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的概念源于物理学,指系统混乱状态的量度。很初用来描述热力学问题,如今己广泛用于生态学、信息论等领域,在不同学科研究中有更为具体的引申义,是各领域十分重要的参量。根据熵定律,每消耗一定的有效能量熵便增加,熵增加则意味着有效能量的贬值与混乱的增值。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造了人类历史高度的物质文明,在高速、高效生产的同时也创造了高耗能、高消费和高污染的,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无序化程度持续增大;再则,在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今天交错着庞杂的信息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信息混乱和视觉干扰,影响着信息社会的稳定性。
熵理论揭示了事物运动过程是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而设计学则是一门通过创造“物”与“事”的优化配置来解决人的存在方式,进而规划协调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学科。因此,以“熵减”为目标,探索设计学体系中视觉传达领域内对视觉信息整合设计的方法有新时代所赋予的特殊意义。透过熵原理,从版式设计的视觉语言及规律切入进行由点及面的剖析,提出“秩序整合”的主张。从设计美学和设计实践两种渠道进行双向论述,解构熵减意识下“秩序”中空间整合、信息整合、思维整合的跨维度的内在逻辑,从而确立“秩序整合”和“熵减设计”在当今繁复的视觉信息环境中的设计作用。同时,试着探索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当下靠前的设计教育中,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来展开具体分析和论述。明确“设计生产”和“设计教育”之间相辅相成、互求互证的内在关联——设计思维的培养和设计方法的实践如同现代设计的两臂,缺一不可。很后,从设计哲学的角度分析总结: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反思发展有本土文化特质的“熵减”设计,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有序、有理、有效,乃至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本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主要有三点:其一,在现代设计学理论的基础上融入熵原理,剖析熵减设计的内涵与外延,提出“秩序整合”的主张和“熵减设计”的方法,以视觉传达设计为切入点试着探求一种具有中国当代本土文化特质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其二,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从设计的本源出发探绎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思想何以成为一种可能;其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设计教学研究,为当代设计教育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补充和方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