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彻底的经验主义/袖珍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执行威廉·詹姆斯逝世若干年以前安排的一个计划。詹姆斯在1907年搜集了他发表过的一些文章,把这些文章装到一个封套里题名为《彻底的经验主义》;他又把这些文章的副本装订成册放置到哈佛一般图书馆里和爱默生堂哲学图书馆里以为学生之用。现本书将其整理出版,不仅是对学习詹姆斯教授的哲学的学生有用,而且对即使学习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学生也有用。它系统地、简单扼要地阐述了“彻底经验主义”学说。

内容推荐

编者在准备本书的出版时受到两个动机的支配:一方面,试求把在詹姆斯教授的其他著作中找不到的某些重要文章保存下来并使之和大家见面。对于前十二章节就是这样。另一方面,试求把系统地论述一个独立的、连贯的、基本的学说的一整套的论文汇辑成册。为了这一目的,似乎最好把虽然曾经包括在原来计划里而后来却在别处刊登了的三篇论文(第三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以及原来计划里没有包括进去的一篇论文(第十二章)也包括进去。第三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对于整个系列的连续性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它们同其余各章交织得非常紧密,有必要使学生们手中掌握它们以为随时参考之用。第十二章对于著者的一般“经验主义”做了重要阐明,并且在“彻底经验主义”和著者的其他学说之间搭了一个重要桥梁。

目录

编者序言

第一章 “意识”存在吗?

第二章 一个纯粹经验的世界

第三章 事物和它的关系

第四章 两个心灵如何能知一件事物

第五章 情感的事实在一个纯粹经验的世界中所占的地位

第六章 活动的经验

第七章 人本主义的本质

第八章 意识的概念

第九章 彻底经验主义是唯我论的吗?

第十章 皮特金先生对“彻底经验主义”的反驳

第十一章 再论人本主义和真理

第十二章 绝对主义和经验主义

人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思想”和“事物”这两个名称代表两类东西。这两类东西在常识看来,总是相反的,而且事实上总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哲学着眼在相反方面,过去对此曾做过多种多样的解释,今后可能还会这样。最初“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曾代表一对对等的实体,在分量和重要性上完全相等。不过后来康德摧毁了灵魂,抬出了超越的自我,从此这种两极的关系就大大地失去了平衡。目前超越的自我看来在唯理主义者那里代表一切东西,而在经验主义者那里却几乎什么都不代表。在舒佩、雷姆克、纳托尔普、闵斯特贝尔格(至少是在他的早期著作中)、舒贝尔特—索尔登以及其他一些作者手中,精神本原已经缩小到彻头彻尾幽灵般的状况,只是表示经验的“内容”是被知的这一事实的一个名称而已。它失去了具有人格性的形式和活动(这些东西都转到内容一边去了),变成了光秃秃的bewusstheit(意识)或bewusstsein uberhaupt(知觉一般),它本身毫无权利可言。

我相信“意识”一经消散到纯粹透明的这种地步,就要完全不见了。它是一个无实体的空名,无权立于第一本原的行列中。那些死抱住意识不放的人,他们抱住的不过是一个回响,不过是正在消失的“灵魂”遗留在哲学的空气中的微弱的虚声而已。去年我读过不少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看来正好要放弃意识这一概念,[1]打算用并非出自两个因素的绝对经验这一概念来取代它。不过他们否定得还不够彻底,也不够大胆。过去二十年来我曾对“意识”之是不是一种实体表示过怀疑,过去七八年来我曾对我的学生们提出过这样的一个意见,即意识是不存在的,并且打算告诉他们在经验的实在里边有着同意识的实用价值相等的东西。现在我觉得把意识公开地、普遍地抛弃掉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把“意识”之存在全面加以否定,看来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不可否认,“思想”是存在的——这使我害怕有些读者会放下我的文章不读了。那么让我赶快说明一下吧。我的意思仅仅是否认意识这一词代表一个实体,不过我却极端强调它确是代表一个职能。我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是用存在的原始素材或性质做成的;

P1-2

序言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执行威廉·詹姆斯逝世若干年以前安排的一个计划。大家知道詹姆斯在1907年搜集了他发表过的一些文章,把这些文章装到一个封套里题名为《彻底的经验主义》;他又把这些文章的副本装订成册放置到哈佛一般图书馆里和爱默生堂哲学图书馆里以为学生之用。

