说领域,传统的类型学研究同样有很好成果出现;民间故事的研究与类型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史诗是一种复杂的民间文学体裁,融合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传统;民间长诗研究方面,收入的两篇论文说明语境研究不断受到重视;学术史研究的四篇论文,说明总结成果、反思学科理论与研究范式,对学术史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理论与方法”部分的两篇论文主要涉及对民间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总之,全书体现了民间文学研究者“朝向当下”,探索前沿理论和关注日常生活世界的学术追求。 目录 一神话 狗与蛙:盘瓠神话分化与演变的语音分析 吴晓东 叙事情节与社会功能:盘瓠神话流传与变异辨析 周翔 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 杨利慧 二传说 “五鼠闹东京”传说的类型与意义 祝秀丽 蔡世青 “传说动力学”理论模型及其反思 陈泳超 传说的框定:全国性神灵的地方化——以山西洪洞地区的杨戬二郎信仰为例 王尧 三故事 他山之石与本土之根:故事类型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漆凌云 故事流:历史、文学及教育——燕京大学的民间故事研究 岳永逸 “嘴茬子”与“笔头子”:基于满族“民间故事家”傅英仁的建档研究 高荷红 四史诗 英雄的意义——藏蒙《格萨(斯)尔》“霍尔”之篇汉译本的文本比较 姚慧 史诗演述的常态与非常态:作为语境的前事件及其阐析 乌·纳钦 作为体裁的史诗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 尹虎彬 五长诗 《阿诗玛》的改编策略与民间文本的多元传承 萨支山 口头传统与图像叙事的交互指涉——以浙南畲族长联和“功德歌”演述为例 孟令法 六语言类民间游戏 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研究 王丹 七学术史 郑振铎与文学整体观视域中的民间文学 安德明 民间文学批评体系的构拟与消解——1949~1966年“搜集与整理”问题的再思考 毛巧晖 格林兄弟的语文学与“口头传统”研究 王杰文 口头诗学 朝戈金 八理论与方法 从文学文本到文学生活:现代民间文学学术转向 万建中 文本:具有构境能力的语言事件 惠嘉 九热点话题 路径与方向:“丝绸之路”沿线民间文学研究 林继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施爱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2018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万建中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万建中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614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6000 |
| 出版时间 | 2020-1 |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64 |
| CIP核字 | 2020026408 |
| 中图分类号 | I207.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5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12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