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才叫创业合伙人(从携程如家到汉庭的启示)
内容
编辑推荐

比小说更精彩、比教材还权威的创业合伙人典范读本;

中国最牛上市创业合伙人的解读手册+行动指南。

仅有100万元的创业资金,却赢得风投3次追加投资,资金高达1800万美元;10年内将3家公司做到上市,并引发网络公司上市狂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现在本书为你揭秘!高慕著的《这才叫创业合伙人(从携程如家到汉庭的启示)》融故事、理论、实战经验于一体,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创业体会!

内容推荐

对的合伙人,让你的创业插上翅膀!

高慕著的《这才叫创业合伙人(从携程如家到汉庭的启示)》用纪实文学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携程这个完美创业团队如何从无到有、从艰苦到辉煌、从解散到单干的全部发展过程,深入浅出地总结了创业成功的几个主要原因。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携程团队在创业之初如何选择团队成员、如何融资、如何转型收购找到赚钱最佳途径,又如何在公司发展壮大时上市,通过纳斯达克造富游戏实现财富飞跃。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携程团队在经营好一家公司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抓住市场新机会、又如何请到专业人士来管理这家新企业——如家,并再次通过纳斯达克谱写财富倍增的神话故事。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大老板才是每个创业者的最终追求。当他们累积到一定的财富之后,是如何华丽地转身,才让自己成为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目录