两年以后,詹姆斯教授发表了《真理的意义》和《多元的宇宙》,并且在这两本书里插进去几篇他原来打算放在婚彻底的经验主义》里的文章。如果他还活着,他是否仍然要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执行,这是不得而知的。不过有几个事实是非常清楚的。首先,包括在他原来的计划里而在上述的两本书里省略去的一些文章,对于理解他的其他一些著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他经常提到这些文章。例如他在《真理的意义》(第127页)一书里说:“这一论述对于没有读过我的《“意识”存在吗?》和《一个纯粹经验的世界》这两篇文章的人来说,可能是非常不清楚的。”在本书里他也不止一次地指出过。其次,原来作为《彻底的经验主义》而搜集到一起的这些文章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不仅是由于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在前后两年期间连续写成的,而且也因为这些文章包含许许多多相互参照之处。第三,詹姆斯教授把“彻底经验主义”视为一个独立的学说。关于这一点,他特别提出过说:“我可以说,在实用主义(按照我所理解的那样)和最近我作为‘彻底经验主义’提出来的一种学说之间是没有什么逻辑联系的。后者有其自己的立脚点。人们可以完全反对它而仍然不失为实用主义者。”(《实用主义》序言,1907,第ix页)最后,詹姆斯晚年趋向于把“彻底经验主义”视为比“实用主义”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在《真理的意义》(1909)一书的“序言”里,著者关于他希望继续,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结束关于实用主义的争论,做了以下的说明:“我对哲学里边的另外一种学说感到兴趣,对这种学说,我称之为彻底经验主义,而且我认为,要使彻底经验主义取得优势,实用主义的真理学说之建立是一个第一等重要的步骤。”(第xii页)

因此,编者在准备本书的出版时受到两个动机的支配:一方面,试求把在詹姆斯教授的其他著作中找不到的某些重要文章保存下来并使之和大家见面。对于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等章节就是这样。另一方面,试求把系统地论述一个独立的、连贯的、基本的学说的一整套的论文汇辑成册。为了这一目的,似乎最好把虽然曾经包括在原来计划里而后来却在别处刊登了的三篇论文(第三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以及原来计划里没有包括进去的一篇论文(第十二章)也包括进去。第三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对于整个系列的连续性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它们同其余各章交织得非常紧密,有必要使学生们手中掌握它们以为随时参考之用。第十二章对于著者的一般“经验主义”做了重要阐明,并且在“彻底经验主义”和著者的其他学说之间搭了一个重要桥梁。

总之,本书的目的不是要让它成为一本集子,而是要让它成为一本专著。它是为了使另外一本书得以产生,那本书将包含一些没有以书的形式出版过的有传记性和历史性重要意义的文章。本书不仅是对学习詹姆斯教授的哲学的学生有用,而且对即使学习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学生也有用。它系统地、简单扼要地阐述了“彻底经验主义”学说。

关于这个学说的一般意义也应该说几句话。詹姆斯教授在《信仰意志》(1898)一书的序言里把他的“哲学态度”定名为“彻底的经验主义”,并且加上以下的说明:“我说‘经验主义’,这是因为它甘愿把它在有关事实方面的一些最可靠的结论视为假说,这些假说在未来的经验的进程中是可以改变的,我说‘彻底的’,这是因为它把一元论学说本身视为一种假说,而且不像通常在实证主义或者不可知主义或者科学的自然主义等名称之下的那种半途而废的经验主义那样,它并不是把一元论教条地说成是全部经验都与之相符的一种什么东西。”(Vii~viii页)像上面所描述的一种“经验主义”,与其说它是一种学说,不如说它是一种“哲学态度”或者心情脾气,它说明了詹姆斯教授的全部著作的特点。这是由本书的第十二章里表示出来的。

在狭义上,“经验主义”是用个别经验来解决哲学问题的方法。理性主义者是靠原则办事的人,经验主义者是靠事实办事的人。 (《几个哲学问题》,第35页,同书第44页;《实用主义》,第9页,第51页)或者,“既然原则是共相,而事实是殊相,因此说理性主义的思想方式最愿意从整体走向部分,而经验主义的思想方式最愿意从部分走向整体,这也许是说明这两种倾向特点的最好的办法。”(《几个哲学问题》,第35页;同书第98页;《多元的宇宙》,第7页)还有,经验主义“把我们送回到感觉上去”。 (《多元的宇宙》,第264页)“经验主义的看法”强调“既然实在是一天、天被临时创造出来的,那么概念……就永不能恰如其分地代替知觉。……实在之更为深远的特点只有在知觉性的经验中才能找到。”(《几个哲学问题》,第100页,第97页)在这种意义上的经验主义,也还是詹姆斯教授的整个哲学的特征。在本书讲的并不是与众不同的、独立的学说。

