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 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
目录
序 /i
科普社会化动员与参与机制研究分论坛
浅谈上海超大城市气象科普实践与启示 朱晔 朱定真 /3
科普文创载体——功能性游戏初探 陈洁 /15
以抖音为例探讨移动短视频视域下科普创作新思路 陈思佳 褚建勋 /24
《科技日报》2017~2019年疫苗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褚建勋 赵静雅 /33
探讨提高科技展品的公众参与度的实施途径 方芳 /41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科技型企业科普思路探讨 郝琴 /48
发挥科技社团平台化作用 助力科普创新发展——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为例 季艳艳 /57
科普美文创作实践探索 姜联合 /64
基于科技馆展教资源的开发实践与思考 林曦 /70
培养科普传媒人才 提升科普期刊传播能力 苏婧 /78
论科普讲解中的故事性因素 田淑欣 /86
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探析 吴双 赵中梁 /92
工程师学会组织参与科普的优势与机制探讨 袁洁 张海新 秦岚 /108
基于项目的科技馆与高校间深度合作的探索 张婕 /117
科普图书出版创新策略的个案分析研究 张英姿 /126
高校博物馆科普内容创新探索 张越 /133
依托社团建设 创新科普发展 赵茜 /140
科普服务乡村振兴的浙江模式探讨 朱唱 李建明 /148
科普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分论坛
面向新时代的“点单式”科学传播平台构建 李佳柔 褚建勋 /161
中国科普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2019年全国科普产业数据调查 任嵘嵘 齐佳丽 郑念 /171
民间组织参与科普的体制、机制研究——对广州民间组织科普创新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陈典松 陈志遐 邓晖 许金叶 /185
科普场馆的科普工作创新机制对策研究——以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为例 胡周颖 /196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 推动中俄科普活动创新开展——以黑河市中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为例 李明珠 刘洪辉 /206
科普场馆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以厦门科技馆为例 林曦 /218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治理机制创新及对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启示 刘琦 /225
基于地震预警实例的应急科学传播范式研究 牛望 高红 汪海涛 成业明 吴雯雯 /234
科普人才界定的逻辑困境及其发展的现实出路 孙红霞 吴忠群 /243
浅谈智慧科技馆对于科普创新的重要性——以天津科学技术馆智慧场馆建设为例 王莹 /250
论科技馆展品维修评价体系的建立 王尊宇 杨韬 郭晶 /259
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内容及新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践 吴刚 张吉超 /266
应急科普与安全教育体验馆建设研究 杨家英 郑念 /279
参与式文化视角下科普场馆短期展览设计与开发路径——以“我们生活在南京”野生动物摄影科普展为例 张辉 /286
新时代科技馆展览策划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对策 郑巍 /295
科普法制化和基层科普创新研究分论坛
中小学与科技馆合作开展课后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陈柏因 金怡靖 赵舒旻 黄子义 /305
环境传播的学科关系与发展路线图研究 杨勇 王明慧 卢佳新 陈永梅 /315
亟待变革的城市社区科普 范振翔 /324
增强基层科普效果的若干方法思考 郭子若 /333
基于SWOT分析法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战略选择——以崇左市为例 李文靖 宰晓娜 /342
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刘怡 /352
论科普活动在馆校合作中的作用 马丽萍 /361
科普供给侧结构改革机制研究 秦广明 张正瑞 /368
防范金融骗局的金融科普模式研究 吴忠群 孙红霞 刘亚楠 原仙鹤 /378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杨多文 /391
我国科普国际交流战略研究 姚爽 韩莹莹 别光 /402
做好新时代科学教育工作 促进科普创新能力提高 张洁 /410
中国科普的历史成因和影响——以清末民初小学教育为例 张昀京 /418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国际化研究分论坛
国内外科技馆夜间开放的实践及思考 张文娟 魏飞 /427
浅析影响科技馆科普有效性的因素与对策 陈香桦 /439
国外科技场馆如何开展馆校合作 侯易飞 叶肖娜 /448
浅析新业态下博物馆的科技传播 李岚 /456
媒体与科技人物形象构建——基于《中国科学报》报道的研究 李蕾 陶贤都 /465
1931:陶行知与“科学下嫁”运动 王伶妃 王国燕 /475
博物馆科普教育视野下中小学研学活动的实践探索——以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王雨曦 /483
整合资源汇聚力量 打造社区科协铜官模式 王志福 董婷 /491
深度学习视野下的科普研学 尹玉洁 刘树勇 /498
浅谈科普场馆在新时代下科普创新发展的思路 张丽霞 唐兰 /507
新时代科普信息化支撑研究分论坛
科技场馆抖音短视频内容创作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董毅 /517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科普能力建设评估 郑念 吴鑑洪 王晶 杜昕 /531
科普讲座在科技博物馆中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 董泓麟 郑诗雨 /549
农业科普信息化交互系统的体验式策划方法研究 韩沫 王维 刘海 陈方怡 /563
微信与科普 何丽 /582
电视科普节目《中华医药》的数字化创新 李菁 刘惠芬 /589
创新科普品牌 拓宽服务渠道 汤昌慧 /598
论科普信息化应用在科学传播普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杨彩霞 王振华 /605
基于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的智慧科技馆建设探究 张文华 /613
国内外科技馆官网数字化科普拓展资源调查研究 支彬茹 李燕勤 林滢珺 鲁梦薇 王铟 /623
内容推荐
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于2019年10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会议主题为“新时代科普创新发展”,重点围绕“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法制化约束、靠前化交流、信息化支撑”的科普工作新体系展开研讨。本书收录了会议入选论文66篇,针对科普理念创新、科普方式转型、科学素质促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书可供科普理论研究者、科普实践工作者科普工作管理者及对科普感兴趣的专家学者阅读和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 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科普研究所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652829
开本 B5
页数 6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0000
出版时间 2020-07-01
首版时间 2020-07-01
印刷时间 202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4-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