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主编的这本《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诈骗罪》对有关诈骗罪的基本理论及司法认定要点做了精辟的阐述和论析,着重集成了与诈骗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和评述,并整合了与诈骗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办案依据。本书以上述三部分内容为编写体例,清晰明了地介绍了诈骗罪相关案例的实务特点,极有利于实务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学习,以提高实务办案能力。
图书 |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诈骗罪/刑法分则实务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淼主编的这本《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诈骗罪》对有关诈骗罪的基本理论及司法认定要点做了精辟的阐述和论析,着重集成了与诈骗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和评述,并整合了与诈骗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办案依据。本书以上述三部分内容为编写体例,清晰明了地介绍了诈骗罪相关案例的实务特点,极有利于实务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学习,以提高实务办案能力。 目录 第一部分 诈骗罪基本理论与司法认定精要 一、诈骗罪的罪名渊源 (一)域外的诈骗罪历史沿革 (二)我国古代诈骗罪的历史发展沿革 (三)我国近代诈骗罪的历史发展脉络 (四)新中国诈骗罪的立法进程 (五)刑法规范对诈骗罪规定的宏观概览 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问题 (一)诈骗罪的客体问题 (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问题 (三)诈骗罪的主观方面问题 (四)诈骗罪的主体方面问题 三、诈骗罪的犯罪形态问题 (一)诈骗罪的停止形态问题 (二)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形态问题 四、诈骗罪其他方面的问题 (一)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与刑事责任问题 (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问题 第二部分 典型案例诉辩审评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案例1:倪某某诈骗、盗窃案 ——以迷信方法实施欺骗行为的认定 案例2:程某诈骗案 ——利用迷信活动欺骗他人案 案例3:王某某诈骗案 ——诈骗罪的形式与实质判断 案例4:何某诈骗案 ——隐瞒真相而不退还财物行为的认定 案例5:谢某、沈某某诈骗案 ——以培训班名义实施诈骗的认定 案例6:杨某某等诈骗案 ——彩票诈骗行为的认定 案例7:黄某某等诈骗案 ——夸大损失程度进行诈骗行为的认定 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案例8:周某某诈骗案 ——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及证明标准问题 案例9:王某辉等诈骗案 ——酒吧陪酒欺骗消费行为的认定 案例10:李某诈骗案 ——经济、感情纠纷与诈骗的区分标准 案例11:闫某某诈骗案 ——以虚假身份同异性交往过程中骗取财物的认定及证明 案例12:沈某诈骗案 ——资不抵债仍虚构事实借款的认定 案例13:黄某、袁某某等诈骗案 ——诱赌行为的认定 案例14:赵某某诈骗案 ——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案例15:苏某智等诈骗、王某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帮助诈骗犯罪人提现的认定 案例16:赵某某诈骗案 ——虚构“毒品假案”骗取举报线索奖励费行为的认定 三、特殊领域的诈骗行为认定 案例17:安某某诈骗案 ——以补交社保费为名实施诈骗的认定 案例18:王某某、朱某某诈骗案 ——发送内容含混的信息欺骗他人汇款的行为性质认定 案例19:乔某诈骗案 ——复制购物卡骗取他人财物行为的认定 案例20:吉某某诈骗案 ——帮助多人骗取社保基金行为性质的认定 案例21:郭某某诈骗案 ——隐瞒公爹死亡真相骗取养老金行为性质的认定 案例22:沈某诈骗案 ——诈骗住房公积金的认定问题 案例23:盛某建等诈骗案 ——帮助骗取社保基金行为性质判定 案例24:黄某华等诈骗案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诈骗行为的认定 案例25:高某某、王某某诈骗案 ——骗得他人房产过户后进行抵押贷款的行为认定 案例26:王某某等诈骗案 ——利用变造货币进行诈骗行为的认定 案例27:王某某、路某某诈骗案 ——“骗婚”案件的认定 四、虚构(利用)身份实施诈骗行为的认定 案例28:陈某盗窃、诈骗案 ——冒充大学教授行骗和盗窃的处理 案例29:时小某等诈骗、伪证案 ——伪造武警车辆号牌骗取高速公路通行费诸问题的认定 案例30:赖某某等诈骗案 ——冒充警察身份诈骗的共同犯罪认定 案例31:徐某某诈骗案 ——冒充博士身份与他人结婚骗取财物行为的认定 案例32:刘某某诈骗案 ——假冒博士身份获取安家费性质认定 案例33:陈某某、杨某某诈骗案 ——借用手机使用后逃逸的认定 案例34:姚某某等诈骗、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案 ——诈骗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五、诈骗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 案例35:李某某等诈骗案 ——出卖过程中掉包行为的认定 案例36:徐某诈骗案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案例37:王某、方某某诈骗案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案例38:黄某诈骗案 ——冒用他人银行卡提取现金行为的认定 案例39:王某福诈骗案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案例40:李某盗窃案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分 案例41:徐某水招摇撞骗案 ——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竞合适用 案例42:施某某诈骗案 ——伪造领事馆印章诈骗案 案例43:应某某诈骗案 ——挪用资金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案例44:王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利用职务身份骗取他人给付好处费的认定 第三部分 办案依据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类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诈骗罪/刑法分则实务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2096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7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2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2013188752 |
中图分类号 | D924.3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