楔子

第1章 挑选与组合——完美团队是打天下的基础

 第一节 创业变态狂季琦

一、寒门子弟,闯入上海滩

二、初涉职场,迷茫中成长

三、美国寻梦,说不尽苍凉

四、选择创业,认识新伙伴

 第二节 电脑天才梁建章

一、天才就是不一样

二、从技术转到市场

三、只想做旅游网站

 第三节 资本高手沈南鹏

一、才子原来出自浙江

二、“耶鲁”毕业进投行

三、同意网站是金矿

 第四节 旅游权威王正华

一、这个男人很生猛

二、无缘对面不相逢

 第五节 管理家范敏

一、管理专家来自国企

二、范敏同意加入携程

第2章 创业与融资——有了足够资金事情就好办

 第一节 携程的定位

一、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二、最后梁建章说了算

 第二节 第一次融资

一、季琦初见章苏阳

二、季琦再约章苏阳

 第三节 第二次融资

一、路演竟然失败

二、二次融资成功

三、烧钱比赛开始

四、但还是没赚钱

第3章 转型与收购——道路是曲折的,要学会转弯

 第一节 行业趋势

一、吃螃蟹者瀛海威

二、赚钱有两种模式

 第二节 决定转型

一、哪种产品有前景

二、酒店预订最赚钱

三、收购别人是捷径

四、这些公司都不错

 第三节 开始收购

一、洽谈真的很艰难

二、终于打动了吴海

三、王胜利也同意了

四、携程是行业老大

第4章 摸索与突破——精通营销才能经营好企业

 第一节 对手停止不前

一、旅游网站不懂得赚钱

二、艺龙走了很多弯路

三、旅行社无法突破瓶颈

四、房东卡竟然胎死腹中

五、订房中心跟不上时代

 第二节 携程突飞猛进

一、当大家都拼路线

二、携程专做订房

三、携程卡是好东西

四、派卡人已经疯了

五、奇迹果然发生了

第5章 上市与套现——股东的愿望是财富的倍增

 第一节 梁建章苦练内功

一、技术领先对手

二、服务精益求精

 第二节 互联网开始回暖

一、短信救了互联网公司

二、网络游戏风靡互联网

 第三节 携程在美国上市

一、哪家公司先上市

二、携程带动上市潮

第6章 机会与执着——创办好一家企业不算厉害

 第一节 季琦寻找合作方

一、一篇帖子,一个市场

二、锦江之星,不肯合作

三、偶遇国旅,喜结良缘

四、取名如家,意味深长

 第二节 偷师学艺成行家

一、一个很特殊的客人

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三节 季琦三找章苏阳

一、章苏阳非常看好如家

二、季琦还有更大的梦想

第7章 老将与新帅——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第一节 如家为何要换帅

一、大市场需要大操盘手

二、猎头把孙坚挖到如家

 第二节 孙坚果然不一样

一、新官上任气场大

二、管理手段很先进

 第三节 请来了财务总监

一、吴亦泓是一位奇女子

二、吴亦泓搞定如家财报

 第四节 如家成功上市了

一、合作伙伴应该选谁

二、该如何给如家作价

三、年度最好股票之一

 第五节 竞争对手出现了

一、徐曙光是一个很可怕的人

二、格林豪泰是个奇怪的名字

第8章 解散与单干——当大老板是创业者的梦想

 第一节 不和传闻

一、传闻来自一个报道

二、携程成员澄清传言

 第二节 各自精彩

一、吴海创办桔子酒店

二、季琦创办汉庭酒店

三、郑南雁创办7天酒店

四、沈南鹏创办红杉资本

试读章节

一、寒门子弟,闯入上海滩

故事必须从季琦开始,因为那天晚上的“网络创业研讨会”是他召集的。

季琦,1966年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几代务农,家族中很少人读书,父母对季琦最大的希望是读完初中,如果能考上高中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从没指望他能考上大学,更别提什么创业了。可是季琦不是这么想的,因为读初中时有一件事对他影响太大了,至今他还记忆犹新。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中午,他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赶回家后,妈妈告诉他,今天中午的饭不够吃,忘记给他留饭了。季琦只好又饿着肚子回到学校。一路上,季琦一边抹眼泪,一边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改写自己要重复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果然上天不负苦心人,1985年,季琦以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得到消息那天,母亲问他:“读了交通大学,是不是以后坐火车就不用花钱了?”季琦回答:“应该差不多吧!”其实他对上海交大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报考这所大学是因为高考前看到了上海交大的宣传册。

填写志愿确定专业时,季琦问班主任:“自动化、计算机这两个专业怎样?我看也挺时髦的。”班主任说:“别报考那些没前途的专业,报考工程力学系吧,以后帮别人算土方,如果你算准了,包工头肯定给很多奖金的。”“哦!那这个好!这个好!”季琦听从了班主任的建议,对于渴望改变困境的寒门弟子来说,那时最感兴趣的就是钱了。

季琦是从南通港坐轮船去上海求学的。

那天晚上,他整夜无法入眠。第二天凌晨,在季琦登上十六铺码头后,他惊呆了,想不到上海滩竟是如此灯红酒绿。季琦觉得有点晕头转向,一个人提着三个箱子艰难地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一时找不到方向,只是依稀记得,街边有间店铺里传来了齐秦那首熟悉的歌曲声: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进入上海交大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季琦发现来自农村的自己跟这座城市还是有点距离。跟同学一起去澡堂的时候,他问:“是自己一个人洗澡,还是大家一起洗?”同学说:“大家在一起洗,老师也在里面。”

特别在下雨天,当他穿着高帮雨鞋出去时,他发现上海人要么不穿雨鞋,要么穿很时髦的雨鞋。

后来,季琦也慢慢知道了,他所读的工程力学在上海交大是录取分数线相对比较低的专业,自动化和计算机才是热门的、录取分线最高的专业。最让季琦感到失望的是:工程力学是用来计算潜艇的受力、导弹的起飞速度的,不是给包工头算土方的。

专业知识很枯燥,加之自己的自卑心理,这更加刺激了季琦的求知欲。大学四年,季琦基本都泡在图书馆,读哲学、读历史、读有关毛泽东的传记。大学带给他的收获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让他想通了一个问题:

