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团体法视域下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2020年司法判决观察)
内容
内容推荐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股权逐渐成为民商事主体最重要的财产形式之一,股权转让纠纷亦成为公司纠纷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主要案件类型,因其所涉及法律问题的复杂性程度远超出一般民商事案件,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受《公司法》改革和公司法理论发展的影响,股权转让纠纷中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的裁判规则和裁判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审判实践中对这些问题和裁判规则的认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虽然最高法院颁行多部公司法司法解释以帮助裁判者正确理解法律并促进裁判统一,但是在面对具体而复杂的公司股权转让案件时,仍然需要裁判者在解释和适用法律时发挥个体智慧,妥当解决个性化案件。因此,研读案例、比较分析裁判观点、发现疏漏、提炼精要,进而完善规则,提高裁判质量,成为法律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地方法院尤其是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不同地方区域因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不同,所面对的股权转让类型以及争议问题也有所不同。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济活跃程度高,商业创新能力强,因此法院在处理股权转让争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裁判理念的前沿性和开放性。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年-2020年以来审理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件的梳理分析,总结深圳地区法院针对股权转让纠纷的主要类型和裁判观点,针对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判,既强化对股权转让相关法律规则的准确理解和正确适用,提高裁判质量,切实保护股东、公司、债权人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司法服务经济提供助力;亦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公司法》的修订完善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简介
林一(又名:林懿欣),1975年出生,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中国商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大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研究方向:商法学、公司法学,国际商事仲裁。在《法学》《法学论坛》《当代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变革中的平衡——中国商事法律制度更新初探》《商法学》。论文“侵权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受偿地位之重塑理由”,获辽宁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学术成果一等奖,大连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进步奖论文类三等奖。
目录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观点梳理
(二)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动态
二、本书的观点与价值
(一)基本观点
(二)核心关注问题
(三)可能存在的创新
(四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团体法视域下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理论研判
第一章 股东身份的认定标准:基于团体法的成员身份合意
一、公司的社团法人属性与股东的成员身份
(一)公司的社团法人属性与有限公司的团体偏向
(二)股东的成员身份
(三)股东身份的取得方式
二、股东意思的表达形式与公司意思表示的特殊构造
(一)股东意思的表达形式
(二)公司意思表示的特殊构造与多元化表达
三、股东身份认定的意思主义标准与形式外观建构
(一)权利与外观的“因变关系”:形式主义与意思主义的分野
(二)意思主义标准的正确解读与区分适用
(三)形式外观的双重建构:以公司章程与工商登记为重心
第二章 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判断
一、股权的特征与性质:社员权及其异化
(一)股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股权的性质:以资本权为核心的社员权
二、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性质
(一)诺成性合同
(二)具有涉他性
(三)负担行为而非处分行为
三、股权转让合同成立要件的特殊性
(一)股权转让合同成立的书面形式
(二)股权转让的价格要素在合同成立中的特殊意义
四、股权转让合同生效要件的特殊性
(一)公司同意作为股权转让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
(二)“批准”不再一)般性作为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
(三)“批准”对国有企业股权转让合同生效的区别性影响
五、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判断的特殊问题
(一)股权价格与价值背离时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判断
(二)签章的外观效力与冒名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判断
(三)违反《公司法》第74条和第35条的股权回购合同效力判断
第三章 股权转让中的权利变动模式建构:复合意思主义
一、股权变动模式建构必要性与方法:公司在股权变动中的特殊地位
(一)股权转让的内涵与特征:成员权利的整体性变动
(二)股权变动模式独立建构的必要性
(三)股权变动模式的建构方法
二、股权变动的复合意思主义模式建构与规则再造:以公司同意为中心
(一)股权变动模式评价与选择
(二)股权转让的复合意思主义模式建构:合同生效与公司同意
(三)股权转让流程再造与规则重构:公司通知模式与合章性审查
(四股权变动的条件与受让人身份表彰:“公司同意”的拟制规则
第四章 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对股权转让的效力影响
一、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在公司法体系中的功能错位与改造
(一)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并行结构的功能错位与矫正
(二)同意权的议价功能与定价权的多种配置:促进价格发现
二、同意权与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基于《公司法》第71条的理解
(一)同意权兼具知情权和议价权
(二)股东优先购买权性质的应然与实然:对反悔权的
(三)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和期限
三、侵害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救济:《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21条反思与重构
(一)侵害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争议与选择法定生效要件说
(二)救济路径选择:《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21条解读
(三)间接收购中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实现
第五章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自治边界
一、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分类
(一)股权变动的基本原则:自由、自治与限制
(二)实体性限制与程序性限制
(三)初始章程限制性规定与修订章程限制性规定
二、公司章程极端性限制的效力解析:成员权利保护原则的辨证适用
(一)股权转让限制性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二)股权转让限制性规定不得剥夺股东退出公司的权利
(三)强制股权转让条款的效力判断
(四修订章程中增补设限条款对反对股东的效力基于团体法的解读
三、违反章程设限股权转让条款的法律效果公司同意的附条件
第六章 外观主义与股权善意取得:第三人保护的差序格局
一、多重外观与第三人信赖的差序格局:真实权利人与第三人的平衡保护
(一)第三人的信赖差序:基于股东权利复杂性与外观责任限制性
(二)权利外观责任的德国法考察:在真实权利人与第三人之间“斡旋”
(三)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的差序格局:外观责任构成与登记外观责任的异化
(四)第三人信赖利益保护的差序格局:非登记的权利外观责任及差序协调
二、外观责任与善意取得的关系与股权善意取得的制度性
(一)外观主义与善意取得的联系与区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团体法视域下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2020年司法判决观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76159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466
CIP核字 2021138274
中图分类号 D927.653.229.191.4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