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伟大的叛逆(中国新金融变革史)
内容
内容简介
这是第一本全景式阐述中国新金融发展历程的著作,本书所描绘的是一部关于技术变革与金融创新的历史,也是一部民间金融倔强生长的历史。
新金融的背后是新技术、新经济,是这个国家的全面起飞。尤其令人着迷的是,新金融于科技革命与现代金融的交叉口,金融精英与科技精英同台竞技,相爱相,精彩纷呈。
2013年以来,我们见证过新金融的爆发与狂热,也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崩塌与整肃。有理想主义者,也有之徒;有披荆斩棘,也有乱象丛生;步,也有荒唐;有光明,也有幽暗。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终究步入了一个更好的金融。不管叫什么名字,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技步不休,金融创新不灭,新金融薪火相传。
一代人努力缔造的新金融传奇,终究成为了下一代人常的环境。没有人能永立潮头,但总有人正乘风破浪。
本书覆盖了移动支付、消费金融、P2P、互联网保险、数字货币等多个行业,既聚焦于互联网巨头等新玩家的不懈探索,也突出了银行等金融老炮的自我革新,既着墨于一个个传奇的横空出世,又努力探寻传奇背后的逻辑。
本书呼唤创新、赞步,也不吝笔墨警示金融的严肃与复杂,希冀为从业者、研究者和监管者提供参考。
目录
一 引子
附:新金融创世记
二 前夜:一个国家的起飞
膨胀年代
草根金融之春
万物归“移”
三 元年的诞生
余额宝奇迹
比特币惊雷
互联网金融元年
附:互联网金融大事记
四 支付战争
支化
意外开局
双雄时代
五 P2P 浮生若梦
P2P 狂潮
大厦崩塌
一声叹息
六 变脸与和解
整治风暴
央行图治
和解年代
七 消金风云
消金溯源
风起校园
巨头蜂拥
现金贷狂欢
助贷上位
附:中国消费金融大事记
八 IPO 悲喜录
大幕开启
资本盛宴
趣店风暴
附:新金融公司融资及IPO 大事记
九 大象之舞
归来
新物种奇袭
另一种可能
番外:中国信用卡大革命
十 往何处去
BigTech:世纪性监管难题
数据行业覆灭记
催收行业何去何从
十一 时间的玫瑰
数字货币新时代
网络互助兴起
基金投顾探路
小微金击
奔腾吧,金融云
后记:致一场伟大的“叛逆”
前言序言

自1985年由五道口研究生院毕入央行,我在金融行业已经度过了35个年头。这期间,从央行到商业银行,再到中国银联,之后到证券公司,从宏观政策研究,到微观金融实务,我经历了不同的金融生态。

放在历史的长河里,35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于中国而言,这些年仅仅在金融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已经不是沧海桑田所能形容。遥想20世纪 80年代,我们的金融业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金融电子化刚刚起步,金融普及程度和金融业务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而得益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如今我国金融业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大型金融机构的排入前列,移动支付与金融科技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地位。

我们这一代的金融人是幸运的,在一个以发展为主基调的时代里,我们能够亲历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的历史,密集地见证金融领域许多新生事物,甚至一些重大金融事件的产生。如同本书作者所言,“我们有幸经历了历史的拐点,在很短的时间内见证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革”。

读史使人明智。更多的记录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当向未来。一直以来,我都期待能有更多人出来记录当代波澜壮阔的金融变革。我也一直认为,当代金融领域之所以能够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其重要推手无疑来自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诸如商业银行如何从传统的信贷机构演变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企业,迈向银行的通途;电子支付的兴起,如何迅速地以无所不在的移动支付,历史性地改变人们现金购物的行为方式;信用卡如何从边缘业务变成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等等。当下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标准API 接口,从而转型为多维度的金融服务开台;货币、支付、金融以物联网和区块链底层能的方式,嵌入数字经济各个行业的经营模式之中,使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融为一体,从一步模糊金融与科技、金融与电商的边界,甚至可能重新定义金融与金融机构。

我手上拿到的这部书稿,主要记录的是 2013 年之后中国新金融的发展历程,围绕业务创新、市场格局和监管变化,覆盖了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数字货币、信用卡、大数据风控等领域,涉及当代新金融潮起潮落的方方面面,并且将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以及新兴创业公司的快速演变,置于同一个大舞台行考察,为我们理解数字化时代的新金融变局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

令人欣慰的是,两位年轻的 80 后作者,对历史、对传统、对当代的金融创新变革现实,有着足够的兴趣、激情和敬意。他们既肯定了 2013 年以来以科技驱动的新金融变革与创新,又看到了 2013 年之前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所取得步之于当下的意义,没有将二者割裂乃至对立开来。历史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而金融创新也好,社会变革也罢,往往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两位作者都出身财经类记者,他们以记者的纪实视角和财经媒体的写作方式,观察、记录新时代的金融变迁,这当然区别于金融史学家注重求证的学术研究方式及其金融史学专著。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与时代同步的全景式记录,这本身就将成为珍贵的金融历史文献资料,或许这正是他们书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

谈及新金融,就不能不提到互联网金融,这两个概念本身相差不大,数字化时代的新金融已经很难脱离互联网而独立存在。而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的正式形成,始于 2012 年 8 月,在当时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举行的内部研讨会上,发表了那份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开创性研究报告。彼时我有幸作为两个点评嘉宾之一发言,我点评发言的一句话是:“互联网技术台经济改变现代商业文明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在改变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未来的金融大潮谁来主导?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沿着这个问题,我在2013 年出版的《金融e时代》一书中,表达了对数字化时代金融新趋势的思考与预见。值得庆幸的是,回过头看,我在那本书中所表达的许多观点如今并没有过时,而两位年轻作者对新金融兴起以来的发展回顾,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一逻辑展望的现实印证。

是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对金融的持续影响真实地经历了三大阶 段:初期,科技作为工具银行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中期,科技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如今,由科技催生的新金融普遍兴起,传统金融全面变革。

这本书的如实记录,也印证了我早前坚持的另一观点:科技可以驱动金融创新,但金融不可能被科技所替代,会被市场淘汰的是那些不能与时的机构。

......

作者简介

董云峰,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新金融琅琊榜创始人,曾供职于网易财经和第一财经日报,参与创办零壹财经。曾翻译出版《风暴:1907大恐慌和金融危机的根源》《城变:城市如何改变》等书籍。, 洪偌馨,原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第一财经电视《互联网金融之夜》《解码新金融》主持人。自媒体“馨金融”创始人,在新浪财经、36氪、雪球、知乎台开有专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伟大的叛逆(中国新金融变革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偌馨//董云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207140
开本 32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35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490
CIP核字 2020206948
中图分类号 F832.1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36:31