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七千里流亡 |
内容 | 作者简介 刘可牧(1920-2007),曾用名刘保全。祖籍山东兰陵县,生于南京,随父母迁居济南。全面抗战前就读于山东省立(初级)中学,后随校流亡至四川,就读于国立第六中学。流亡途中热情参与抗日救亡宣传,因遭政治迫害,离校往甘肃谋生。1949年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职于齐鲁大学、山东师范学院、昌潍师专、寿光一中、昌潍教育学院。少时便爱好写作,小学、初中时即在《华北新闻》、林语堂主编的《宇宙风》上发表多篇作品,流亡中也时有作品发表,20世纪40年代一直坚持文学写作。“”后从事教学的同时,撰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及回忆文章。晚年写下抗战流亡回忆录。 目录 隐隐的炮声中开学/001 迁校泰安 遭狂轰滥炸/017 徒步鲁西南/033 辗转“陇海平汉”暂栖许昌/050 赊旗店/061 狂飙救亡工作团/072 豫鄂边遇奇/085 山城郧阳汉江沉船/093 校长声言去陕北考察战时教育/101 “疥是一条龙”/109 《紫塞》 俞新民去陕北/115 围攻教师丑剧/126 夜走郧阳城/137 蓝滩险奇/145 洵阳县长/156 病留汉中/164 青羊驿夜话红军/174 剑门雄关/183 罗江四分校/192 绵阳初到总校/203 “党化教育”组织管控/216 “第五分校”是一片坟场/225 化学兵团/242 向往延安鲁艺/250 张文卿的遭际/265 广田师的文学教诲 宝钟去南洋/277 闹课事件/289 体育盛事捉放小贼/297 “外围组织”——读书会/308 只身离校“母校”元旦晚会 锦官城/316 寄宿舍劳动营陈翔鹤师/332 躲避追捕觅职糊口/345 “避仇投亲走陇秦”/358 不屈的一群(代后记)/373 内容推荐 《七千里流亡》是一部不多见的中学生抗战流亡个人史述。战火岁月中西南联大迁徙流亡的故事广为人知,而在全国抗战的大变局中,许多沦陷区中学也一路西迁。刘可牧以独立的目光、生动的笔触详尽记述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中学流亡大后方的经历——艰难跋涉七千里,“读书救国”,弦歌不辍。轰炸、险途、饥寒、疠疫、贫困、无助、死亡、从军、革命、逃离……展现了抗战大时代里,同学、师长等各色人物的种种际遇、命运,在实录笔下,众多人物的归宿也补叙于文中。作者还以情志盎然的文字,形象地再现了战争笼罩下流亡沿途五省的民情风物,是的抗战社会生活史料。本书以个人史的姿态为那个年代、那段历史做了可贵的注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七千里流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可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276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87000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