关于这种最后的、最狭窄的意义上的“彻底经验主义”,《真理的意义》的序言里(第xii—xiii页)有一个概要的说明,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说明转载在这里作为理解本书的一把钥匙。

“彻底经验主义(1)首先是一个公准, (2)其次是一个事实的陈述, (3)最后是一个概括的总结。”

(1) “公准是:在哲学家中间唯一可以展开辩论的东西将是可以用从经验中抽出来的项来说明的东西。(具有不可经验的性质的东西是可以任其存在的,不过这些东西对于哲学辩论的材料毫无用处。)”这就是作为“一个方法上的公准”的“纯粹经验原则”。 (参看下文第110一111页、第166页)这个公准相当于著者不止一次归之于霍奇森的观点,即“实在不过就是‘所知那样’的东西。”(《实用主义》,第50页;《宗教经验之种种》,第443页;《真理的意义》,第43页,第118页)在这种意义上,“彻底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是紧密相连结的。事实上,如果把实用主义说成是主张“任何一个命题的意义永远能够被带到我们的未来实际经验中的某种个别后果上去,……要点无非是在于经验必须是个别的这一事实上而不是在于经验必须是活动的这一事实”(《真理的意义》,第210页);那么实用主义和上述的公准两者就变成了一个东西。然而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主张上述的公准,而是在于使用这个公准。这个方法在通过某一种有关关系的“事实陈述”的一些专门应用上是成功的。

(2) “事实的陈述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结合性的或是分割性的)比起事物本身来,同样县属干真换个别经验的东西,不多不少恰好就是这样。”(参看《多元的宇宙》,第280页;《信仰意志》,第278页)这就是本书的中心学说。“彻底经验主义”同休谟、J.S.穆勒等人的“普通经验主义”的分别就在这里,当然它们之间在其他方面也是有连带关系的(参看下文28一30页)这个学说对“活动”也从经验和关系上做了诠释,这样也就使著者的意志主义同与他的意志主义很容易混淆的一种观点——那种观点主张纯粹的或者超越的活动——有所区别。 (参看本书第六章)它使它有可能逃脱曾经使哲学大伤脑筋的那些罪恶的分割:比如在意识和物理自然两者之间的分割,在思想和思想的对象两者之间的分割,在这一个心灵和那一个心灵两者之间的分割,以及在这一个“事物”和那一个“事物”两者之间的分割。这些分割不需要求助于任何“外来的超经验的连结性的支持”来得到“克服”(《真理的意义》,序言,第xiii页);它们可以用以下的办法来避免,即把所说的二元件视为仅仅是共同的各经验项之中的经验关系的各种差别。实用主义关于“意义”和“真理”的看法,仅仅是指出在“观念”和“对象”两者之间的一种罪恶的分割如何可以像这样地避免掉。本书不仅从这一角度上介绍了实用主义,而且还加上了对上面说过的其他一些二元性的看法。

这样,实用主义和彻底经验主义虽然在当作两种方法来看待时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当作两种学说来看待时却是彼此独立的。 因为我们有可能主张实用主义的“意义”和“真理”论而用不着把这种理论建筑在任何基本的关系论上,用不着把这样的一种关系论扩展到其余的哲学问题上去;一句话,用不着主张上述的“事实陈述”,也用不着主张下述的“概括的总结”。

(3) “因此概括的总结是:经验的各部分通过关系——这些关系本身也是经验的一些部分——而一个接一个地连结到一起。简言之,直接把握的宇宙不需要什么外来的超经验的连结性的支持,而是自己有权拥有一个相连的或连续的结构。”经过了这样的概括,“彻底经验主义”不仅是一个含有实用主义作为专门一章的认识论,而且也是一个形而上学。它排除了“超经验的实在这一假说”(参看下文第135页)。它是著者关于实在是一个“经验连续”这一理论的最强有力的论述。(《真理的意义》,第152页;《多元的宇宙》,策五讲、第七讲)它是实证的、建设性的“经验主义”,关于这种经验主义,詹姆斯教授说道:“像过去经验主义通过某种奇怪的误解曾经同非宗教联合过那样,现在让它同宗教联合起来吧,而我相信宗教的以及哲学的一个新的纪元就要开始了。”(《真理的意义》,第314页;《多元的宇宙》,第八讲,随处可见,《宗教经验之种种》,第5l5-527页)

编者向本书各章由之而转载过来的那些刊物,向给本书的出版提供过宝贵意见和大力支持的詹姆斯教授的许许多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拉尔夫·巴尔顿·培里

1912年1月8日于马萨诸塞州,剑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彻底的经验主义/袖珍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威廉·詹姆斯
译者 庞景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3204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1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8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3
11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