个体对于世界来说。是非常的短暂,有的人平淡无奇,有的人波澜壮阔。自己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1989年,季琦大学毕业。那年这一届大学生分配普遍不理想,加之专业应用面不广,好工作非常难找。季琦在上海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家乡南通,提着烟酒去求人,最后,南通第二设计院答应接收这个应届毕业生。

就在上班的前一天,季琦突然犹豫了起来。他想:好不容易才从农村跑到上海,现在不能留在大城市,是不是大学白念了?一番斟酌之后,他决定回到学校报考硕士研究生。这回他换了一个专业,报考了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的机器人专业。

P5-6

序言

在一个商业访谈节目中,有观众向演讲嘉宾季琦请教这样一个问题:“季总,您曾经创办过三家企业并且都在美国上市了,请问创业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季琦想了一想,回答道:“创业需要抓住机会,需要启动经费,但更需要一个合伙人制度的团队。”

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合伙人制度的团队!这话的确没错,我们就季琦他们四个合伙人为例来说吧!

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四个合伙人很牛,因为四个创业伙伴全部是名牌大学硕士毕业,三个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四个合伙入很牛,因为创业时的启动资金仅有100万元,后来竟能“忽悠”来风投三次的追加投资,资金高达1800万美元。

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四个合伙人很牛,因为他们7年内能将2家公司做上市,并且数钱数到手抽筋。

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四个合伙人很牛,在他们的团队解散后,每个人还能继续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并把它做强做大。

其实,中国从不缺少创业合伙人团队,缺少的是像“上海携程四个合伙人”这样攻无不摧、战无不胜的超级组合。不像一些创业合伙人团队,还没有步入正轨,就作鸟兽散了。

成功一定有办法,失败必然有原因。既然“上海携程四个合伙人”这么优秀,那就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

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是怎样结识的?是地缘、亲缘、业缘,抑或其他关系,让他们有缘相聚在一起,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涉足这个行业?他们当时是凭一时头脑发热,还是经过具体的市场分析调研?

公司刚开始成立的时候,他们的方向是否很清晰?当他们的进展受到阻碍,也就是梦想一度无法接近现实时,他们是如何成功转型的?

钱是创业者心头永远的痛,他们靠什么博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完美团队、商业模式,还是凭某个队员三寸不烂之舌、高超的“忽悠”水平?

为了让自己的公司快速成长,他们开拓市场靠的是自己慢慢摸索,还是并购别人已经成熟的业务?

携程四个合伙人的创业最终成功了,但是,这个案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特例?难道这就意味着人生路线可以提前设计,事业成功可以完全预约?

为了尽快了解上述诸多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先来看这个精彩的创业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携程和如家是我们团队的集体智慧。

——携程创始人、汉庭连锁酒店CEO 季琦

我觉得包容性是很重要的,越是高层的领导,他能包容的人越多。我们几个管理层,分歧也有,但都是健康的。一开始的时候,包括模式的确立,大家都提出自己的观点。现在我们的分工非常明确,都是互补性的,大家的决策越来越准确,争吵会少很多很多。

——携程创始人 梁建章

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即便是去上市,我们这样的组合不用包装,也能经得住投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携程创始人、红杉中国基金的执行合伙人 沈南鹏

啥都有一些,有懂金融的,有懂技术的,有懂管理的,有懂旅游的。这样比较饱满,所以这也是我们一开始融资的管理团队.团队是首要的。如果要找风险投资的公司来投你,首先你把你的团队拉出来给人家看一看,如果说你这个团队拉出来不能够可圈可点,那基本上是没希望了。

——携程创始人,携程旅行网CEO 范敏

他们四个人有点像一个机构。四个人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大齿轮小齿轮之间咬合得非常的好。对于抱着第一是投入、第二是投入、第三还是投人的理念的风险投资家来说,这个团队成员的背景很有吸引力,足够执掌他们将要操作的公司。

——IDG VC合伙人 章苏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才叫创业合伙人(从携程如家到汉庭的启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447613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6196001
中图分类号 F279.24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1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