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颐和园的犄角旮旯(精)/杂话建筑 |
| 内容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颐和园的前世今生,探寻颐和园中的犄角旮旯,品读颐和园长廊画的故事,带您领略的皇家园林文化和艺术。本书包括历史渊源、昆明湖、万寿山和长廊画四部分内容,从清漪园到颐和园的发展变迁,从颐和园中建筑园林布局到美轮美奂的长廊画艺术,全面解读颐和园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使读者从中领略颐和园的独特魅力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无论是对建筑感兴趣的人还是建筑从业者、导游人员、旅行爱好者,本书都能满足您的审美与文化需求,成为您闲暇时全面了解和欣赏颐和园的必备指南。 目录 序 第一章 历史渊源 1. 清漪园之前 2. 清漪园 3. 颐和园 第二章 昆明湖 1. 三岛+一岛 2. 六座桥 3. 两座殿 第三章 万寿山 1.前山 2. 后山 3. 六个关 第四章 长廊画 孟德献刀 隆中决策 周敦颐爱莲 走马荐诸葛 打渔杀家(一) 携民渡江 文姬谒墓 ...... 前言/序言 我从小住在清华园,我家离颐和园也就是三四公里远,后来在北京一〇一中学读书,离颐和园就更近了。说句狂妄的话吧,那颐和园就如同是我的“后花园”,只要不上课,只要有工夫,骑上自行车,十来分钟的工夫就到了,爬山、游泳那都是常事。 初中的时候,我们全班到颐和园去玩儿一种叫“追踪”的游戏。由一个人事先写好若干张纸条,上面写着“××唱首歌”“××跳个舞”“××学狗叫”“××在地上爬10米”“××学驴叫”等。开始游戏时,先由两名先遣队员带上所有的纸条和粉笔,不断地在合适的地方画上表示前进方向的箭头;不时地还要画个大圆圈,在圆圈附近埋一张纸条。大约20分钟后,大队人马开始按照箭头所指的路线前进。碰到圆圈,就要散开来找纸条,找到纸条就要按上面写的内容执行,常常是学狗叫、驴叫的把大家逗得笑弯了腰。那清脆的笑声回荡在青翠的后山树荫之间。 上高中时,记得期末考试前复习历史、地理这些需要背书的功课,天热得让人烦躁。那时没有空调,有一次我就跟俩男孩到颐和园背书去了。我们租了一条船,仨泡在水里,书放在船上,边背书边乱蹬脚丫子,惬意至极。当然,回学校后自是挨一顿批评,还要写检讨。那时我们都住校,学校规定不准随便离校。这种温书法便算是违反了校规。 上了大学后水彩画实习、测绘实习也都是在颐和园里。不是坐在某个大殿的台阶上画画,就是在前山爬来爬去丈量建筑物。 近年来仔细研究颐和园,才发现即使是当作“后花园”,我也有没去过的地儿,也有不知道的事儿。这便是写此书的初衷:把我知道的、别人有可能还不知道的展现出来,让我们对颐和园这座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了解得更多,更加喜欢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颐和园的犄角旮旯(精)/杂话建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张克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66535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20 |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文化、建筑爱好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18 |
| CIP核字 | 2020232161 |
| 中图分类号 | TU98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