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措,女,藏族,笔名阿兰,四川阿坝州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0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及文学评论。201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摇曳的格桑花》,散文游记《风姿绰约若尔盖》。2021年将出版第二部中短篇小说集《静悄悄的雪》。现供职于阿坝州若尔盖民宗局。
图书 | 长征路上的扶贫人 |
内容 | 作者简介 扎西措,女,藏族,笔名阿兰,四川阿坝州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0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及文学评论。201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摇曳的格桑花》,散文游记《风姿绰约若尔盖》。2021年将出版第二部中短篇小说集《静悄悄的雪》。现供职于阿坝州若尔盖民宗局。 目录 第一章 出发 第二章 七根火柴 第三章 乡村 第四章 糌粑 第五章 疯子 第六章 朋友 第七章 同事 第八章 黄河 第九章 高处 第十章 净土 第十一章 征途 第十二章 牧区 第十三章 大雪 第十四章 冰湖 第十五章 感动 第十六章 筹备 第十七章 春耕 第十八章 记忆 第十九章 使命 第二十章 葬礼 第二十一章 瞻仰 第二十二章 陪伴 第二十三章 盛夏 第二十四章 验收 第二十五章 回归 后记 导语 八十多年前,红军革命队伍在川西阿坝州翻越长征中最艰难的雪山,跨越最艰苦的草地,留下了《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可歌可泣的故事,让爬雪山、过草地成为长征的代名词;八十多年后,脱贫攻坚战让这里再次焕发生机。《长征路上的扶贫人》再现了艰难的扶贫之路,讲述了一个让贫穷落后的高原藏族群众聚居区焕然一新的故事。 内容推荐 八十多年前,红军革命队伍在川西阿坝翻越长征中最艰难的雪山,跨越最艰苦的草地,留下了《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可歌可泣的故事,让爬雪山、过草地成为长征的代名词;八十多年后,脱贫攻坚战让这里再次焕发生机。现实题材长篇小说《长征路上的扶贫人》以贫困地区阿坝扶贫事业为切入口,着重描述了农博局下派驻村干部林美娇、俄洛村第一书记蓝红梅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排除万难,代领一群大学生村官、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积极投身于牧民定居行动、畜牧养殖产业等项目中,为弘扬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长征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使得贫穷落后的高原藏族群众聚居区焕然一新的故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长征路上的扶贫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扎西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587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2 |
CIP核字 | 2020255328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8 |
宽 | 16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