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回首往事,撰写自传,我内心有些忐忑不安。童年犹如笼罩在一层金色雾霭之中,真的要穿过那层层迷雾,找寻儿时的自己吗?我无端地感到犹豫不决。

写自传绝非易事。当我试图搜寻最初的记忆时,却发现经历这么多年,旧梦依稀,往事迷离,虽有一些记忆片段显得出奇的鲜活,但“大部分的岁月却像被深锁在记忆的牢笼”,晦暗模糊。随着时间的流转,儿时的几多欢喜悲愁已被岁月冲淡,启蒙之初那些值得纪念的往事也被日后更为震撼的体验挤成了记忆碎片。

在这篇回忆文字中,为避免冗长乏味,我尽量选择那些在我看来最生动有趣也最重要的片段奉献给我的读者。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北部小城塔斯坎比亚。

父系祖上是瑞士人,卡斯帕·凯勒家族成员,后来移居美国马里兰州。祖先中有一位先人曾是苏黎世的首位聋哑教师,写过一部关于聋哑人教育的著作——听上去真是世事难料啊。不过谁说帝王的祖上就没有奴仆,奴仆的后代就当不了帝王呢?

我的祖父——卡斯帕·凯勒的儿子后来来到广袤的阿拉巴马州,开垦了一大片地,慢慢在此定居下来。家人曾告诉我,祖父当时每年都会骑马从塔斯坎比亚长途跋涉前往费城,购置种植园所需的补给。来往途中,祖父都会给家里写信,姑姑至今还收藏着祖父的信件,信中祖父绘声绘色地向家人讲述了旅途中的种种见闻。

祖母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亚历山大·斯伯兹伍德是早期弗吉尼亚州的一位殖民总督。她的父亲亚历山大·莫尔是拉斐德的一名副官。另外她还是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的远房亲戚。

我的父亲亚瑟·H.凯勒曾在南北战争中担任南方联军上尉,母亲凯特·亚当斯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年龄比父亲小很多。母亲的祖父本杰明·亚当斯和祖母苏珊娜·E.古德休曾在马萨诸塞州的纽伯里生活多年,在那里生下了他们的儿子查尔斯·亚当斯。查尔斯后来搬到了阿肯色州的海伦娜,南北战争爆发后加入了南方联军,最终成了一名准将。查尔斯的妻子露西·海伦·埃弗里特是名门闺秀,来自著名的埃弗里特家族,爱德华·埃弗里特和爱德华.埃弗里特·希尔都是她的亲戚。战争结束后,查尔斯一家搬到了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在我尚未丧失听觉和视觉之前,我们全家住在一幢很小的房子里,只有一间正方形的大屋和一间供佣人居住的小屋。这幢房子建在父亲结婚前住的老宅附近。当时南方人习惯在老宅附近再建一幢小房子,以备不时之需。南北战争结束后,父亲也盖了这样一幢小房子。父亲和母亲结婚后,搬到了这里居住。

房子虽小,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房子的外墙上爬满了青藤、蔷薇和忍冬,小小的门廊被蔷薇和菝葜遮盖得严严实实,繁茂的绿色藤蔓和各色花儿引得蜂鸟和蜜蜂流连忘返。从房前的花园望去,整幢房子宛若一个花棚。由于房屋以及屋前屋后的栅栏都爬满了美丽的青藤,我们的家因此也被人叫作“青藤之家”。房前的花园简直成了我童年时代的天堂。

在老师莎莉文小姐到来之前,我经常一个人去花园里游玩。沿着修剪整齐的黄桃木树墙,循着沁人的花香,我很快便能找到那些初绽的紫罗兰与百合花。发完脾气之后,我也会到花园里去寻找安慰。我将自己激动得发烫的小脸埋进清凉的树叶和柔软的青草里,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沉浸在这个花的海洋,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蓦地,身体撞到一根美丽的藤蔓,那叶子与花朵再熟悉不过,凭此我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花园另一边的简易凉亭边。这里有攀爬的卷须藤、低垂的茉莉和罕见的蝴蝶百合。蝴蝶百合因其精巧的花瓣颇似蝴蝶翅膀而得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蔷薇。在北方,很少能见到长得如此诱人的蔷薇。一串串蔷薇垂吊在门廊上,空气中弥漫着幽香,深远而悠长。清晨,朝露未千时,蔷薇花越发显得高洁。我不由得想,传说中上帝花园里的目光兰,也不过如此吧。P3-6

