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 |
内容 | 作者简介 温儒敏,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教育部授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目录 前记一辑:课标与课改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关于背诵篇目及课外读物的建议在语文课和"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怎样评价这十多年的课改为何中小学生减负越减越重?课改要摸清底细直面问题北京市语文教学的"新政"是否管用?如何看待语文教育水平的低下?二辑:教材编写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序语文课本不只是美文汇编关于中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修改意见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汇报提纲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特色选录鲁迅作品应考虑适切性导读五则信仰缺失的"时代病"及其他三辑: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讲究信度与效度回归理性看重思辨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高考语文改革已经看到曙光高考作文八要八不要应增加高考语文总分和作文分值高考改革的四种措施与设想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关于语文测试的答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难点与模糊点四辑:语文教学语文课要"聚焦语用"谈谈中小学语文备课李氏情境教育开启许多新课题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让学生多读"闲书"读书是要养成良性的生活方式读书养性写作练脑语文课要"消肿""减肥"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不要笼统讲继承传统文化五辑:研修文化关于语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教师太忙,要有块精神自留地在教师培训中提倡"研修文化"也说为何死活读不下经典名著互联网对阅读思维的改变如何看待网络"造词热"现象走出信息过量的焦虑母亲的发现传媒时代的儿童文学生态危机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式微客家方言的来路与魅力《语文素养读本》前言《温儒敏序跋集》前记六辑:大学本义北大、清华与人大比较论中文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大学应回归其本义教育,须以价值观铸魂关于中文系学习问题的答问大学语文讲成"高四语文",能不被边缘化?七辑:文学生活"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把国民的"文学生活"纳入研究的视野打破文学研究"兜圈子"的局面20世纪具有标志性的学者王瑶文学研究也要"接地气"如何看待鲁迅的"骂人"《新青年》并未造成文化的断裂附录一 语文课改要"守正创新"附录二 从文学史家到语文教育家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有名文学史家、教育家温儒敏教授近几年关于语文教育研究的论说选集,多为著者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字,包括报刊访谈、讲演与随笔,其中多篇涉及目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曾引起学界关注或讨论。温儒敏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及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又受聘教育部主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主持关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多项调研项目,执行主编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及大学语文教学,有诸多独立而深入的见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温儒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688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7000 |
出版时间 | 2016-02-01 |
首版时间 | 2016-02-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7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6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