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学与文学公开课(来自原欲的呼唤)
内容
内容推荐
《法学与文学公开课:来自原欲的呼唤》介绍“古希罗文明”分支下的文学作品与罪刑思想。这是一种追求现世幸福的世俗人本价值观,肯定人之原欲的合理性,以强调人之主体性与意志自由为逻辑原点。可以看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的人文精神,均与“古希罗文明”一脉相承,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原欲情结与人本意识,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法学思想,均传递着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个体生命价值的理念,侧重于对个体权利的保障。
作者简介
刘春园,女,1976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宜兴人,九三学社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山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从事刑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高等学校哲社科学基金、省部级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主持人,于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出版《未完成的审判》《慕课》等译著,主编、参编多部国家规划教材与教育部推荐教材。博士学位论文《西方文学与刑法思想关系研究:以历史变迁为视域》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201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目录
引言
与神共舞——蕴藏于希罗神话中的法律之光
时代背景
第一讲 古爱琴文明孕育的浪漫神话
暴力创造秩序:两代神祇弑父篡权案
违法性与正当性:普罗米修斯盗圣火案
君权神授:帕里斯裁断金苹果案
结果责任与过错责任:赫拉克勒斯误杀利诺斯案
复仇规则之形成:《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
由“耻感文明”到“罪感文明”:俄瑞斯忒斯的审判
第二讲 古罗马铁蹄催生的希罗悲剧
宿命下的叹息:《俄狄浦斯王》
由“自然正义”到“法律正义”:《安提戈涅》
深度阅读
彼岸诱惑——从上帝手中赎回自我
时代背景
第三讲 冲破藩篱后欢快释放的人性:文艺复兴前期作品
彼岸欲望的诱惑:乔万尼·薄伽丘与《十日谈》
由人欲走向人智:弗朗索瓦·拉伯雷与《巨人传》
第四讲 浸润原欲中迷失沉沦的人性:文艺复兴后期作品
人类社会的永恒梦境: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残阳下的回眸: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与《堂·吉诃德》
威廉·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罪与罚
模糊的正义:《威尼斯商人》
教唆之恶:《麦克白》
“诗歌谱就的遗嘱”:《暴风雨》
深度阅读
如释重负——来自内心深处的温柔呼唤
时代背景
第五讲 狂飙突进之高歌:魔幻主义与纯真童话之合奏
恩斯特·霍夫曼的魔幻主义作品
精神异化者的自白:《丝蔻黛莉小姐》
人格分裂者的忏悔:《魔鬼的万灵药水》
正义犹如空气般存在:格林兄弟与《格林童话》
第六讲 浪漫主义双子:从湖畔诗人到沙场勇士
乔治·戈登·拜伦的浪漫主义作品
意志独立、精神自足的“拜伦式英雄”:《曼弗雷德》
质疑权威、挑战宿命的“自由之子”:《该隐》
珀西·比希·雪莱的浪漫主义作品
“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殉道者”:《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别无选择:《钦契一家》
自然法则下的罪罚观: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与《古舟子咏》
第七讲 大笔如椽、长风空谷:启蒙运动的延长线
维克多·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
真、美、善——生死不离:《巴黎圣母院》
刻录伟大人性的辉煌画卷:《悲惨世界》
被雕刻出的笑容:《笑面人》
“击碎皇冠,但请留下头颅”:《九三年》
“复仇的钢钻”:亚历山大·仲马与《基督山伯爵》
第八讲 意气风发的拓殖者:库柏、霍桑与麦尔维尔的故事
灭族罪证:库柏与《最后的莫希干人》
赎罪心理的罗曼史:纳撒尼尔·霍桑与《红字》
沉默的羔羊:赫尔曼·麦尔维尔与《水手比利·巴德》
深度阅读
等待戈多——多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时代背景
第九讲 太阳照常升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异己者:让·热内与《小偷日记》
乔治·奥威尔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从每一个毛孔中体验恐惧:《行刑》
公平的蜕变:《动物农场》
杰克·伦敦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适者生存:《野性的呼唤》
反抗与规训:《白牙》
品格证据:西奥多·德莱塞与《美国悲剧》
美国制造:理查德·赖特与《土生子》
你为谁辩护:赫尔曼·沃克与《凯恩舰哗变》
第十讲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争题材作品
平庸之恶:威廉·戈尔丁与《蝇王》
“德意志的良心”: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与《西线无战事》
冷酷的预言者:赫尔曼·黑塞与《荒原狼》
当死亡滚滚而至:海因里希·伯尔与《列车正点到达》
直面罪愆的爱与救赎:本哈德·施林克与《朗读者》
深度阅读
第十一讲 驶向拜占庭:现代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圣杯传奇:艾略特与《荒原》
☆表现主义文学
尤金·奥尼尔的表现主义作品
被白色文明荼毒的黑色灵魂:《琼斯王》
无路可逃:《毛猿》
弗兰茨·卡夫卡的表现主义作品
法之虚妄:《审判》
“规训与惩罚”:《城堡》
死刑的盛宴:《在流刑营》
第十二讲 局外人:后现代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他人即地狱”:萨特与《禁闭》
阿尔贝·加缪的存在主义作品
囚徒的幸福:《西绪福斯神话》
无可奉告:《局外人》
☆黑色幽默文学
制度化的疯狂:约瑟夫·海勒与《第22条军规》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黑色幽默作品
一桩预先张扬的谋杀案:《老妇还乡》
来自上帝的玩笑:《诺言》
死亡游戏:《抛锚》
深度阅读
行走着的歌——文学对刑法思想发展脉络的完美诠释
导语
本选题是法学与文学公开课系列的第一本,介绍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分支下的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罪刑观,肯定人之原欲的合理性、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意志自由。不仅包含大众耳熟能详的法律元素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例如莎士比亚之《威尼斯商人》《麦克白》、雨果之《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卡夫卡之《审判》、加缪之《局外人》,还包含对《格林童话》、杰克?伦敦之《野性的呼唤》以及《凯恩舰哗变》等作品的新颖法律视角解读。
本书采用大量与法律和文学作品相关的公版权图片,图文并茂,使文字阅读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本跨学科的普及型读物,本书的读者群体较广,不仅为法科学生、教师提供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为司法实务工作者提供加强人文素养的专业读本,还为众多文学爱好者提供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法学路径,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学与文学公开课(来自原欲的呼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春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1035
开本 32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6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2020-12-01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88
CIP核字 2019301264
中图分类号 D90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