后记

小时候就听说过海伦·凯勒的故事,还看过一部关于她的影片。记忆中,她的传奇人生的确让年幼的我有所触动。不过孩子就是孩子,随着岁月的流逝,那流于表面的感动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每天无忧无虑的生活,周围的朋友和家人在我眼里也都健康快乐,我怎么可能真正理解海伦的艰辛和勇敢呢。

多年后,读了英语专业的我在精读课文中再次与海伦不期而遇。用英文阅读她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在感慨于她才华的同时,更感动于她对世界的美好期许。现在想想,大学时期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快乐也最充实的成长阶段,可那时的我并不那样认为。年少轻狂,好像自己已经历了人生所有的风浪,对所有人的痛苦都能感同身受似的。或许这也并非坏事,就是那种一厢情愿的共鸣让我喜欢上了海伦.喜欢上了她的作品。但那时候,网络并不发达,找到她的原版作品很难,不过在我内心深处,却留下了对她的惦念,好像在牵挂一个昔日的朋友,虽不像思念恋人般的肝肠寸断,但也似怀念儿时熟悉的味道一样细腻绵长。

终于,有了这次翻译海伦的机会,我阅读了她的许多作品,她儿时的迷惘,青年时的充实,成年时的深刻,一一跃然纸上。译《我生命的故事》,我感觉自己好像和她一起在夏日浪漫的海边冒险游泳,在白雪皑皑的北方原野艰难跋涉,在月光皎洁的湖上惬意泛舟,在气势磅礴的瀑布前感慨它的雄浑乐章。她真的看不见、听不到吗?她爱读书,爱艺术,爱大自然,爱周遭的一切;她排除困难学会讲话,历尽艰辛完成学业;她隐忍坚强,纯净美好,多才多艺,感恩人生。译《乐观》,我看到了她的深刻与执着。读她的想法,你可能会感觉她太主观,太片面,但正因如此,我才更喜欢她的真实,喜欢她的执念。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深受启迪。我们真心感激过老天赐予我们的各种能力吗?我看得见,可我有仔细阅读过家中书架上的每本书籍吗?我有用心欣赏过窗外那美丽的自然吗?我有用心体会过这世间的人生百态吗?我听得到,可我有认真领略过大师们创作的经典音乐吗?我有在赶去上班的路上驻足聆听过枝头小鸟的啾鸣吗?我有在永远失去母亲之前在乎过她无私的关切吗?

翻译海伦时,正好赶上我先生眼疾最严重的时候。当我看到他看不清挂在墙上的时钟,读不出手机屏幕上我发给他鼓励的短信时,觉得天都塌了下来。可是,这就是生活啊!我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坚强,先生也是。我们要像海伦一样,学会接受现实,然后勇敢地面对生活,不是吗?海伦在《乐观》中写过:“如果你天生双目失明,那就努力寻找黑暗中蕴藏的宝藏吧,因为这些宝藏比俄斐的金子还要珍贵。这些宝藏代表了善良和友爱、真理和希望,它们才是无价之宝,什么红宝石、蓝宝石,跟它们比起来简直一文不值。”  译作终于要与大众见面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撰写着译者后记,回想翻译海伦的那段时光,我心中充满了诸多不舍:那无数天不亮就打开笔记本翻译海伦的清晨啊!还有那晚饭后用海伦的故事给先生打气的黄昏!如今,先生的眼疾也有了好转,看到他把书架上的书一本本拿下来仔细阅读,我真希望他也能早日读到我翻译的海伦的人生。

目录

VOL1:我生命的故事

VOL2:乐观

VOL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译者后记

内容推荐

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让千百万人重获信心与希望的神奇之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收录了海伦·凯勒14部作品中最为出名的三部:《我生命的故事》《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中,《我生命的故事》根据美国兰登书屋1903年版《The Story of My Life》翻译完成,无删节,真实还原。

《我生命的故事》1903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甚至将其和吉卜林的《基姆》、卢梭的《忏悔录》相提并论。这部自传体的著作,让千百万人重获信心与希望。

《乐观》发表于1903年,是一篇哲理散文,也是海伦·凯勒战胜残疾取得成就的人生秘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发表于1933年,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散文代表作。在这篇文章里,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之情。

编辑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本书收录了海伦·凯勒的处女作《我生命的故事》和《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本书,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极具教育意义和收藏价值。时隔百年,海伦·凯勒传递的乐观、自强的海伦精神依然得以流传,不论是饱受病痛折磨、为生活所苦的残障人士,还是身体健全的正常人,都能从中受到鼓舞,重获信心与希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凯勒
译者 陈晓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93208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2015097493
中图分类号 K837.127=53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0
14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