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第2辑共5册)(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人道组织。百余年来,中国红十字会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救死扶伤、扶危济困,谱写出一曲曲人道赞歌。本书选取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编写成《永不割舍的博爱——孙中山、宋庆龄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中国的亨利·杜南——陆树藩的故事》《中国红十字事业奠基人——沈敦和的故事》《“中国难民之友”——饶家驹的故事》《“中国伤兵之母”——史沫特莱的故事》五个故事,依据历史事实,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他们对于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卓越贡献,客观再现历史的真实场景,传播红十字理念,从而达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十字会”的目的。 作者简介 池子华,1961年出生,安徽涡阳人,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有《中国近代流民》《张乐行评传》《晚清枭雄苗沛霖》《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等30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要业绩录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辞典》,以及《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 目录 《永不割舍的博爱——孙中山、宋庆龄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故事》 引子 一、少年孙中山 二、与红十字会结缘 三、“伦敦蒙难”红十字会伸出援手 四、首次将红十字救护知识引进中国 五、“大总统令”确立中国红会合法地位 六、孙中山、宋庆龄喜结连理 七、从“护国”之役到护法战争 八、为红十字会国际交流“清道” 九、“博爱”题词熠熠生辉 十、“北伐”征途夫唱妇随 十一、国共合作与“一文一武” 十二、孙中山:壮志未酬身先死 十三、宋庆龄组建红十字会 十四、宋庆龄“心中的红十字” 十五、筹款募捐组织救护行动 十六、创“保盟”争取国际人道援助 十七、宋庆龄心目中的白求恩 十八、“永志不忘”柯棣华 十九、为“西班牙大夫”壮行 尾声 …… 《中国的亨利·杜南——陆树藩的故事》 《中国红十字事业奠基人——沈敦和的故事》 《中国难民之友——饶家驹的故事》 《中国伤兵之母——史沫特莱的故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第2辑共5册)(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阎智海//刘思瀚//崔龙健//池子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05333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67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98 |
| 出版时间 | 2021-03-01 |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9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6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